慕沉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浮世虚名,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又何须一顾?
魏都赋一成,便引起争相传唱。
可不过一日,庙堂之上便下了查禁之令,命令茶楼酒馆不得传唱,私下不得抄录,若有私自传播者,杖二十。却不知越是禁止,其传播速度越快。不多时,已经从魏京传至洛城、过了寒关、直抵北方边塞与南方广陵河谷一代,越是天高皇帝远,小儿口中便唱起来,歌声更远。
第三日,朝上王爷献画,为此,整个朝廷吵了整整半日。
一些人认为谢衍有大才,他的笔墨可引动异象,便是真正的国士,该留。另一些顽固守旧的士大夫,觉得他妖言惑众,又有奇诡手段,若是开了口子,必然使得天下人非议朝堂,该杀。
杀与留争了半天,没有争出个所以然。
陛下一锤定音,既然谢衍之徒要参加此次科考,便捏他徒弟在手,要他上金銮殿,届时,若是合用便留下。若是不合用,便当庭杀了。
毁誉参半,盛名天下知。
魏京震动。
旬日,细雨霏霏,春闱开始。
“师尊不嘱咐两句?”
“若没考中前三,别来见我。”谢衍执着一把油纸伞,送他来到考场前,淡淡地道:“若是金榜题名,我便替你取个字。”
“那徒儿必然全力以赴。”殷无极一顿,继而笑道。
谢衍第一次当送考的家长,心里不由得起了些期待之心。他甚少有这样接近于关怀的心境,寻常与人也不过君子之交,点到为止。
而殷无极的人是他救的,名字是他取的,一身本事与才学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越是雕琢一块璞玉,越是花费心血,更是期待他未来能够长成怎样优秀的人。而今日,也不过是他未来漫长的道路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道祖诚不我欺,有个徒弟,的确有意思许多。”谢衍寻思着,于细
雨中望着少年的背影,他用袖子挡住雨幕,在平凡学子之中,仍然显得清俊夺目,一举一动都带着他的影子。
谢衍忽的觉得,他与当年自己离家时有几分相像,却又笑自己想的太远,在看不见他时,才转身走远。
他声名鹊起,是整个魏京风头无两的人物,有人朝他请教,他也不端架子,随意指点一番,在学子之中的名声更显。自然有人记住殷无极,认出他是“谢衍的弟子”。但名声日显,却容易被其所累,比如被朝廷监视。
但对方并没有打算动手,谢衍便假装看不见,该读书读书。既然目的达到,那些繁琐的学会、宴会、他全都推掉了,专心等待他的徒弟考完。
放榜后,殷无极果不其然地中了会元。
少年郎看了名次,又一矮身躲过来榜下捉婿的家丁,向着谢衍走去。阳光正好,他长发束在脑后,目光灼灼,显得英姿勃发,分外俊朗,那白衣的先生早已等在那里,带着欣然的笑意看着他,道:“还算不错。”
“师尊答应我替我取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