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栽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现在不比以往,习俗简了,没有香案,也没有供桌、香炉什么的,只杀了头猪,做了秧旗,挑秧的担子上给绑了花朵和绿叶。
李长河站在寨中的大青树下,讲了番激励的话,将栽秧锣和栽秧旗郑重地交给秧官李良工。
李良工接了铜锣和彩旗,扯着嗓子高声祝愿道:“愿我双凤寨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稻谷满仓……”
众人大声附和,拍手叫好,所有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大家叫着,笑着,附和着,祝愿着。
“咣——”李良工一敲手里的铜锣,空间为之一静,众人刷的一下竖起了秧旗,旗上的雉鸡毛、彩带迎风飞扬。
李良工一身盛装,腿向后一伸舞了个鹭鸶伸脚……
段大林举起唢呐一声“布谷”,拉响了《布谷报春》的欢快乐音。
一舞一吹,众人看得可乐,听得心头也好似盛开了朵朵春花,只觉欢喜。
一曲方终,李良工“咣”一声,再次敲响了手里的铜锣,紧接着唱道:“开秧门了——开秧门了——”
众人高喝:“走——”
大家扛着秧旗在《大摆队伍》的唢呐和锣鼓声里,一起向田间进发。
小孩儿们乐得跑来跑去,李蔓随赵金凤、段云、小金花等人,一起挑起了装扮一新的担子,裹夹在人群里,随大家往前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妇人们头上雪白缨穗的随风飘扬。
片刻,队伍停下了,原来碰到隔壁寨子来抢秧旗的了。
场面那个忙乱啊,你也跑,我也跑,你抢我的,我夺你的,绑头丢了,头饰歪了,衣服皱了,鞋子丢了,担子也不知跑哪去了,热热闹闹的,没有一个人哭,也没有一个人丧着脸,大家乐得嘻嘻哈哈,好不欢乐。
他们赢了,对方要设宴款待他们了。抢来的旗子要送回去,不是走着送,要舞,还要站在桌子和凳子上舞,且不能碰到桌子上的碗筷。
宋逾一个人抢了人家十个秧旗,对面起哄,要他一个一个送。
这就要跳十遍舞了!
眼看大家一个个都将秧旗送回去了,宋逾还站着不动,大家更乐了:“宋知青要不要表演一出,勇斗黄牛!”
“哈哈……跳个舞罢了,还能比拦疯牛还难,快上吧!”
“快上!”
“快上!”
大家拍手跺脚齐喊,对面喊也就罢了,到了最后,连双凤寨的男妇老幼也都跟着喊上了:“快上!”
宋逾笑了笑,弯腰捡了根树枝,抱着秧旗飞身跳上桌子,手腕一抖,舞了起来。
高喊的声音乱了,慢了、低了、没了,大家看傻了,一招一式,看着好厉害啊!
“啪啪……”十根秧旗送完,雷鸣般的掌手响了起来了。
不知何时到来的米政委,更是看得心情澎拜,激动地跟着鼓掌道:“这个兵苗子我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