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云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柴恪接着道:“不就是朝廷专门用来昭告百姓关于朝政等事的文书么?”
“柴公子可有兴趣办一个民间邸报,专门写一些奇闻轶事,报道汴京百姓之中发生的有趣事,每七日发售一次,你觉得如何?”
“倒是新鲜,”柴恪凭借着商人敏锐的嗅觉,觉得这一定是一件好生意,“不如我们谈一谈细节,就先谈这桩生意利润怎么分,咱们七三分如何?我七你三。”
果然是无奸不商,上来就掌握主动权,要拿走大部分的利润。
宋枝自然不是那么好拿捏的,将自己写好的故事拿给柴恪看,“柴公子看了在下写的故事,再来谈利润也不迟。”
柴恪想自己什么书没看过,什么故事没读过,什么了不得的故事,能让自己让步。
接过书稿翻阅下去,一眼就看入迷了,越看越吃惊、好奇,最后卡在了卖点处,急得他抓心挠肺,“这就完了?后续的内容呢?”
“既然是每七日发行一次的民间邸报,我这故事自然也是要连载的。”
柴恪心里打着小算盘,原以为此人仗着若兰公主的名头,想要通过自家的生意渠道来占好处,没想到还真有真材实料。
“行,那利润我们五五分。”柴恪说:“既然要做,那便要做到最好,你提出你的构想,本公子来落实,如何?”
“成交。”
柴恪:“那我们该给它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汴京朝闻》如何?”
“不能再贴切了。”
宋枝又拿出另外一份书稿出来,“这是我对《汴京朝闻》的一些构想,你可拿去参考,寻一些有才能的人组建班子。”
“班子有现成的,我名下就有好几处书铺,为了替若兰公主印书,特意请了几位有才能的读书人。”
柴恪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对宋枝的态度变得尊重起来,“果然是一些奇思妙想,将汴京的风土人情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引入其中,这无疑是凝聚了大家的意志,让大家的思想得以交流,往后再与好友一起围炉煮茶时,也有依据可谈论。”
话落,他望向宋枝的眼神添了一丝敬重,“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姓薄。”
“薄公子,您且去等在下的消息,待《汴京朝闻》第一版出来前,一定送到您手上,让您率先阅览。”
-
一品书斋,汴京第一书铺,其藏书之广,书籍之新,无一家书铺可比,是汴京学子首选的一家书铺。
今日一早,书斋门前支起了一个摊子,上面整齐叠放着一摞摞纸张,最显眼的是《汴京朝闻》四个大字。
此时时候尚早,来往的行人皆为商贩,赶着去开张,书斋的伙计们也忙前忙后地洒扫,将一应热销的书籍备齐了,当然最关注的还是东家第一天推出的《汴京朝闻》。
“哎,石老,您怎么一大早就上这来了?”书斋的伙计搬了一沓朝闻过来放下,抬头便瞧见了摊前的石先觉,眼睛一下亮了,“您要看看不?这是我们一品书斋最新出的《汴京朝闻》,请了二十几位名家编撰而成,像汴京有名的擅长诗的舒相公,还有那位家族历代史官辈出的司马沉,以及游历过天下各地,还出了像《南游记》、《山川大河》等游记的徐远等等。
“如此,我非买不可了!”石老被说得心动,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本《汴京朝闻》,却发现书很轻,它甚至不是一本书,而是几张超大的纸张叠成,摊开了来看,各种内容分成一块一块地印刷上,每一种内容都非常的有趣新奇。
“这得多少钱啊?”
伙计比出两根手指头,石老猜道:“二两?”
伙计卖关子地摇了摇头。
石老道:“总不得二十两吧?这也忒贵了!”他说着,要把手里的《汴京朝闻》放下,伙计却笑道:“两文钱一份。”
“什么?两文?”石老道:“四个包子的钱?就能买上一份?”
“嗯。”伙计点头,“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说罢,他从书斋里扛出了一个木牌出来,上面写着“明码标价,《汴京朝闻》两文钱一份,助你了解汴京各种新鲜见闻。”
“给我来上一份。”石老立马掏了银子,拿着就到一旁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他先是扫了一遍大致内容,“有趣,有趣,不愧是一品书斋出品。”
内容新鲜,但他还是要先找到能激发他灵感的内容,他是个说书先生,平时就在望楼这家最好的酒楼说书,从业二十几年来,喜欢他的观众非常多。
他近日灵感枯竭,说不出有新意的故事,若将往日的故事拿来重新说,岂不是砸自己的招牌。
忽然,他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标题:第一才女杀人事件。
带着好奇往下读,被这故事里大胆的内容震惊到了,再往下,待续……
“呵,有意思!”石老乐了,怎么跟他说书似得,想听后续还得听下回分解。不过,今日他说书的内容有了,总算没白来这一遭。
“下一回何时出?”
“七日一次。”
石老乐道:“那成,等七日后我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