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也不想撤。
他也不愿意丢了外城,失去了能保护自己的那道屏障。
但是如今他连内城都保不住了。
还说什么外城。
众臣听着孙坚,如此的责问,一时之间顿时哑口无言,皆然变得沉默了。
这就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怎么选,都是错。
唯有两害之间取其轻也。
“下令吧!”
孙坚怒喝一声。
“是!”
一个大臣领命而去。
“孙静!”
“在!”
作为孙坚的弟弟,孙静封侯武城,乃是吴国王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宗正,同样也是随孙坚出生入死的兄弟,久经沙场。
“你亲自率三百猛虎亲卫,庇我吴国文武众臣,退至于太初殿上,如若内城被破,你不管如何,必须要让众臣越北宫之水渠道,撤出内城,接应上我军主力!”
孙坚平静的吩咐。
“大王,吾等愿与大王同御外敌,愿与吴国同生死!”
十余众臣闻言,猛然的俯首在下,声音郎朗。
如今的吴国,上下一心,此时此刻,危难之时,更是需要同心协力,并无二心之徒。
“汝等皆乃吴国之根基,吴国可无孤,且尚有伯符仲谋延绵下去,然而若无诸君相辅,必亡国是也!”孙坚连忙走上去,然后对众臣拱手:“诸君留于此,并无用处,还望诸君能明哲保身,为我吴国,忍辱负重!”
此战之凶险,孙坚连自己都没有信心了,唯有做最坏的一个打算,一旦破城,他必须要让人从王宫北面的最后一条通道离开。
“大王,不如你亲率三百猛虎亲卫,遇众臣退下去,某来镇守此城,某宁可战死于此,绝不后退半步!”孙静拱手说道。
“你不行!”
孙坚摇摇头,他环视一眼众将儿郎:“非孤不惜身,而乃如今吴国是生死存亡已至,孤乃大王,若不能以身作则,如何能让吴国儿郎为吴国而的死战到底!”
他不能退。
因为他是大王,代表吴国,他若退了,军心就会直接动摇,那么内城不用半时辰,就已经让凶狠的明军给的攻破了,届时城中上下,恐怕鸡犬不留。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内城,等待援军,若是到了最坏的解决,他宁可战死,亦然要保住吴国的国本。
吴国朝臣,大半于内城之中,若是明军杀入不封刀,那必然是死伤惨烈,届时整个吴国,恐怕都会变得的一团乱。
“大王仁义,吾等岂能不以身报国,臣不晓兵事,于城墙之上只能给大王添乱,愿于殿中恭候,但是臣希望大王惜身,可忍一时之荣辱,为吴国之未来而着想!”
张昭沉思了一下,跪拜行礼,俯首磕头,然后转身而去。
他是一个干脆的人。
这时候拖泥带水只能让局面越来越乱,此时此刻,任何一份乱,都能让吴国朝堂崩溃的,他宁可不忍,亦要随孙坚之意。
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望大王惜身,臣等恭候大王捷讯!”
众臣看到文臣之首的张昭都如此了,也无奈的行礼,纷纷俯首跪拜,然后退下去了。
他们很清楚,留在城上,大战一起,他们就是靶子,届时不过只是徒添伤亡而已,可能还因为他们而连累兵卒门的战斗力。
孙坚的目光看着众臣离开,心中才松了一口气,这是吴国的根基,只要他们孩子,吴国就孩子啊,他们不在这里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包袱了。
他可以奋力一搏,宁可一战,绝不被愿意求饶,因为他是江东猛虎。
“孤,乃大汉吴王,吴国之君上,孙文台是也,城下何人,报上名来!”
孙坚走上去,走到垛口处,于城头对着城下怒吼。
他的中气很足。
代表他的战意很足,即使一身武艺已失,他的气势还在,只要上了战场,他依旧是一代凶猛的猛虎。
“吾乃明国景平水师中郎将甘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