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5章 设承平镇,气候差异
这次军事会议结束后,义军将会在遂平修整几日。
因为扩军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为避免义军各个营的战斗力普遍下降,这次扩军主要是从已有的各个营中抽调中低级将官、精锐士卒作为新建五营的骨干。
其兵员则主要来源于之前随军的两千民勇——一千来自确山,一千来自北美四大营。
另外,文宥在遂平也训练了几百民勇。
再从矿工民勇营中抽调几百人,便足以让新建的五个营满编。
除此外,还要给遂平这边的三个团分配辎重营。
又要将在舞阳县城、铁山集、遂平县城收编的工匠及其家属送往确山。
因为后面刘升不准备在遂平驻守太多兵马,而确山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驻扎“重兵”,安全更有保障。
等张谷英讲完,刘升觉得是该给大水瓶寨安个民政官了,让带兵将领这么兼着总不是个事儿。
刘升在大水瓶寨布置下准备移民的任务后,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便回往刘家寨。
不过大水瓶寨这边的难民,还是得早日转移去北美。
骑手则是从义军各部中挑选的善骑之人,因此会骑射、骑砍的虽不多,但骑术都还过得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义军从遂平、舞阳又缴获了一些骡马。
如今大明那边虽然还是冬月(十一月),可刘升估摸着温度只有几度,至多正中午大太阳时会超过10度。
一万难民都这么难管,现下又要增加一万人,该怎么办?
先前首领和红娘子都说那个李夫子是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他要不要通过刘家寨,向北美的李夫子请教一番?
或许该先和军政员王伟商量一下?
就在张谷英紧皱眉头,思量着该怎么做时,忽然听到西城门处传来欢呼声。
“是!”
···
在刘升赶到天目山时,红娘子迁徙的又一批有家口的万余难民也到了天目山脚下。
刘升一手一个,强行将两人扶起,笑着道:“两位愿意任职就好——记住,在咱们华部,不论是下级对上级,还是面对我这位首领,都无需行跪拜礼,揖礼即可。”
虽然大水瓶寨这边接待过好几次大规模难民,已经有了一套固定流程。
“确山那边又迁徙来了一万余难民,已到了山脚下。我上山时,已经向下令让他们先在山脚宿营,明日再上山。
随即李富昌便道:“俺们都是义军的人了,帮义军做些事是应该的。”
“对对对,俺们给义军做事是应该的。”马贵在后面跟着道。
见了刘升后,先是起身一揖,随即就说起刘升关心的事来。
两人连忙避开,都有点紧张。
但倒还在我等接受范围之内,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好在张谷英也知道刘家寨重要性和敏感性,并没有因为难民太多,呆的时间太长,就往刘家寨这边推。
如今天目山周边的村寨庄堡,可以说都受我们义军庇护。我义军又取了确山、遂平两县,还将攻打其他地方。
李长文正在处理公文。
虽然其中够得上战马标准的不足三十匹,但刘升还是混合其他一些稍差的骡马,组建了骁骑营第三哨。
“不敢当首领的谢。”
小李村如今也算是跟义军绑到一块了,因此与马贵一般,称呼刘升为首领。
让他带几百人打仗可以,让他管个几百上千难民也没问题。可以让他像刘升一样,将几万难民安排的明明白白,打死他也做不到。
张谷英说的是心里话。
这情况刘升倒并不怎么意外,但还是颇感兴趣地问:“哦,跟我说说,这两人都做了些什么?”
不过,当得知又有万余难民到来,张谷英心里难免打起鼓来。
目前来看,也就三五天会下一次雨,都不算小——之前甚至还下过一次暴雨。
可十几天下来,各种突发情况仍让张谷英忙得焦头烂额。
“从十月下旬,这里降雨就比之前多了,进入十一月份以来,则显著增多。
两人应了声,又向刘升躬身一揖。
不过也是经此一事,俺才知道首领在北美将那好几万人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是多么难得。”
李富昌、马贵早就听闻,刘升在刘家寨后山上寻到一洞天福地。
一穿过破旧的木门,刘升便感觉明显暖和了不少。
“是。”
既然攻占了地方,那就要治理。
“多亏了李员外和马管家帮忙,仅凭俺一个,说不定就管出乱子了。”
对视了眼,两人竟一起向刘升跪拜。
方圆十里的半圆听着不大,又大部分都属于天目山去,可囊括的村寨却也有十几个了。
不过,这边冬天明显要比大明那边暖和一些,怕是下雪不多,可能会影响小麦收成。”
两人对天目山周边的地形及村寨分布很熟悉,虽然刘升就画了几个点和线条,可两人还是一看就明白了。
虽然听着只是类似大明里长、保长一样非官非吏的职位,可想到这里是义军的老巢,又是刘升设立的第一个民政单位,两人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