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79章 能人投效!团升为旅!【1 / 2】

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79章 能人投效!团升为旅!

刘升看完彭有义送来的捷报,又找出与东路军有关的文函、档案查看——他并非过目不忘,有些细碎的信息看过后一时未必能记起。

按照他当初的指派,由第一团、第六团组成的东路军,主要负责攻占新蔡及阳埠等军事要地。

因为东路军还肩负着配合汝阳共同防御北方明军的责任,所以在攻下新蔡后,主要以编练民勇和剿匪为主。

这个“匪”,不仅包括贼匪、流寇,同样包括哪些不肯归顺崋部的村寨庄堡。

在阳埠之后,东路军又攻占了龙口、瓦店这两个大集镇。

这两个集镇都地处水陆交通要点,在淮汝平原上勉强算得上军事要地。

被东路军拿下后,遂平、汝阳、孟家庄、阳埠、龙口、瓦店恰好可以连成一条汝宁北部防御线。

虽然这条线除了城池,并无地利可依(汝水河流太小算不上地利),但起码不至于让明军南下时长驱直入。

另外,从大局势的变化来看,明军什么时候来汝宁,又是否有兵力来剿崋部,还是个问题。

彭有义不喜欢练兵,便将编练民勇的事交给胡东流,他负责剿匪和巡视北部防线。

只见其拿出了一个蜡封火漆的竹木筒,扫视着营帐中几人,郑重地道:“大元帅府发给南路军的黄头军令,团指挥、团副、军政员至少要有两位在场方可交令!”

可惜面对东路军数千常备军、数千民勇,都无需用内应,朱皋镇摆在半个小时内被攻破了。

见成诵脸上带着笑,杨和庆便问:“看你这神色,莫非是那老秀才干得不错?”

原来,成诵上午是去县衙视察临时官员的工作去了。

所以,大多数时候,成诵对来投效的读书人并不抱多大期待。

杨和庆当场打开看了,顿时露出喜色。

这种事要闹大了,说不定他在刘升那里都要吃挂落。

不待两人走出去,便有警卫兵领着一位信使进来。

至于说连下四城的战绩,并没有让他怎么骄傲——都是依靠优势兵力破敌,还有的是模仿刘升攻城派遣内应,并没有经历什么难打的仗,真没什么好骄傲的。

不曾想,此番破了息县,竟有个叫季象乾的秀才来投靠。

“什么事?”成诵有点着急地问。

朱皋地处汝河汇入淮河的交汇点,又临近汝宁府与江北颍州交界,地理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

结果发现,息县吏员竟大多数都是名声恶臭、草菅人命的恶吏,少数几个名声不那么坏的,又能力平平。

不过因是开春,新的一年开始,到底带来了些许希望。

“俺是军政员成诵。”

另外,为了方便汝阳这边后续安排官员接手,一州委任的最大临时官员为州判,一县委任的最大临时官员为县丞。

这样,李长文那边在后续考查后,若觉得临时官员做得好,可以将之转正,甚至提拔为州县主官。

一般而言,只有信使才能跑马入营。

所以总体来讲,各县城池附近的难民比去年秋冬季节少了不少。

若是发现临时官员做的很一般,甚至不好,则可以考虑降级使用,或是直接免除职位,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义军攻破息县后,县令、主簿等基本都是自尽了事,唯有一县学训导带领几个士子和一群民众顽抗,被义军乱箭射死。

为了尽快增加民勇人数,胡东流得知杨和庆从投降的匪寇及乡勇中招兵,便有样学样。

一旅仅有三个团,皆为战斗团(因为各团已有辎重营,无需再编个辎重团)。

目前又在息县编练民勇。

并且朱皋镇实际也是个城池。

杨和庆最怕的是对这些民勇营管理不到位,出现违反军纪、败坏义军名声之事。

杨和庆称其为老秀才,并不恰当,据成诵了解,季象乾今年才三十九岁,只是已有白发,看着略微显老。

成诵对讼棍没什么好印象,只因无人可用,又需要立表范,这才让主动投效的季象乾任临时县丞。

奉命以原常备军第三团骨干,组建第三旅。

成诵先大概浏览了军令,也是满脸喜色。

崋部义军的军令目前分为五种,以信纸头部染成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依次是黑红黄蓝白,代表着严、急、重、缓、轻五种情态的军令。

这次来的信使竟然是骁骑营亲卫。

虽说军令都必须严格执行,但不同颜色在递送速度、交接手续上都有所不同。

愿意投效义军且有功名的读书人屈指可数,且大多都没什么能力,做起事来还不如义军自己培养的军政员。

这就给义军造成一种无人可用的局面。

他原本计划只编练两营,结果发现,竟然有不少青壮主动找来投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