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两个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几年的情况是,不上学的姑娘会留在家里干活,等到了结婚的年纪,就找人嫁了,父母疼爱的孩子还好一些,好赖日子还过得去,父母不疼爱的孩子,结婚后的日子只能说是为了活着,前世的崔思语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几年情况就大不一样,王青国去海城闯荡了两年,再回来就变得人模狗样,整天在村里吹嘘着他在海城的创业经历,每次都能从村里带上一批人走,这其中就有不少小姑娘。
结合前世崔思晴的经历,余希希用脚趾头都能猜到那些王青国把那些姑娘骗去干嘛了。
村里人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王青国过年不回家,反而每年暑假都要跑回来一趟,还一待就是那么长的时间。
反正从今年起,余希希不会再给他这个机会了。
这两年余希希的石斛培养小作坊慢慢壮大了起来,她前段时间跑了一趟省城,找了一家百年中药店合作。
余希希定期给药店提供鲜条,药店还给余希希推荐了一个会加工鲜条的人,余希希学了将近一个星期才把这个手艺学会。
所谓的加工鲜条,就是用炭火慢慢烘石斛鲜条,等鲜条的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以后,再上手把它扭着一个很像螺蛳的形状,业内称它为枫斗。
枫斗比买鲜条划算多了,除了有鲜条的利润,还能再挣一笔加工费。
暑假一开始,余希希就挨家挨户地找人,但凡有想跟着王青国外出打工的女孩子家,她都跑了一趟。
几天下来,嘴皮子都磨破了,喉咙也哑了,终于劝得那些小姑娘家里同意她们到自己这边学加工枫斗。
学徒期间没有工资,但是包饭,学成以后记件,一斤枫斗有20块的加工费,多劳多得,稳赚不赔。
比起让孩子们外出打工,余希希这里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也因此,余希希整个暑假忙透了,除了要教加工技巧,还要管理棚子里那些长势喜人的铁皮石斛。
也多亏家里孩子懂事,崔思语每天带着弟弟妹妹们学习,空闲的时候也跟着帮忙,减轻了余希希不少负担。
眼看着事情慢慢步入正轨,王青国那边坐不住了。
王青国15岁时听说海城遍地是黄金,偷了家里的钱就偷偷跑去海城,一开始什么活都愿意干,但是每个月拿到的钱还不够他花。
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带他去了一条街……
那条街房屋密集,很昏暗,遍地是垃圾,街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来到这里无非两个目的,要么挣钱,要么寻欢作乐。
起初他还过不了心理那关,那些都是一个个清清白白的姑娘,被送到这里,人生就毁了。
但当他拿到一笔笔好处后,那点最后的良知也泯灭了。
他越干越出色,上边的老板也越来越重视他,还给他定了指标,每年必须搞100个新人进来。
他对海城不算太熟,于是就把脏手伸回了老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