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半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对这样的岛屿,吕布一点压力都没有,只带了四万的兵马,押着十万的仆从军,开始攻略这个苏拉威西岛。
因为每次作战都要驱赶仆从军在前面作战的缘故,导致作战的效率减少了许多,每攻打一座城池,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以至于吕布大军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才占领了苏拉威西岛,这时候,已经是章武八年的三月份了。
而十万仆从军,也只剩下六万多还活着了,损失倒是比岛上的守军还要大一些。
在南洋诸岛这边,有一点好的地方,就在于,不用管季节,什么时候都能用兵,不像在安国,一年里也就半年时间能用兵,其它的时候,都是大雪覆盖,天寒地冻的,根本没法用兵。
苏拉威西岛,整个岛,可以说都是十分原始落后,也就南部有个叫望加锡的城市,还有几分文明的气息。
所以,吕布直接把望加锡城改名为望城,把苏拉威西岛命名为望州。
定州、金州、宜州、罗州和望州都被吕布占领了之后,吕布的南洋帝国已经初具雏形,论面积,已经不比安国本土小多少了,要是算上海域面积,比安国本土还要大上许多。
接下来的时间里,吕布不再派兵攻略南洋的大岛,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经营手里的几个大岛上。
在新得的四个大岛周边,还散落着无数的小岛屿,这些小岛屿上,还生活着不少土着人,其中有不少,都是从各个大岛逃过去的,吕布自然不会任由他们就这么安稳地生活着。
不过,这些岛屿就不适合派遣陆军大军过去肃清了,吕布就把任务交给了海军。
只凭张辽的安海舰队,和司马懿的宁海舰队,肯定是顾不过来这么多岛屿的。
所以,第三支海军的组建,也就很有必要了。
想要从头成立一支海军,如宁海舰队那样,难度大了一些,吕布就从张辽的安海舰队,抽了一部分出来,和各个造船厂新交付的一些战舰,凑了十余艘,组建了一支新的海军,命名为辽海舰队。
辽海舰队的统帅,吕布本来打算交给太史慈的。
太史慈为人忠勇信义,个人武力也十分强悍,并且也十分熟悉海战,在袁术麾下的时候,就全权负责袁术的海军。
不过,太史慈拒绝了吕布的招揽,因为,夏国也准备成立自己的海军了,内定的海军统帅,就是太史慈。
吕布总不好和自己的女儿抢人,只好放弃了把太史慈挖过来的心思,想来想去,最后把这支海军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的带兵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内政能力,同样的出色,已经是吕布内定的,未来南洋帝国的宰相了。
不过,在出任宰相之前,也可以先到海军去历练一下,所以,吕布还是把诸葛亮安排到辽海舰队,担任统帅了。
有了三支海军,从三个方向开始肃清周边的岛屿,这效率就提升了许多,等到这些小岛都肃清了,就是吕布带着大军,继续征战的时候了。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也就是章武八年的十月,从定州迁移到新州的汉人百姓,已经安定了下来,开始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且完成了秋粮的收割。
吕布大军从这四个新州筹集的粮草,都足以供应大军的消耗了,甚至不需要定州那边支援。
有了充足的粮草,加上海军那边,基本肃清了周边的岛屿,吕布就准备开始进行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了。
这次的作战目标,就是吕宋岛及附近的岛屿了。
这些岛屿,现在是属于一个叫苏禄的王朝统治着,主要领地包括了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几个大岛,以及许多个中小型岛屿。
当初,张辽的海军在南海活动的时候,主要的骚扰对象,就是这些岛屿,抢了不少值钱的财物,也打残了苏禄王朝的海军。
可以说,这个苏禄王朝,在吕布大军面前,所有的家底都被摸清了。
这次战斗,在海军的配合下,吕布的作战计划也奔放了许多,直接来了个多点开花,各支军团从数个方向登陆各大岛屿,直接攻打苏禄王朝的各大城市。
这个苏禄王朝离着大汉,还算是比较近的,对于大汉,往来也是比较多的,战斗开始没多久,就跳出来了许多自称是汉人后裔的家伙,要投靠吕布势力。
吕布也是来者不拒,把这些家伙全部编入仆从军,驱使他们在前线作战。
要是战事结束,这些人能活下来的话,吕布不介意给他们一条活路,要是这些人不能活下来,那只能怨他们自己命不够硬了。
这么一来,吕布麾下的仆从军,很快就从六万左右,扩充到了十万左右。
吕布带着八万大军,还有十万的仆从军,开始占据着一个又一个苏禄王朝的城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半个的苏禄王朝,比较大的吕宋岛和棉兰老岛,都已经被吕布大军占领了。
这些海岛上的王朝,要说战斗力,那是真的不行,不要说和大汉的军队比,就是和大汉北方的那些胡人比,那都是没得比,在凶残的吕布大军面前,根本招架不住,这会儿,连国都,都被吕布大军团团围住了。
苏禄王朝的国都,位于吕宋岛的西南部,在吕布大军面前,也是毫无反抗之力。
吕布之所以围着国都不打,无非是想保留下一个完整的城市,省得花费力气重建罢了。
这两年来,吕布占据了这么多的新地盘,要是每个城市都毁了,都要重头建设的话,吕布还真的凑不出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
只是,这苏禄王朝的统治者,还是有几分气节的,被吕布大军围了好几天了,既不突围,也不投降,死守着国都,一副要和国都共存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