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59章 雨落青溪【1 / 1】

爱吃芥蓝炒牛肉的田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雨是从后半夜开始下的。

江晚晴站在雕花木窗前,看檐角的雨珠串成水晶帘幕。老宅的黛瓦吸饱了水,在晨光里泛着幽幽的青。她伸手接住坠落的雨滴,凉意顺着掌纹漫进心口,恍惚又回到十五年前的梅雨季。

那时外婆总爱在廊下糊伞。糯米熬的浆糊冒着白气,混着桐油特有的苦香。竹骨在老人布满老茧的指间翻飞,素绢上渐渐绽开烟柳画桥。她趴在八仙桌边,看细雪般的棉纸被浆刷抚平,总觉得外婆把整个江南都收进了伞骨里。

\"吱呀——\"厢房门轴转动的声音惊破回忆。堂弟阿澈探进半个身子:\"姐,西边院墙渗水了。\"

青砖墙上蜿蜒的水渍像幅写意山水,最深处已经漫过墙角的青苔。江晚晴用指尖轻触斑驳的墙皮,碎屑簌簌落在汉白玉的须弥座上。这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老宅,终究敌不过年复一年的梅雨侵袭。

\"得把防雨布撑起来。\"她转身时,余光瞥见条案下的藤编箱笼。赭色藤条间露出一角湘妃竹伞骨,细密的雨声里,仿佛有谁在轻轻叹息。

三把油纸伞并排躺在褪色的锦缎上。青竹伞骨泛着琥珀光泽,伞面绘着水波纹,金粉勾的浪尖在幽暗中明明灭灭。江晚晴忽然记起某个暴雨倾盆的清晨,外婆握着这把伞冲出院门,深蓝布鞋踏碎满庭积水。

那日镇上发洪水,春熙桥的石墩被冲垮了半边。外婆趟着齐腰深的水去救困在米铺阁楼的周家阿婆,回来时伞面破了个大洞,却笑着说:\"好伞就是要挡风雨的。\"

雨势渐疾,瓦当上的螭吻吞吐着银链。江晚晴握伞的手蓦地收紧——青竹伞的二十四根伞骨间,竟藏着极细的刻纹。水波状的纹路在指腹下蜿蜒,像是某种古老的密码。

\"姐!河水漫过警示线了!\"阿澈的喊声裹着雨声砸在窗棂上。江晚晴抓起油纸伞冲进雨幕,伞面\"唰\"地绽开,雨珠在绢布上溅起细小的雾花。

青溪镇浸在灰蒙蒙的水汽里,石拱桥像弯湿漉漉的月牙。对岸传来慌乱的脚步声,穿红雨衣的防汛员正在疏散临河住户。江晚晴望着汹涌的河面,忽然明白伞骨上的纹路是什么——那是外婆丈量过的历年水位线,最深处刻着\"乙卯年夏\"。

惊雷碾过天际的刹那,记忆如闪电劈开迷雾。十五年前的暴雨中,外婆正是举着这把伞站在石桥上。老人单薄的身影在风雨中摇晃,却执意要给抢险队送姜汤。伞面上的金粉浪花被雨水洗得发亮,在混沌天地间撑开一方暖黄的光。

\"石桥要塌!\"不知是谁嘶声大喊。江晚晴看见桥基裂缝中喷出混浊的水柱,青条石在激流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她攥紧伞柄冲向堤岸,桐油香混着水腥气直冲鼻腔。

\"用这个当标杆!\"她把油纸伞塞给防汛队员。竹骨深深插入淤泥,素绢伞面在狂风中猎猎作响,金线勾连的水波纹竟与暴涨的河面惊人相似。人们顺着伞骨警示的位置堆起沙袋,就像当年外婆用糯米浆填补伞面的破洞。

桥塌时激起丈许高的浪花,油纸伞在洪流中碎成飘零的绢蝶。江晚晴站在雨中,忽然读懂那些刻在伞骨里的水位线——那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浸着体温的牵挂,是代代相传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