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21章 海禁国策!郑和下西洋的意义!【1 / 3】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内阁表态。

兵部表态。

这这次汤昊的举动,自然不算什么“私自调兵”!

事实上,有这小皇帝背书,汤昊还真是不带怕的!

哪怕老首辅刘健没有出手相助,汤昊也多的是手段将此事按下去。

他真正想要看到的,就是眼下这个局面。

兵部尚书许进,旗帜鲜明地驳斥李东阳,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你内阁凭什么过问我兵部事务?

什么时候,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了啊?

现在的内阁,其实权势地位也就那样,只有两项权力,票拟之权与草拟诏书。

而这两项权力,其实都跟那个“好圣孙”朱瞻基脱不了干系。

这位永乐大帝的好圣孙,性子上面跟朱棣有些像,英明果决,行事狠辣。

但是,他毕竟不是朱棣,也未曾如同朱棣那般历经百战而定天下,这就导致朱瞻基的性子,是趋于安逸享乐的。

反正天下承平,漠北的鞑靼和瓦剌都被朱棣给打得抱头鼠窜了,哪里还敢南下劫掠袭扰,盛世到来了啊!

所以,朱瞻基全面收缩大明防线,并且“废置交趾”,将交趾这个国朝负担直接一脚给踹开了,沉湎于文臣缙绅的歌功颂德之中,沉湎于这虚假的太平盛世之中。

而且为了减轻自己处理政务的压力,朱瞻基还进一步抬高了内阁的地位,或者说因为他自身的懈政怠政,给了内阁攫取权力的机会。

先是将负责抄录奏疏,勘定古籍的中书科并入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又在内阁左右设制敕房和诰敕房,将翰林院录诏的权力划归内阁。

此外,凡有大政,朱瞻基必召内阁学士商议,使得内阁在朝堂当中的地位逐渐攀升。

而真正使内阁权力定型之人,则是那三杨了!

朱瞻基一死,幼主嗣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而三杨也因此得以更进一步,成了正统朝堂初年的绝对政治核心,军国大事皆出自三杨之手。

这三位赫赫有名的贤相,那可真是文臣缙绅的老祖宗,以内阁之名定票拟之权,攫取了皇帝的部分决策权,还一度完善了内阁的基本制度,将其变成了真正手握实权的中枢之地!

只是可惜,三杨只是凭借自身威望,因此他们接连死后,六部便重新拿回了朝政的主导权,内阁票拟权也大大削弱,恢复了以备咨询的地位,内阁的权势也重新陷入了低谷当中。

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皆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暴涨,重新站了起来。

到成化、弘治之际,文臣缙绅把持朝政,内阁就已经压制不住了,权柄日益膨胀扩张,隐隐有凌驾于六部之上的趋势!

但是问题在于,这也仅仅只是趋势罢了,内阁现如今的权柄,还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许进这个问题,可谓是杀人诛心!

你李东阳只是个文渊阁大学士,我许进可是兵部大司马,什么时候我办事还要向你李东阳汇报了?

自此兵部率先表态,直接将李东阳的老脸狠狠踩在了脚下。

李东阳被气得浑身发抖,却是无法反驳。

因为内阁这一切规矩制度,那都没有书面上的定制,三杨秉政时期靠得也是他们自身的权威罢了。

李东阳现在威望是高,可也远远达不到与三杨相提并论的程度!

而且在他之上,可还有一个内阁首辅刘健,正死死地压制着他!

眼瞅着没人吭声了,小皇帝这才出来洗地。

“行了行了。”

“都散了吧!”

“李学士,捕风捉影、风闻奏事,这不是伱该做的事情!”

听到这话,李东阳后槽牙都快要咬碎了,奈何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愤然离去。

等所有人都走后,小皇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随即冷冷地盯着汤昊。

“野人,朕要一个解释!”

解释?

什么解释?

自然是私自调兵的解释!

兵权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逆鳞所在,小皇帝朱厚照同样不例外。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汤昊竟然敢无诏调兵,而且事先连个招呼都不跟他打一声!

知道的,清楚你是去收拾那刘大夏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汤昊当真要起兵谋反呢!

汤昊笑着回答道:“动静大一点,才好钓鱼嘛!”

“今日许进的表现就很不错,至少我们看到了他的立场,文臣缙绅也看到了他的立场!”

“你就为了逼这许进公然表态?”小皇帝满脸狐疑地看着汤昊。

“那不然呢?”汤昊摊开了双手,轻笑道:“我要是真想宰了刘大夏,一个人就够了,哪里还用得着调兵啊!”

“你这混账!”朱厚照气得破口大骂,“再敢有下次,朕扒了你的皮!”

一旁陈宽听到这话,下意识地选择耳边过,全都当做没听见似的。

皇帝陛下对这中山侯的宠信,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无诏调兵,屁事没有,还聊起了“下次”?

先帝爷若是得知,只怕会气得从帝陵里面爬出来!

小皇帝还在持续输出,汤昊一直含笑听着,也不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