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61章 兵书战略【1 / 1】

银河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不长,敖悦带着刺探营的一百多名士兵匆匆来到,龙中堂便他们与新挑选出来的两百三十三名兄弟组建成新的刺探营,并吩咐这一百名老兵以老带新,立即展开侦查训练。

另外的三百三十三名新兵则重新组队,命名为向导营,暂由敖喜带队,由龙中堂亲自教给他们如何勘察地形和绘制简易的行军地图。

龙中堂首先把向导兵所肩负的责任和作用一一详细解说清楚,再要求他们把探察到的各种地理形貌一一记录在册,回营后互相印证,取长补短,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绘制出简易的行军地图。

但是,向导营众人闻听打探地形之类的责任和作用时,似乎明明白白并无异议,可听罢绘制地图事宜后,便七嘴八舌地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为难道:“若把地名写在白绢上倒还简单,可那些没有名字的山川河流、树林草地什么的,如何填写呢?”

“是啊,”此人话音刚落,有人也随着问道:“即便山川河流有名字,高的高,矮的矮,短的短,长的长,弯弯曲曲,互相穿插,如何画得清楚?”

甚至,敖喜也满面懵懂,无可奈何道:“少爷,要不?您随便画几幅地图,让大家见识见识,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龙中堂又好气又好笑,心想:我若随手就能画出地图,还用费这么大心思训练你们吗?

可这等说辞,他只能暗自腹诽,无论如何也不能出口,又见几百名士兵闻听敖喜之言,不约而同地聚焦过来,急中生智,轻声念道:“木遁·塑物成型,大荒王朝军事地图。”

喝令声落,他手中便凭空现出一幅三尺见方的军事地图。

三百多名向导兵从未见识过木遁术,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更对龙中堂崇敬的五体投地。

龙中堂无暇理会身边众人的惊愕万象,急忙把地图高高挂在展示板上,徐徐展开,然后从右至左,从上至下,把地图上的每个细节、每个图标,每个绘制地图相关的要点,谨小慎微,深入浅出地向众人详细解说一遍。

世上很多事物,往往就是这样。

在没有见到事物本身之时,无论介绍者如何解说,那些从未见过的人,往往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总是只能感觉到一鳞半爪,难以理解透彻,见识周全。

但是,当这件事物出现在眼前时,哪怕是从未听闻过的事物,只要稍加点拨,一般来说,人们便能很快了解到该事物的其中本质。

正如当下,龙中堂凭空描述地图时,众人一直听得如堕云雾,不知所云。

可是,当龙中堂把地图展现在众人眼前时,众人虽然一时间并看不懂地图上的楷书汉字和代表山河草木城池关隘的标记符号,可随着龙中堂细细指点解说,众人很快便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明明白白。

眼见众人对地图有了大致的了解,龙中堂满怀喜悦,急忙按照既定计划,把三百多人的向导营又下分为十个分队。每个分队由那些既会写字画画又会算数之人担任分队长,再安排一个会说有熊族或神农族口音之人作队副,并让他们在打探地形的途中,互相学习有熊族和神农族的口音与方言。

如此一遍遍地演练下来,直到龙中堂觉得算无遗策,再无任何事宜可以交代时,大如车盖的夕阳已经摇摇欲坠,敖悦也率领弓箭队的士兵们把向导营搭建完毕。

于是,龙中堂便让敖喜带着向导营众人前去宿营,他安排好夜间暗哨后又去面见姜尤,将这一天来的所作所为及未来打算一一详细呈报。

眼见龙中堂做事干净利落,雷厉风行,姜尤由衷地满怀喜悦,更希望龙中堂此举能给行军作战带来极大帮助,对龙中堂大加赞赏一番,又和文武众臣一块用过晚宴,才让龙中堂回营休息。

龙中堂辞别姜尤,稍一思忖,回身又来到向导营,把向导营的后续任务一一交代清楚,这才匆匆转回自己帐中,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细细回想当年在书房中所读的那些兵书战策。

他从《六韬》《三略》想到《孙子》《吴子》,又从《李卫公问对》想到《司马法》和《尉缭子》,思来想去之中,越想越不是个滋味,越想越后悔莫及。

因为他从小到大,不仅丝毫没有领兵打仗的想法,甚至连武功也懒得学习。他之所以阅读这些兵书战策,其实与阅读那些黄老学说的心思完全一样,不过为了开阔视野累积学识而已。

所以,虽然兵书战策看过不少,可他对每一部兵书无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其中高深莫测的用兵之术并没有深入了解。尤其到了现在,已经时隔多年,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尽管多多少少还能记得其中一些重要节点,却也是支离破碎,不成章法。

暗自嗟叹中,他不仅平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得真正内涵,却也不得不下定决心,要尽快踏踏实实地把这些兵书战策再从头至尾地细细研究一番。

所以,次日一早,他去统帅营向姜尤请假两日,回来后又细细叮嘱敖喜和敖悦带着刺探营、向导营和弓箭营加紧训练,而他便回到自己的帐篷内,施展木遁术,化出一摞兵书,潜心研读起来。

从早到晚,从夜到明,直到次日午后,除了吃喝拉睡,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总算把他之前所涉猎过的七部兵书又从头至尾的细细研读了一遍。

合上最后一页,他掩卷沉思,细细回味,但觉这七部兵书,五万余字,宛如点点星火闪现在他心头,若隐若现,若明若暗。时而让他觉得宛如醍醐灌顶,受益良多,时而又觉的似懂非懂,知之甚浅,甚至还觉得其中还有一些惘然不解之处,或许只有留待实战应验,才能真正领悟透彻。

就在他深思远虑酌古斟今之际,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迅速来到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