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和西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弟弟谢武接过布帛以后,前后打量,最后做出判断:“这并非是云纱,云纱的厚度不超过一公分,此物的厚度逼近一点三公分,应该是晚唐的暮纱。”
所谓暮纱,云纱,称呼虽然别致,实际上无非指当时的人们对丝织品的看法,暮纱是晚唐时期江南蚕丝商人所研制的一种纱,整体呈淡红色,厚度均匀,舒适柔软,最适合用来缝纫衣裙,受到当时妇女的广泛喜爱,到了宋代,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蚕丝品质提升,纺出的布料更加纤薄贴身,颜色也更加艳丽,暮纱便在这种情况加蜕变成了云纱。
两种纱的直观区别在于厚度,暮纱稍厚,云纱更薄。
肖央接过布帛,道:“谢氏兄弟说是晚唐,那多半便无差错。”
他旋即将布帛上的古文字和周阳所默写的内容加以对比。
如果要让肖央这个古华夏文字学家翻译布帛上的符号文字,给他充足的时间查阅古籍,到实地去走访,他是能做到的,但要是让他们马上拿出翻译成果来,则不可能。
不仅肖央不行,其他学者也不行。
首要的难度在于文字,文字的晦涩以及陌生,是影响理解的第一大要素。
但这对肖央这个文字领域的专家来说不算什么,他所见过的楔形文字,符号,以及各类象形字,会意字,多如牛毛,虽说不尽相同,但也广泛学习,见的多了也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就如这块布帛当中一些字的含义,他是能直接辨认的。
但想把这段文字完全转化成现代人思维下的白话文,还有必须要克服的一点。
思维。
把古疆文思维转化成现代华夏语的思维,说通俗点,就是语法以及行文方式,就像是英文和华夏文的显著区别,一个喜欢用顺序,一个喜欢倒装。
想要将语言中蕴含的思维顺利转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度不亚于辨认单一的古代字符。
“周阳,这是你翻译出来的?”
“你花了多长时间?”
周阳觉得说实话对方又要开始偏题,吹彩虹屁,因此只好夸大其词道:“一天时间吧。”
肖央陷入了沉默。
有了周阳所提供的现成译文,在和这些古文字相对应理解,基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肖央进展神速,在百大级别藏品评选结束时,给周阳完全检查了一遍。
“周阳,我这辈子还没有对一个年轻人如此服气过。”
“一天时间将这些东西翻译过来,你不从事古华夏文相关领域,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肖央感觉无地自容,他估计,要是自己翻译,估计起码得花三个月时间,因为这数十个字符中有约莫一手之数他完全陌生,要想弄清楚什么意思只有去学,去藏区边疆!
这一去一回,自然是要上月时间。
“周阳,你曾经经过系统的翻译练习?”
周阳正打算说没有,下意识发觉这样解释难以自愿其说,便道:“比较感兴趣,曾经自学过一年。”
他无法说师从何人,因为古华夏语的专家他只认识一个肖央。
肖央再次无地自容:“一年达到这种水准,的确是天才无疑了。”
“可以和我探讨心得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