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34章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 / 4】

香蕉和西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为了家人,甘愿牺牲自己,做第一批深入晋阴山的壮士,将生死置之脑后。

这是人类的伟大品质。

动物的本能可能会让它们保护幼崽,但没有任何动物能像人类这般,有组织地统一赴死。

这是对于生命的叩问,对于人生意义的答复。

“为什么不种粮食呢,放着良田万顷,坐吃山空?”有年轻人并不理解,问道。

旋即年轻人招来一顿白眼。

“不会说话少说话。”

“种你妹,你知道什么是三年大饥荒吗?干旱连年,颗粒无收。”

“三年,整整三年,种子都吃了,哪还有播种的可能,就算有,在幼苗期间就被烧死。”

“年轻人,好好听着吧,这些事能够指导你的人生。”

年轻人不再说话,但脑海里大致也有了一个景象。

在那副画面中,处处是因为饥饿而倒地的人,新生的婴儿并不可爱,骨瘦如柴,因为母亲没有奶。

大地只有土壤,老虎江的水都被喝了许多。

易老头继续讲:“我们每个人都抱着死的决心。”

“因为读过几年私塾,是队伍里最有文化那个,大家让我给队伍起个名称。”

“我记得曾背过一首诗,如是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小队因此便叫朱门,我们进山是寻酒肉,为的是告慰江低已经发黄的骨头。”

“但我没想到,三十二个人,两条大黄狗,最终只有我一个人活着从山里出来。”

“我更想不到的是,从山里出来以后,见到的是妻子的坟冢,儿子也已经当了爷爷。”

“我在山里,整整困了四十年。”

“我进山那年,1940年,二十三岁,出来时1980年。”

易老头的话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对朱门小队尽丧晋阴山的事倒还相信,稍微年长的人曾听父辈谈起过,可那年头进入晋阴山求生的人,远不止易老头这样一波,有去无回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丧生于荒山,实在太过正常。

可对于易老头被困山内四十年一事,大家并不相信。

怎么可能一个人在晋阴山待了四十年?若是迷路,后续不断有队伍进山,易老头本就在山中,只要找到了大部队,自然能从山里脱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