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75章 战事焦灼【2 / 2】

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本抢米是因为去年农业歉收,日本米商又囤积居奇,所以引发抢米事件。

“等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后,阿穆尔和圣彼得堡的联系会更加频繁,往来更方便,到时候我希望你们可以去阿穆尔走一走,看一看,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只是一河之隔而已,过了河就有无数良田可以开垦,完全可以满足阿穆尔的需求,这个诱惑对于米哈伊尔来说确实很大。

而是来自乔治致力于维护的统治阶层内部。

俄罗斯的粮商难道就忧国忧民,有钱不赚,粮食丰收的时候高价收粮,保证农民利益;然后在粮价高企的时候低价售粮,平衡物价?

“想都不要想,别给我惹麻烦——”

所以既然军方连这个价格都无法接受,那么纵然乔治将管退火炮的技术上交给帝国,军方也用不上最先进的火炮。

乔治不想招致“天罚”,还是老老实实发展海参崴吧。

不能说米哈伊尔和米柳京谁对谁错。

除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所有权之外,斯托雷平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和乔治也有分歧。

交流电相对直流电的优势非常明显,爱迪生现在也还不是后世那个被美国人神话出来的大发明家。

乔治只能说,经验主义害死人。

目前来看,第一贵女和维特、斯托雷平,以及罗马尼亚王国的斐迪南,都是不错的合作对象。

最大的坏消息是穆麟德在暹罗收购农田种大米的进展并不顺利,暹罗虽然不是任何一家的殖民地,但是很明显英国和法国也注意到了暹罗在农业上的优势,所以暹罗国内的土地,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大量控制,穆麟德根本无从下手。

海参崴的大农庄只是乔治为了自给自足采取的权宜之计。

等暹罗的大米运到海参崴,粮食供应有基本保障,乔治就会改变大农庄模式,到时候再搞私人家庭农场也不迟。

斯托雷平沉默,并不和乔治辩经。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阿穆尔向帝国陆军让渡利益的理由。

乔治在车里雅宾斯克没有停留太久,冰雪消融之后,乔治出发继续向东,前往海参崴。

乔治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得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团结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才有可能。

“乔治,或许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或者说不至于到动摇帝国统治根基的程度,随便。

这一路的风餐露宿不必多提,乔治是四月底从车里雅宾斯克出发,抵达海参崴已经是7月底。

但是在很多问题上,米柳京的态度还是更偏向圣彼得堡,而不是全部从海参崴的利益出发。

7月10号,怀俄明成为美国的第44个州。

蒂埃里很快回电。

米哈伊尔在这个问题上就很坚定。

比如在火炮的问题上,米柳京就认为,乔治应该将管退火炮的技术上交,或者出售给帝国,让军方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换火炮。

神奇吧,圣彼得堡最讨厌乔治的,不是那些因为自身错误被乔治惩罚的人。

仅凭乔治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改变帝国现状。

所以现在知道美国为什么在对外殖民上毫无动作了吧,因为美国旁边,还有大量土地等着美国吞并呢,根本没心情对外殖民。

详细了解之后,乔治才知道战事为何如此焦灼。

米柳京确实比米哈伊尔更有能力。

这也正常。

“单纯就劳动积极性而言,家庭私有农场的效率,确实是比大农庄高一些——”

一路上这三个月,乔治和海参崴基本音信断绝,并不知道外界都发生了什么。

清帝国为了保护他们所谓的龙兴之地,禁止华人向阿穆尔南岸移民。

这事儿急不得,还需要从长计较,清帝国也有很多地方是一年三熟,去清帝国种大米也一样。

回到海参崴之后,乔治逐渐开始理解沙皇。

乔治还在路上的时候,7月3号,爱达荷州成为美国的第43个州。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乔治马上给蒂埃里发电报,让蒂埃里去爱达荷和怀俄明购买农场。

偏偏沙皇和尼古拉都是耳根子偏软的,于是就三人成虎。

购买农场什么的可以先放放,西伯利亚电气公司和爱迪生电气公司关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竞争已经达到顶峰,现在蒂埃里根本无暇分身。

乔治在圣彼得堡的时候,让西伯利亚电气公司主动放弃交流电的专利,增加和爱迪生竞争的砝码。

西伯利亚电气公司并没有完全按照乔治的指示去做,所以才难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