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是如何认得你的?”景宁王的视线在那个巧字上看了几眼,忍下了心头莫名升起来的小酸意,把头簪和绢帕递还给李承恩后问道。
“四年前‘我’领军出征百济之时,曹阳时任护卫亲骑,列于我马身左侧,那时他曾中途向我申请要于城门口与人道别,我虽未见到那位锥帽下的女子容颜,但曹阳归队之时,那女子一直立于城门外目送整军出城,想必应是那时便认得了我。而曹阳归队之后,军中几位与他要好者,也曾打趣问过他此女之事,若我听闻到的消息不曾有错,该女子应名为巧儿,与曹阳有青梅竹马之谊。”
李将军看着绢帕上的‘巧’字,在脑海里将原身的记忆仔细梳理了一遍后,也就有了些头绪。
三年前‘他’李承恩被卸去兵权嫁入景宁王府,这事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若是那位巧儿姑娘那时不曾入宫,应也会知道此事。之后‘李承恩’身边的一众铁戟亲兵都跟随景宁王夫夫一起去了晋州,却又因夫夫不睦愣是在雁门关上耗了整整三年。
这三年别说是李承恩自己了,其下的一干将士兵卒也都不曾离开过雁门关一次。若是那位巧儿姑娘是在这三年中被选入的宫墙,那还真是就此蹉跎了一对有情人……
“夫主,若是入了宫墙,可还有机会出宫嫁人?”
“承恩,难道你不曾听闻过那一句:‘一如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本朝入宫女子极少能有离宫之机会,便是帝位更迭,改朝换代,宫人也大都是尽数迁入上阳宫内,直至红颜衰败。据为夫所知,本朝只在太宗、中宗两朝时,各开恩典放过三千余人出宫,但即使出宫,那批宫人也都早已年华老去,皆是三十、四十之余的徐娘半老之龄了。”
“这……,若是求到王皇后跟前呢?”
“宫中事务虽然皆交由皇后统管,但宫女能否出宫之事,在祖制礼法上向来当由圣人做主。皇后可主持六宫中馈,替圣人择选宫中之品貌优良女子伴驾进位,却是不能下旨自行放人出宫的。”景宁王慢悠悠的回复道:“怎么,承恩这是想要把那位‘巧儿姑娘’弄出宫?”
“嗯。”李承恩点了点头,“曹阳于‘我’忠心耿耿,此次突围求援也多亏了他,若能让他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不枉他七年跟随,又在战场上几番舍命相护。”
在原主记忆中是有数次与曹阳把酒谈心的记忆的,也清楚记得曹阳拼死护主的情谊,而曹阳所求,却不过是‘挣的一身军功,将所爱风光迎娶’这般的朴实梦想而已。‘李承恩’当初也曾允诺过在其得以与巧儿姑娘完婚时,必定赠贺送上大礼。
可惜现在曹阳军功是肯定挣到了,先前景宁王请旨的奏章上曹阳之功足可封侯,但其之所爱却……
若是他日曹阳回得长安,在上门求娶时知晓了此事,又该是如何伤怀?
李承恩难免再度又回想起自己在大唐时的那位好友傅宁,对方也是为了能风光娶得心爱的女子而从军千里,却不幸战死疆场。可叹那位等着他的贞烈女子在收到噩耗时竟毅然削发为尼,自此长伴青灯古佛。
或许是看多了这般真挚之情,分离之痛,生死之苦,李承恩实在很想能力所能及的去挽回这一场悲剧。
“但承恩怎知这位女子想要出宫呢?”景宁王看李承恩提到曹阳时夸赞连连,还对对方婚事这般上心的样子,心头的小酸意就又冒出来了,忍不住恶意的揣测了一句,“若是,那位姑娘更想要留在宫中,才写了这首诗要与那曹副将彻底断绝情义呢?”
“啊……?”
李承恩显然从未想过这一则,在他看来,都入宫了还会趁着机会拖人送一首诗出来,难道不就证明了旧情难忘?于是他又把诗展开看了一遍,顿时觉得景宁王的说法也有一些道理。
这首诗虽有相思难眠,辗转反侧之意,却也有今生缘尽,来世难期的彷徨殇情。或许,他该再联系李青去问个清楚,以免真的会错了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