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请教【2 / 2】

桥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郭睿明见郭学林来,让他先坐,自己则是继续看往年江南漕运的折子。

“你与言少卿一起去的池府?”郭睿明盯着手上的折子,低声问道。

“恩,阿言也想看看池家宴席是什么规制,就带他去了。”郭学林应了一声,站起身,往郭睿明身边踱,“祖父,您在看什么呢?”

郭睿明放下一本折子,又拿起□□:“看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江南漕运上奏说开始沉船的。”

“这些事,阿言去江南巡查一遍,就知道了。祖父为何还要自己看?”郭学林不解。

郭睿明闻言,抬眸看了一眼郭学林:“阿言?”

郭学林轻咳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回道:“我跟北寰言说,朋友之间都是这么称呼对方的。”

郭睿明放下手中的折子,叹了一口气,道:“你是铁了心要跟着他去南巡河道?”

郭学林点头:“祖父一直教我说天大地大,若是我在入仕之前能多出去走走看看也是好的。眼下阿言要去巡查河道,我跟着去也算是长见识。再者他身边跟着凌信,还有安王殿下培养的两个亲信,一路有藏息阁、宁远商号保驾护航,最多就是行程上辛苦些,也不会真的有危险。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可能错过?”

郭睿明蹙眉:“我确实担心你出去有危险。北寰言这次要动的是江南漕运,那一带的利益圈,可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郭学林道:“江南漕运是东陵通西北的水上要道,其过往货船,日进千帆。那边利益确实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动的。安王殿下在的时候与先帝一起整治了北境官场,南境官场北寰言之前去巡查也整治了一番,可即便是这样,江南漕运依然出了事,这说明什么?”

郭睿明深吸一口气,不言语。

郭学林看了一眼郭睿明,继续道:“这说明,南境官场沉疴已深,若是不下重药去除,受苦的终将是百姓。阿言深谙其中道理,所以他才要巡查江南河道。”

郭睿明仰头,目光落在屋脊之上:“我年事已高,许久不曾外放历练。这些年东陵一派祥和之象,比早些年更加富足,这些小事朝廷也不怎么上过心,只是叫地方官自己处理。而今你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不是巧合,是有人刻意谋划,有更大的图谋……说实话,我真的想不出……”

郭学林知道郭睿明不信,也不强行辩驳,只是转了话头问道:“祖父,我有一事,想要请教。”

郭睿明让郭学林说。

郭学林想了想道:“不知道在太祖皇帝二十四年那后面几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震惊朝野的事情?”

郭睿明蹙眉:“什么叫做震惊朝野的事情?”

郭学林解释道:“比如说,有哪个朝廷大员,尤其是武将是暴毙而死?或者是身染重疾?”

郭睿明愣了一下,微微后仰,靠在太师椅上沉思。

郭学林又继续道:“祖父,我记得史书上写,太祖皇帝末期,武官专权,有很多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将军都明目张胆的欺压百姓……更有些封疆大吏在边境线上为所欲为……”

郭睿明听到郭学林说这些,忽然想起什么来,他倏地睁开眼,眉宇微蹙:“你若是说这个,我倒是想起来。”

郭学林立即伸直了脖子,睁大了眼睛,想要听。

郭睿明缓缓道:“我记得那时候,确实有一个震惊朝野的大事。当时西境战事吃紧,我们跟西域那些小国联盟来来回回打了十几年。你最近在学兵法,百晓应该教过你西域那些小国善用的兵器。”

郭睿明顿了一下,郭学林立即领悟,这是郭睿明借着闲聊,考他最近学的兵法。

郭学林不慌不忙接道:“西域联盟那边擅长用机械之力攻城,他们擅长从超越的距离进行精准打击。对火药研究更是无人能及。”

郭睿明点头:“太祖皇帝那时候,是群狼环伺。

“西境一直由宁西将军镇守。

“宁西将军早些年带着一批来自于西域各国的匠人来投诚我东陵,太祖皇帝深谙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收编了那群人来自西域各国的匠人……

“北寰言的母亲,北寰一族,其实就是当年跟着宁西将军一起来自西域的收工匠人。

“北寰将军入了东陵军,在改造兵器上面颇有建树。

“后来也依靠着他参与改造的大型器械,在东陵每一场重要的战役里都为北寰家抒写了一笔重要的军功。当初提携北寰家的人是先帝。”

郭学林这才恍然:“所以当年‘朝东门’事件那么多武将受到牵连,唯独北寰家独善其身!原来是北寰府是先帝亲自提携的!我当时听北寰这姓氏,也问过先生,先生说北寰这姓氏在东陵百家姓中从未出现过,现在想来也是从西域语里翻译过来的。”

北寰家从西域迁到东陵来的,难怪,北寰双子那模样细细看上去,与东陵人长得不太一样。

“太祖二十三年底,”郭睿明继续道,“来自西境的一封匿名信,参了宁西将军一本。说他仗着军功与节度使之大权,在西境强行征收军粮,加重赋税,强占民田。另一边战事焦灼,也是因为宁西将军故意拖延战事,目的是要朝廷继续增发军饷,那边他又与西域各国互通有无。”

“那折子,现在知道是谁写的了吗?”郭学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