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小飞龙咚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两人一直忙活准备过年。然后,我父亲赶大集去购买黄纸、香等物品。在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常备这些东西。临近过年,人们为了上坟祭拜,仍会赶集多买一些。父亲买了大量的黄纸、香和鞭炮。
转眼间,就到了三十这一天。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三十这一天,除了要在家包水饺,傍晚还要在自家供天地、供神明,之后还要出去上坟祭拜。
我母亲和父亲包完水饺,先煮了一些。然后,端出三个装满水饺的碗,放在屋檐下正屋的窗台上,窗下摆放一张小桌,桌上放一个碗,碗里装满米当作香炉,用来插香,还放了三双筷子。父亲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黄纸,用毛笔蘸着水和百草霜,认真地写下生辰八字和我的名字。
这个生辰八字我是不能说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很随意地谈论生日和星座,随口说出具体的生辰时间。但我要奉劝大家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切勿轻易说出自己的生辰八字。
父亲写完后,将黄纸放在一边压好,点燃香,开始供奉天地神明。他先是点燃了三炷香,举过额头,嘴里念叨着:“天地玄黄,地久天长,敬天地,敬神明……”之类的话语。敬过天地神明后,他将香插进碗里,接着开始烧黄纸。黄纸都用大面额的钞票印过,这是乡下的习俗。这么做的意思是,阳间有阳间的货币,阴间也有阴间的货币,黄纸本来是凡物,但是用阳间的货币印过,烧到那边就能变成阴间可用的货币了,当然,现在大家烧的都是印的那些天地银行的冥币,其实这些如果不用阳间的纸币印一下,烧到那边和烧报纸并没有什么区别。
黄纸一摞一摞的扔进火里,黄纸烧完的灰跟着热气一点点飘上天空,等黄纸烧的差不多了,我父亲才拿起那张写了生辰八字的黄纸扔进火里,说来也奇怪,其他黄纸烧完都是不完整的灰,那张写了生辰八字的黄纸竟然一边烧一边随着热气飘了起来,飘到半空时已经都烧完了,可烧完的纸灰居然还保持着纸的形状…
父亲一直盯着纸形状的纸灰飘到很高的天空直到完全看不到才舒了一口气,心想事儿应该是办好了,赶紧磕了三个头。
在农村,每逢过年,无论是供奉天地,还是敬拜神明,亦或是上坟祭祖,结束时都要放些鞭炮。小时候,我曾好奇地问过父亲,为何要这样做。父亲说,一是放炮迎春,增添年节的喜庆氛围;二是用鞭炮声呼唤刚刚供奉过的神灵,先祖,出来享用供品。
父亲磕完头,点燃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在空中回荡。随后,他又带着供奉的物品去上坟,将这套流程重复一遍。等全部结束回家时,天色已黑。父亲扶着母亲坐在炕头,在炕炉上煮了些水饺。两人一边吃着水饺,一边聊天,看着那台带有雪花点的黑白电视,龙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这个春节充满了期待,因为大家都知道,春节过后不久,一个新生命即将诞生。所以,春节过后,家里的亲戚们接二连三地前来串门看望母亲。外婆更是夸张,几乎每天都要跑来我家一趟,生怕出什么意外。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爷爷所说的生辰八字的前一天。
这天清晨,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据母亲说,那天的雪异常的大。外婆一家早已赶来等待。下午,母亲的肚子开始疼痛,一家人立刻心知肚明,这是要分娩了!他们赶忙去请接生婆。或许有人会问,89 年为何还用接生婆?对于许多生长在城市的人来说,这可能难以理解。但在那个时候,我们那偏僻的农村,直到 94、95 年左右,还有人是由接生婆接生的。如今科技进步社会也在进步,农村和城市生活差距逐渐缩小,但在八九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扯远了,接生婆来了后,一直忙活到深夜,一直到那天半夜十二点刚过,我就降生了,我父亲根本顾不得惊讶我的确按那个生辰八字来的,只是一个劲傻乐。
我外婆拍了他一下“你这孩子别光顾着傻乐,上天保佑,这孩子准时降生,还不快去拜一拜,记得去拜一拜亲家”他这才回过神来,“啊,对!对!”一边应着一边跑到院子里给天地神明又是烧香又是磕头,一通忙活,然后单独骑着大梁自行车来到我爷爷坟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还给老爷子磕了三个头。后来我父亲和我说,他那天给老爷子报告完好消息,转身回家的时候,总感觉身后有人在对他笑,他说那感觉像极了老爷子活着时候站在他身后笑的感觉一样,可他回头看去,除了那个坟头什么也没有。
经历过之前的一系列神奇的事情,家里人由不得不信这些,所以甚是恭敬,我外婆外公他们也在那,对着空气作揖感谢,就这样,我顺利的降生了,没有生病,也没有灾难,健健康康,只是我出生那天在场的所有人,到第二天都发了一天烧,尤其接生的阿婆,烧的直犯迷糊,还上吐下泻,只有我一点事儿没有。
对于大家都病了这件怪事儿,他们也讨论过,我外婆说可能是在场的人分担了些什么吧?具体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索性也就不再讨论了,毕竟我顺利出生也很顺利的度过了所谓的“生劫”,大家都还沉侵在喜悦的情绪里,而关于我的一切的故事也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