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小飞龙咚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我再三推脱后,张婶儿才把钱收了回去,约好明天早上在外婆家集合后,我就回家了。
一到家,就看到皮老大已经和众人打得火热,嘴里叼着根树枝,像条狗一样在几人中间来回乱窜。这家伙真把自己当狗了啊,我没好气地踢了他一脚:“又没外人,你装什么狗?别玩了,问你点事儿。”
原本狗里狗气的皮老大听到我的话,直接站了起来:“以后要一直跟着你,我不得提前适应一下吗?这习惯了用两条腿走路,再回到四条腿还真有点不习惯。有什么事儿,你说吧。”
“你在这里时间长,知不知道有特别厉害的纸扎匠?就是那种可以控制纸扎行动的纸扎匠。”
“会动的纸扎?”皮老大满脸惊奇,“在你身边还真是热闹啊!我可没听说过这样的纸扎匠。怎么?你刚才跟那口齿不利索的老婆子出去,碰到什么事情了?”
我把刘二愣子两口子的遭遇告诉了皮老大,皮老大当即决定明天跟我一起去赶集,我也乐意有个帮手。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我早早准备好要用的东西,皮老大让我带上那把霸王刀,说杀生刃克一切邪祟,应该能用得到。就在我俩准备好东西,坐在院子里闲聊的时候,大门响了。不用想,肯定是刘二愣子他们来了。
打开门一看,果然,刘二愣子推着三轮车,车上放着那一袋纸元宝。旁边只跟着张婶儿。我疑惑地问:“怎么只有你一个?你媳妇儿呢?”
“我婆娘跟着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就让她在家等着了!而且她昨晚上快吓坏了!”
“嗯?昨天晚上?发生什么事情了?”
刘二愣子似乎仍心有余悸,说起昨晚发生的事情时,脸上依旧流露出恐惧之色,“昨天你们走了之后,一直平安无事,也没人来敲门。我们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感觉应该是很安全就躺下睡了。可就在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听到院子外面传来女人的哭声!那哭声仿佛一把利剑,刺破了夜晚的寂静,直直的冲进我的耳朵!我一下子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因为那个声音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那天在桥洞下,那个纸人的哭声!起初,那哭声还只是在墙外徘徊,时高时低,后来就变成了呼喊我和我媳妇儿的声音。我们两个都怕极了,但是一直记得你说的话,绝对不能开门,那声音一直持续到今天两三点钟。后来,那呼喊声似乎变得愈发急切,快速移动到大门的位置,我听到它刚拍了几下门,就发出了尖锐的惨叫声!那声音听上去极其的痛苦,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恶鬼在遭受酷刑。随后,所有声音都消失了。我婆娘吓得战战兢兢,窝在被窝里不敢动,我也只能等到天亮了,才敢走出屋打开院门。门外有一堆灰烬,而门梁上的符纸已经不见了!”
“哼,那堆灰烬应该就是纸扎人!它应该是知道门上符纸厉害,所以一直围着院子进不去,最后忍不住想破门而入,才引动符纸。幸好提前做了准备,否则你俩昨晚又要倒霉了。”
“啧小凡,那咱们赶紧去集市上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老头吧,这事儿不解决,我怕今晚还不消停”张婶儿十分担忧的说。
我没说话看了看二愣子的三轮车后斗,坐三四个人没问题,于是我和皮老大直接跳进后斗。张婶儿也坐进后斗,只是离皮老大远一点。刘二愣子见状,蹬上三轮车就奔镇上而去。每个村去镇上的距离其实都没多远,现在都有汽车,踩一脚油门就到了。以前没有汽车,踩自行车去镇上要二十分钟左右。
刘二愣子在前面奋力蹬着三轮车,没过多久就到了镇上。今日镇上集市人头攒动,来自各个村庄的人们都汇聚于此,逛集市、买东西。在集市上走了一会儿,刘二愣子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小路口说道:“我上次就是在那里碰到的那个怪老头!”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并没有看到卖白事用品的老头,倒是有几个卖杂七杂八东西的老头。“那些人里有那个老头吗?”
刘二愣子摇了摇头,“没有,这些人都不是,我一路走来,都没看到那个老头!”
“没事儿,我们先过去打听一下其他摆摊的人,有没有认识那老头的。”
来到一个藤编筐的摊位前,张婶儿主动上前,先是买了几个藤筐,然后随口问道:“啧老哥哥,跟你打听点事儿,这周围有没有一个卖白事用品的老人?我想买点上坟用的东西,前阵子还见他在这摆摊呢,这次来没看到。”
摊主卖出了几个筐,心情大好,跟张婶儿聊了起来。“你说的是老张头吧?那老家伙只是偶尔才会来摆摊,一年也见不着他几回。他就是这镇上的人,平时都在家待着,这人脾气怪得很,镇上人都不跟他来往,也就是他有点手艺在身,街里街坊有需要白事用品的才去去找他。”
“啧那这张老头会做纸扎吗?”张婶儿假装好奇。
“你还别说!老张头真有那手艺!纸扎做的那叫一个绝啊!就是为人孤僻,只有周围的邻居知道,你要找他买东西我可以告诉你他家位置,他住的还挺偏僻的。”
张婶儿赶忙道谢,摊主指着一个方向说:“你们顺着这条路一直走走到头,路南边有一条福寿胡同,进那条胡同一眼就能找到他家。”
我们谢过摊主后,便朝着老张头家的方向走去。等拐进福寿胡同的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摊主说,一眼就能看到老张头的家,这是一条两米宽的窄胡同,胡同大概几十米长,可能是胡同太窄的原因,只有一户的门是开在胡同里的,不用想也知道,这一户就是老张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