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隐若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常胜侯府侧门,一辆马车徐徐驶出。
马车内,赵素素正绘声绘色地给赵寻讲述着她的学堂:
“这公孙先生,昔日也曾在青云学院执教,只是他乃顾家之人,青云学院距京城数十里之遥,往返颇为不便,于是便在京中设立了一处学堂,专门供考取青云学院的学生学习。”
“他为何不搬去青云呢?”
“素素也不知具体缘由,刚才那个原因是素素胡乱猜测的。”
“那公孙学堂共有多少人呢?”
“原本有三十余人,只是近半月来,由于那件事,有十几个人都没有来。”
“什么事啊?”
“兄长难道不知?就是你让左风眠他们给你下跪叫三千遍爷爷的事啊!”
“三千遍?传得如此离谱?我只让他们一人叫了三遍啊!”
“原来如此,我就说呢,三千遍的爷爷,他们的嗓子岂不得喊哑了,尤其是那姜新竹,就她那娇贵滴滴的模样……”
“等等,你说那日管我叫爷爷的那些人,都是你们学堂的?”
“是啊。”
赵素素满脸兴奋,心中暗自窃喜,有兄长在,自己在学堂岂不是可以横行无忌了?
姜新竹管兄长叫爷爷,那是不是应该叫自己姑奶奶?
所谓公孙学堂,其实就是公孙先生的私宅前厅所改,不过就只有一间屋子。
每日上午与午后各授课一时辰。
中午,学生们或于公孙先生家用餐,或回家果腹。
家宅甚远之学子,通常择附近酒楼用膳。
公孙先生现下共育三十五人,尽皆为达官显贵之家之公子小姐。
非公孙先生贪恋荣华,普通人家之子弟无灵通之消息与资本,实在难入公孙学堂。
青云学院每三年大考一次,最终招募学子不足千人。
有名额者几乎每次皆在十万上下。
录取比率近乎百分之一。
然公孙先生每三年所带之学子,几乎皆有半数成功入青云学院。
此固然与学生们自身之资源优渥,自幼读书、修行兼顾有关,但亦不可否认公孙先生确有真才实学。
这也是众多京中显贵挤破头,欲将家中子弟送来之缘由。
然,公孙先生只收三十五人,多一人不取。
惟今日不知何故,突然来了第三十六位学子。
这是公孙先生开办学堂九年来,第一次所带的第三十六位学子。
公孙学堂内,三十多位学子看着多出来的一方书案,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暗自揣测,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能耐?
“不知这位新同窗究竟是何人?”有人疑惑道。
“想必是陈王世子吧,毕竟近期京城中没有比他地位更高的新人了。”另一人猜测道。
“地位?你可别忘了,陈王世子也得管那位叫爷爷呢。”一位少女讥讽道。
提到‘那位’,瞬间有七八位学子低下了头,缄默不语。
同时,他们在心里暗暗咒骂:
“曹应南那个狗东西”
少年少女们遇到问题,总是喜欢推卸责任。
他们似乎忘记了,那日曹应南提议若是赵寻输了,就挨个管他们叫爷爷奶奶时,他们也是满脸笑容地答应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