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书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那些暂时有困难需要借钱周转一下的,或者是不怕他赖账的,刘翠华有条件的话都是会尽量帮忙的,毕竟当年她独自带着几个孩子,也是全靠大队里的一些人好心救济才能平安熬过去的,现在她有条件了,也会尽量帮忙那些有困难的人。
这段时间家里几个孩子倒是有再次重温了一下他们奶的武力值,顿时对他们奶的敬畏感又更新了呢!
别人不多赘述,倒是傅美兰也上门来找刘翠华借钱了,而且还是一副就没打算还的样子,把一家人都气了个倒仰,但是最后刘翠华还是给她装了差不多七八斤的玉米打发她走了。
就这傅美兰走的时候还是气鼓鼓地,一副他们有钱就是死扣着不肯借给她的样子,气得刘翠华直说就当这粮食是打发叫花子了。
连傅老大也再次被小妹的奇葩给刷新了三观。
最后上门的还有傅大嫂的娘家娘和娘家弟弟。
他们来借钱是因为前几个月的时候傅大嫂的娘家弟妹怀孕了,怀相不太好,所以去医院看了看之后,医生告诉他们孕妇有流产的迹象,建议少劳作,最好在床上养一段时间,所以他们家干活的劳力就不够了,今年挣的工分也就不够分粮了,奈何家里攒的钱也都用来给傅大嫂的弟妹拿药和补充营养了,这不就掏不出来钱了嘛,只能厚着脸皮找亲朋好友借一借先把分粮食的钱交上再说。
傅大嫂的娘家在刘翠华看来都是老实人没有那偷奸耍滑的,所以她借钱也很干脆,只是她丑话说在前头,欠条该打还是要打的,傅大嫂的娘连连称是,能借到钱他们已经很感激了,打欠条那都是应该做的,就算刘翠华不说他们也是要主动提的。
他们都不是那种不知道感恩的人。
但是这事还是让傅老大有些尴尬,毕竟虽说这钱是他老娘刘翠华掏的,但是其实他们两口子也都明白,他老娘手里的钱可也都是他家老三傅向文给的,所以他丈母娘能顺利借到钱,还是要谢谢他弟才是。
这事倒是也让他升起了赚钱的动力,但是他又知道自己是没什么文化的,就是想出去找点活干也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完全是有心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后来去越省送顾澜娘俩回来的顾清深给傅老大找了个不需要看文凭就是卖劳力的临时工的活,在县里的大理石厂帮忙搬石头、切石头。
傅老大对这个活倒是十分的喜欢,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能坐办公室的料,现在能找到他能干的活就不错了,多少人想干还轮不上呢。而且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因为是要卖大力气的,所以一个月的工资也不低了,足足二十七块钱呢。
傅老大跟大队长报备之后,说好一个月给大队上交十五块钱,换大队给他记满工分,毕竟他只是临时工,是没有人家正式工的粮本的,所以他要吃饭的粮食还是要靠大队上每年给分的口粮了。
他现在要去县里干活就不能在大队上赚工分,所以为了来年分粮的时候公分足够,就只能用钱来抵工分了,不然等来年收麦之后,他还是要拿钱来抵工分的,还不如现在就直接换成了工分。
傅老大一天能拿十二个工分的满工分,一工分大概是五分钱,他一个月挣的工分换成钱大概就是十八块钱,他只需要每月给大队上交十五块钱,对双方来说都算是比较合适的。
毕竟收麦之后地里的活没有那么多了,虽然一天同样是挣满工分,但是干的活多少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反倒是傅老大干的这个临时工每天都是要卖大力气才能赚这么多钱的,所以交十五块钱,大家都满意。
于是,傅家继傅向文常年不着家,顾澜和傅静安去随军之后,傅老大这个家里唯一的壮年劳动力也开始每天不着家了,但是还好的是他是每天会回来休息的,毕竟县里他也没地住不是?
顾清深倒是邀请他住到顾家来着,但是傅老大不太好意思,毕竟说到底顾家只是他三弟的岳家,顾清深能帮他找个工作已经是帮了大忙了,他哪里好意思在每天去家里叨扰呢。
家里在顾澜和傅静安走之后发生的这些事情,她们俩倒是毫不知情,现在傅静安他们三人在火车上经过了三天两夜之后,终于快要到越省了。
回想这三天的“艰难”,傅静安真是打心里有些抗拒坐火车了,噪音大就不说,她后面也适应了。她人小憋不住尿,就要经常去上厕所,每次都是穿越茫茫人海,才能到达厕所,回来还要再次穿越在走道上或坐或站的人群。
顾清深也不好过,顾澜俩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过来想坐到她俩的位置上,本来顾清深脸皮薄还不太好意思拒绝,想着坐就坐一会儿,反正俩人回来估计还得有一会儿,结果等顾澜和傅静安都回来了,那俩人还厚着脸皮不想起来,一脸笑地死活想再坐一会儿。
最后,顾清深还是抛开了他的文雅和不好意思,直接说他们要是不想起来,就叫乘务员过来了,那俩人才骂骂咧咧的起来走开。
这还不算,那夫妻俩还不忘跟旁边看热闹的众人添油加醋的诉说他们仨的“恶行”,怎么不通情理,心肠怎么怎么硬啦巴拉巴拉说个不停,就跟他们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似的。
大家也有知道前因后果看不起这俩转身就说人家坏话的,但是他们也就是看个热闹自然也不会代表正义挺身而出,帮顾清深他们作证他们不是那样的人。
当然,顾清深现在也不在乎这些就是了,萍水相逢而已,下了火车谁还认识谁啊,搞不好以后都再也不会碰见了,将他们的话放在心上才是傻子呢。
火车到站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四点多了,因为他们三人老的老小的小,都不是那能跟下火车的人群挤得过的,干脆也不着急,反正越省省城这里是终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充裕,他们干脆在火车上再坐了一会儿,等车上的人差不多走光了,他们才不紧不慢地收拾行李下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