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延年这次带回了五万煤球,两千只小火炉。
煤球和小火炉很快分发下去。
他也拨了两千人到洗煤厂和煤球厂帮忙,他的人负责守护以及运送。
楚延年专门又派一小队人马,带着小火炉和煤球,赶赴京都。
“燕王妃开采新资源,供给大军所需,保证大军可以平顺度过今年寒冬。”
“此煤矿产量丰富,可以满足大军所需,同时也能供给更多的百姓,是极好的供暖能源,远比炭造价低廉,低成本,高回报。”
“盼皇上派人来开发此煤矿,必能造福百姓。另,燕王妃为开发此煤,有大量投入,资金枯竭。盼皇上怜悯体恤。”
这就是又表功,又哭穷要钱之意。
从这里去往京都,就算快马加鞭也得一个月的功夫。
一个月的时间,秦语的小火炉和煤球,又有着浩大的产量。
特别是煤火炉。
因为是铸铁工艺,小医嫌弃铁匠铺人工产量太低。
但秦语现在又“太穷”,实在给不了它贵金属,叫他激活铸造舱。
小医在这种情况下,终于学会了“勤俭持家”。
它愣是用洗煤的杂质,加之其他舱室对杂质的提炼和复利用。
在没有动用贵金属元素的情况下,却成功激活铸造舱。
于是,原本打算回去鹿邑的秦语,又被留在了煤矿这里。
她和小医甚至建立了“铁轨”,铁路。
方便运输煤资源。
用他们开采出来的煤,烧热铁,烧制成“铁水”,浇在模子里,铸成初始的小火炉,再冷却,输送到铁匠那里,进行细节上的再加工。
比如,配上封火的盖子,封口的圆铁等等。
这样,一下子就把制造小火炉的速度翻了百倍。
而且,这个小型铸造厂的水,完全可以供给厂子员工,及附近几个村镇的“供暖”问题。
不过,这个需要架设官道,而且为了保证热量损耗降低,官道要走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