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壬申。亦地震。
甲戌。詔曰。至公無私。國士之常風。以忠事君。臣子之恒道焉。當須各勤所職退食自公。康哉之歌不遠。隆平之基斯在。災異消上。休徴叶下。宜文武庶僚。自今以去。若有風雨雷震之異。各存極言忠正之志。」又詔曰。文人武士。國家所重。醫卜方術。古今斯崇。宜擢於百僚之内。優遊學業。堪爲師範者。特加賞賜。勸勵後生。」因賜明經第一博士從五位上鍜治造大隅。正六位上越智直廣江。各■廿疋。絲廿■。布卅端。鍬廿口。第二博士正七位上背奈公行文。調忌寸古麻呂。從七位上額田首千足。明法正六位上箭集宿祢虫万呂。從七位下塩屋連吉麻呂。文章從五位上山田史御方。從五位下紀朝臣清人。下毛野朝臣虫麻呂。正六位下樂浪河内各■十五疋。絲十五■。布卅端。鍬廿口。算術正六位上山口忌寸田主。正八位上悉斐連三田次。正八位下私部首石村。陰陽從五位上大津連首。從五位下津守連通。王仲文。角兄麻呂。正六位上余秦勝。志我閇連阿弥陀。醫術從五位上吉宜。從五位下呉肅胡明。從六位下秦朝元。太羊甲許母。解工正六位上惠我宿祢國成。河内忌寸人足。堅部使主石前。正六位下賈受君。正七位下胸形朝臣赤麻呂各■十疋。絲十■。布廿端。鍬廿口。和琴師正七位下文忌寸廣田。唱歌師正七位下大窪史五百足。正八位下記多眞玉。從六位下螺江臣夜氣女。茨田連刀自女。正七位下置始連志祁志女。各■六疋。絲六■。布十端。鍬十口。武藝正七位下佐伯宿祢式麻呂。從七位下凡海連興志。板安忌寸犬養。正八位下置始連首麻呂各■十疋。絲十■。布廿端。鍬廿口。
丙子。令天下百姓以銀錢一。當銅錢廿五。以銀一兩當一百錢。行用之。
二月甲申。地震。
壬辰。大藏省倉自鳴有聲。
癸巳。日暈如白虹貫。暈南北有珥。因召見左右大弁及八省卿等於殿前。詔曰。朕徳菲薄。導民不明。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身居紫宮。心在黔首。無委卿等。何化天下。國家之事。有益萬機。必可奏聞。如有不納。重爲極諌。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甲午。詔曰。世諺云。歳在申年。常有事故。此如所言。去庚申年。咎徴屡見。水旱並臻。平民流沒。秋稼不登。國家騒然。萬姓苦勞。遂則朝庭儀表。藤原大臣奄焉薨逝。朕心哀慟。今亦去年災異之餘。延及今歳。亦猶風雲氣色。有違于常。朕心恐懼。日夜不休。然聞之舊典。王者政令不便事。天地譴責以示咎徴。或有不善。則致之異乎。今汝臣等位高任大。豈得不■忠情乎。故有政令不便事。悉陳无諱。直言盡意。无有所隱。朕將親覽。於是。公卿等奉勅詔退。各仰属司令言意見。
三月癸丑。勅日。朕君臨四海。撫育百姓。思欲家家貯積。人人安樂。何期。頃者旱■不調。農桑有損。遂使衣食乏短。致有飢寒。言念於茲。良増惻隱。今減課役。用助産業。其左右兩京及畿内五國。並免今歳之調。自餘七道諸國亦停當年之役。
乙夘。詔曰。制節謹度。禁防奢淫。爲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王公卿士及豪富之民。多畜健馬。竸求亡限。非唯損失家財。遂致相爭鬪乱。其爲條例令限禁焉。有司條奏。依官品之次定畜馬之限。親王及大臣不得過廿疋。諸王諸臣三位已上二駟。四位六疋。五位四疋。六位已下至于庶人三疋。一定以後。隨闕充補。若不能騎用者。録状申所司。即校馬帳。然後除補。如有犯者。以違勅論。其過品限。皆沒入官。
辛未。以從五位下路眞人麻呂爲散位頭。以從五位下高橋朝臣廣嶋爲刑部少輔。」勅給右大臣從二位長屋王帶刀資人十人。中納言從三位巨勢朝臣邑治。大伴宿祢旅人。藤原朝臣武智麻呂。各四人。其考選一准職分資人。
夏四月丙申。分佐渡國雜太郡。始置賀母羽茂二郡。分備前國邑久赤坂二郡之郷。始置藤原郡。分備後國安那郡。置深津郡。分周防國熊毛郡。置玖珂郡。
癸夘。令天下諸國。擧力田之人。
乙酉。征夷將軍正四位上多治比眞人縣守。鎭狄將軍從五位上阿倍朝臣駿河等還歸。
五月己酉。太上天皇不豫。大赦天下。
辛亥。令七道按察使及大宰府。巡省諸寺。隨便併合。
壬子。詔曰。太上天皇。聖體不豫。寢膳日損。毎至此念。心肝如裂。思歸依三寳。欲令平復。宜簡取淨行男女一百人。入道修道。經年堪爲師者。雖非度色。並聽得度。以絲九千■。施六郡門徒。勸勵後學。流傳万祀。(六郡=六部?)
戊午。右大弁從四位上笠朝臣麻呂。請奉爲太上天皇出家入道。勅許之。
乙丑。正三位縣犬養橘宿祢三千代。縁入道辞食封資人。優詔不聽。
六月戊寅。詔曰。沙門法蓮。心住禪枝。行居法梁。尤精医術。濟治民苦。善哉若人。何不■賞。其僧三等以上親。賜宇佐君姓。
乙酉。太政官奏言。國郡官人。漁獵黎元。擾乱朝憲。故置按察使。糺彈非違。肅清姦詐。既定官位。宜有料祿。請以按察使。准正五位官。賜祿并公廨田六町仕丁五人。記事准正七位官。祿并公廨田二町仕丁二人。並折留調物。便給之。詔曰。朕之股肱。民之父母。獨在按察。寄重務繁。与群臣異。加祿一倍。便以當便物。准度給之。又陸奥筑紫邊塞之民。數遇煙塵。疚勞戎役。加以父子死亡。室家離散。言念於此。深以矜懷。宜令免當年調庸。諸國軍衆。親帥戰兵。殺獲逆賊。乘勝追北者。賜復二年。冐犯矢石。身死去者。父子並復一年。如無子者。昭穆相當郷里者。議亦聽復之。又京及諸國。因官人月俸。收斂輕税。自今以去。皆悉停之。隨令給事力。不得遠役他。致使艱辛。若有收課。一月卅錢。又除定額外。内外文武散位六位以下及勳位。并五位以上子孫。並令納資便成番考。此則雖積考年。還乏衣食。宜始今年。不須發資。人人歸田。家家貯穀。若有豊稼穡。納資成考者。恣聽之。其五位以上子孫。年廿一以上。取蔭出身。並依常例。因結告麻牒公驗。一同分番之法。奏可之。
戊戌。詔曰。沙門行善。負笈遊學。既經七歳。備甞難行。解三五術。方歸本郷。矜賞良深。如有修行天下諸寺。恭敬供養。一同僧綱之例。又百濟沙門道藏。寔惟法門領袖。釋道棟梁。年逾八十。氣力衰耄。非有束帛之施。豈稱養老之情哉。宜仰所司四時施物。■五疋。綿十屯。布廿端。又老師所生同籍親族。給復終僧身焉。
辛丑。以正四位下阿倍朝臣廣庭爲左大弁。正四位上多治比眞人縣守爲中務卿。從五位上石川朝臣君子爲侍從。從五位下紀朝臣爲臣麻路爲式部少輔。從五位下下毛野朝臣虫麻呂爲員外少輔。從四位下坂合部王爲治部卿。從五位下御炊朝臣人麻呂爲兵部少輔。從五位下當麻眞人大名爲刑部大輔。從四位下門部王。從五位下紀朝臣國益並爲大判事。從五位下布勢朝臣廣道爲大藏少輔。阿倍朝臣若足爲木工頭。從四位上藤原朝臣麻呂爲左右京大夫。從四位上百濟王南典爲播磨按察使。從四位上石川朝臣石足爲大宰大貳。從五位下縣犬養宿祢石次爲右衛士佐。」割信濃國始置諏方國。
癸夘。始置左右兵衛府醫師各一人。
秋七月己酉。始令文武百官率妻女姉妹。會於六月十二月晦大祓之處。
壬子。征隼人副將軍從五位下笠朝臣御室。從五位下巨勢朝臣眞人等還歸。斬首獲虜合千四百餘人。
庚午。詔曰。凡膺靈圖。君臨宇内。仁及動植。恩蒙羽毛。故周孔之風。尤先仁愛。李釋之教。深禁殺生。宜其放鷹司鷹狗。大膳職■■。諸國鶏猪。悉放本處。令遂其性。從今而後。如有應須。先奏其状待勅。其放鷹司官人。并職長上等且停之。所役品部並同公戸。」大宰府城門災。
八月辛夘。改攝官記事。号爲検事。
癸巳。置長門按察使。管周防石見二國。又以諏方飛騨。隸美濃按察使。出羽隷陸奥按察使。佐渡隷越前按察使。隱岐隷出雲按察使。備中隷備後按察使。紀伊隷大和國守焉。
九月乙夘。天皇御内安殿。遣使供幣帛於伊勢太神宮。以皇太子女井上王爲齋内親王。
冬十月癸未。太政官處分。唱考之日。三位稱卿。四位稱姓。五位先名後姓。自今以去。永爲恒例。
丁亥。太上天皇召入右大臣從二位長屋王。參議從三位藤原朝臣房前。詔曰。朕聞。万物之生。靡不有死。此則天地之理。奚可哀悲。厚葬破業。重服傷生。朕甚不取焉。朕崩之後。宜於大和國添上郡藏寳山雍良岑造竃火葬。莫改他處。謚号稱其國其郡朝庭馭宇天皇。流傳後世。又皇帝攝斷万機。一同平日。王侯卿相及文武百官。不得輙離職掌。追從喪車。各守本司視事如恒。其近侍官并五衛府。務加嚴警。周衛伺候。以備不虞。
戊子。令陸奥國分柴田郡二郷置苅田郡。
庚寅。太上天皇又詔曰。喪事所須。一事以上。准依前勅。勿致闕失。其轜車靈駕之具。不得刻鏤金玉。繪餝丹青。素薄是用。卑謙是順。仍丘體無鑿。就山作竃。芟棘開場。即爲喪處。又其地者。皆殖常葉之樹。即立刻字之碑。
戊戌。詔曰。凡家有沈痼。大小不安。卒發事故者。汝卿房前。當作内臣計會内外。准勅施行。輔翼帝業。永寧國家。
十二月戊寅。太上天皇弥留。大赦天下。令都下諸寺轉經焉。
己夘。崩于平城宮中安殿。時春秋六十一。遣使固守三關。
庚辰。從二位長屋王。從三位藤原朝臣武智麻呂等。行御裝束事。從三位大伴宿祢旅人供營陵事。
乙酉。太上天皇葬於大倭國添上郡椎山陵。不用喪儀。由遺詔也。
辛丑。地震。」太政官奏。授刀寮及五衛府。別設鉦鼓各一面。便作將軍之號令。以爲兵士之耳目。節進退動靜。奏可之。」薩摩國人希地多。隨便并合。
是月。新羅貢調使大使一吉■金乾安。副使薩■金弼等來朝於筑紫。縁太上天皇登遐。從大宰放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