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續日本紀卷第十九〈起天平勝寶五年正月、盡八歳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寳字稱徳孝謙皇帝
續日本紀卷第十九」寶字稱徳孝謙皇帝
五年春正月癸夘朔。廢朝。天皇御中務南院。宴五位已上。賜祿各有差。
丁未。伊勢大神宮神主外從五位下神主首名授外從五位上。」内人。物忌男■五人。女十六人。授位各有差。
庚午。從四位上平群朝臣廣成卒。
二月辛巳。以從五位下小野朝臣田守爲遣新羅大使。
辛夘。正六位上小田臣枚床授外從五位下。
甲午。齋宮大神司正七位下津嶋朝臣小松授從五位下。
三月庚午。於東大寺。設百高座講仁王經。是日飄風起。説經不竟。於後。以四月九日。講説。飄風亦發。
辛未。大納言從二位兼神祇伯造宮卿巨勢朝臣奈■麻呂薨。小治田朝小徳大海之孫。淡海朝中納言大紫比登之子也。
夏四月丙戌。詔曰。頃者皇太后寢膳不安。稍延旬月。雖用醫藥療治。而猶未平復。以爲。政治失宜。罹罪有徒。天遺此罸警戒朕身。其母子之慈。貴賎皆同。犯罪之徒。豈獨無親。庶悉洗滌。欲救憂苦。宜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者。咸悉赦除。但殺其父母。毀佛尊像。及強盜竊盜。不在此例。若有入死減一等。
癸巳。以正五位下大倭宿祢小東人爲參河守。從五位下阿倍朝臣小嶋爲駿河守。從五位上大伴宿祢犬養爲美濃守。從五位下平群朝臣人足爲越後守。從四位下巨勢朝臣堺麻呂爲丹波守。正四位下安宿王爲播磨守。從五位下安曇宿祢大足爲安藝守。從五位下石津王爲紀伊守。外從五位下清原連淨道爲筑後守。
己亥。從五位下葛木連戸主授從五位上。
五月庚戌。无位篠原王。伊刀王並授從五位下。
乙丑。渤海使輔國大將軍慕施蒙等拜朝。并貢信物。奏稱。渤海王言日本照臨聖天皇朝。不賜使命。已經十餘歳。是以。遣慕施蒙等七十五人。齎國信物。奉獻闕庭。
丁夘。饗慕施蒙等於朝堂。授位賜祿各有差。
六月丁丑。慕施蒙等還國。賜璽書曰。天皇敬問渤海國王。朕以寡徳虔奉寳圖。亭毒黎民。照臨八極。王僻居海外。遠使入朝。丹心至明。深可嘉尚。但省來啓。無稱臣名。仍尋高麗舊記。國平之日。上表文云。族惟兄弟。義則君臣。或乞援兵。或賀踐祚。修朝聘之恒式。効忠款之懇誠。故先朝善其貞節。待以殊恩。榮命之隆。日新無絶。想所知之。何假一二言也。由是。先廻之後。既賜勅書。何其今歳之朝。重無上表。以礼進退。彼此共同。王熟思之。季夏甚熱。比無恙也。使人今還。指宣往意。并賜物如別。」陸奧國牡鹿郡人外正六位下丸子牛麻呂。正七位上丸子豊嶋等廿四人賜牡鹿連姓。
秋七月庚戌。散位從四位下紀朝臣清人卒。
戊午。左京人正八位上石上部君男嶋等■七人言。己親父登与。以去大寳元年。賜上毛野坂本君姓。而子孫等籍帳猶注石上部君。於理不安。望請。隨父姓欲改正之。詔許焉。
八月癸巳。陸奧國人大初位下丸子嶋足賜牡鹿連姓。
九月戊戌朔。无位板持連眞釣獻錢百万。授外從五位下。
壬寅。攝津國御津村南風大吹。潮水暴溢。壞損廬舍一百十餘區。漂沒百姓五百六十餘人。並加賑恤。仍追海濱居民遷置於京中空地。
乙丑。從四位上石川朝臣年足。授從三位。爲大宰帥。從四位上紀朝臣飯麻呂爲大貳。
冬十月壬申。散位從四位下紀朝臣宇美卒。
甲戌。中務卿從三位栗栖王薨。二品長親王之子也。
十一月己亥。尾張國獻白龜。
十二月丁丑。免攝津國遭潮諸郡今年田租。
己夘。西海道諸國。秋稼多損。仍免今年田租。
六年春正月丁酉朔。上野國獻白烏。」宴五位已上於内裏。賜祿有差。
辛丑。行幸東大寺。燃燈二萬。勅曰。初元啓暦。獻歳登春。天地行仁。動植霑惠。古昔。明主應此良辰。必布時和。廣施慈命。朕雖薄徳。何不由茲。可大赦天下。其八虐。故殺人。私鑄錢。強盜竊盜。常赦所不原者。不在赦例。但入死者皆減一等。
癸夘。天皇御東院宴五位已上。有勅。召正五位下多治眞人家主。從五位下大伴宿祢麻呂二人於御前。特賜四位當色。令在四位之列。即授從四位下。
壬子。天皇御大安殿。詔授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永手從三位。從四位下池田王從四位上。從四位上橘朝臣奈良麻呂正四位下。從四位下石川朝臣麻呂。藤原朝臣八束並從四位上。正五位上藤原朝臣巨勢麻呂從四位下。從五位上高丘連河内正五位下。從五位下多治比眞人犢養。小治田朝臣諸人。波多朝臣足人。大藏忌寸廣足。土師宿祢牛勝。上毛野君難波並從五位上。正六位上佐伯宿祢大成。小野朝臣竹良。石川朝臣豊成。粟出朝臣人成。藤原朝臣武良士。後部王吉並從五位下。正六位上林連久麻。物部山背。中臣酒人宿祢虫麻呂。高福子。日置造眞夘。黄文連水分。大藏忌寸麻呂並外從五位下。」位下。」入唐副使從四位上大伴宿祢古麻呂來歸。唐僧鑒眞。法進等八人隨而歸朝。
癸丑。大宰府奏。入唐副使從四位上吉備朝臣眞備船。以去年十二月七日。來着益久嶋。自是之後。自益久嶋進發。漂蕩着紀伊國牟漏埼。
丙寅。副使大伴宿祢古麻呂自唐國至。古麻呂奏曰。大唐天寳十二載。歳在癸巳正月朔癸夘。百官諸蕃朝賀。天子於蓬莱宮含元殿受朝。是日。以我次西畔第二吐蕃下。以新羅使次東畔第一大食國上。古麻呂論曰。自古至今。新羅之朝貢大日本國久矣。而今列東畔上。我反在其下。義不合得。時將軍呉懷實見知古麻呂不肯色。即引新羅使。次西畔第二吐蕃下。以日本使次東畔第一大食國上。
二月己夘。正六位上百濟王理伯授從五位下。
丙戌。勅大宰府曰。去天平七年。故大貳從四位下小野朝臣老遣高橋連牛養於南嶋。樹牌。而其牌經年今既朽壞。宜依舊修樹。毎牌顯著嶋名并泊船處。有水處。及去就國行程。遥見嶋名。令漂著之船知所歸向。
三月丙午。遣使奉唐國信物於山科陵。
癸丑。大宰府言。遣使尋訪入唐第一船。其消息云。第一船擧帆指奄美嶋發去。未知其着處。
夏四月庚午。以從五位上中臣朝清麻呂爲神祇大副。從五位下秋篠王。粟田朝臣人成並爲少納言。從四位上大伴宿祢古麻呂爲左大弁。從五位下石川朝臣豊成爲右少弁。外從五位下日置造眞夘爲紫微中臺少忠。從五位下當麻眞人子老爲雅樂頭。從五位上石川朝臣名人爲民部大輔。從五位下石川朝臣豊人爲主税頭。從五位上大伴宿祢家持爲兵部少輔。從四位上紀朝臣飯麻呂爲大藏卿。正五位下朝臣中臣益人爲造宮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武良志爲左京亮。外從五位下文忌寸上麻呂爲右京亮。從三位文室眞人珍努爲攝津大夫。從五位下百濟王理伯爲亮。從五位下多治比眞人土作爲尾張守。正五位下大伴宿祢稻君爲上総守。從四位上吉備朝臣眞備爲大宰大貳。從五位下小野朝臣田守爲少貳。外從五位下黄文連水分爲肥前守。
壬申。入唐廻使從四位上大伴宿祢古麻呂。吉備朝臣眞備並授正四位下。判官正六位上大伴宿祢御笠。巨萬朝臣大山並從五位下。自餘使下二百廿二人亦各有差。
癸未。大宰府言。入唐第四船判官正六位上布勢朝臣人主等來泊薩摩國石籬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