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六章 彩云之南(三)【2 / 2】

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傅有德才会和沐英约定会师地点后带自己的部属先走。如果听到蒙古人屠城的消息,老将军肯定会被激怒而下令渡江。到时候白石江畔前将是一场死战,十万蒙古精兵对七万大明将士。

剩下的大明将士紧紧靠在一起,一步不退。

谁料到好运气要来,挡都挡不住,在他为新军装卸从北平运来的弹药时,被江边巡视的沐英一眼相中,当即招募入军。凭着把子蛮力气和好眼神,很快高老三在炮营中出了名,别人扛炮弹每次扛一箱,他可以忽地一下举着三箱跑。等到平南军整训完毕,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成了连长,这可是百夫长啊,老高家几辈子都没出过的大官。大帅沐英还亲自给他赐了个大号叫高乐山,智者乐山,高老三从此就是有名有姓的军官了,有时想想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会有这种好运气。

第一梯队离岸。

是金朝兴施展地躺刀法滚到战象腹底,用钢刀刺穿了战象的肚子,战象倒下,双方同归于尽。

达里麻在对岸得意的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必了,我已经用了陈大夫的药包”,觉得眼前的人物渐渐模糊,王飞雨咬着舌尖,期望能保持最后一丝清醒,在倒下前他缓缓地说道:“抓紧,傅帅若急怒攻心,小心上鞑子的当”。

“我们也无撼”!

“晚了,我来晚了”,傅有德愤恨地看着沿江而下的尸体,有男,有女,有七八十岁的老汉,也有不到周岁的婴儿,血水把宽达数里的江面染得火一样赤红,在太阳的映照下显出诡异的灵光。没有船,也没有打跳的鱼儿,只有兀鹰在半空中嘶叫,盘旋。

想到这,沐英低声下令“高乐山,赶快去让所有的炮团都让开大路,等其他队伍走过,你们走最后”。

绳子不够,有人开始撕衣服。

“把所有大夫都叫来,无论如何把他给我救好”!冲上前帮高乐山扶住王飞雨,沐英恨恨的吩咐。

一个大明勇士和蒙古兵抱到了一起,蒙古兵的武器刺穿了他的身躯,他手中的断箭扎进了蒙古兵的左眼。箭的另一截,还留在他自己的肩窝里。

“前排举盾,后排挽弓,随意射击。左右撑槁手加速,不要理会对岸,迅速登岸”。大明老将王弼大喝道。

几个大明士兵惨叫一声,转身向后逃去。

“支上那顶北平买来的防水大帐,撑开沙盘,我要看看王旅长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沐英用高兴的声音说道。周围士兵被主帅的心情感染,笑着忙碌起来。

“传令白世光,翻过这座小山后立刻改变路线,穿插到白石江上游等待命令”。

不用主帅点将,争当先锋的将士挤满了木筏。随着傅有德一声令下,木筏在血河上划过。

“当、当、扑……”令人窒息的声音从队伍中响起,那是羽箭击中目标及穿透铠甲的声音。

“弟兄们加把劲,今晚追上傅元帅,把鞑子赶到滇池去喂王八”,高乐山冲着自己的队伍高喊着。

“我中计了”,喊杀声让傅有德清醒,清醒过后的他脸上却出现了不屑的神色。

又一个士兵被摔了出去。又一个士兵被射倒,又一个士兵被踩死。

“我逃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咱们的斥候,已经让他们给傅帅报信去了,即使不报信,傅元帅应该也知道了,听斥候说他们已经快到了白石江边,沿江而下的尸体足够说明一切”王飞雨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回答道。在逃回来的路上,他遇到了接应的斥候,借了几身衣服,一路上换着赶回,怕影响军心,不敢暴露身上的血迹。

更让他着急的是傅有德,作为傅有德的副将,沐英并不轻松。按朱元璋的本意,平南军应该是收复云南的主力,常胜将军傅有德麾下的旧军只是作为策应及镇守之用。参照武安国组建震北军之前的提议,全国军队分为近卫军、野战军和地方镇守军三类。去年朱元璋下旨变更军制,已经把傅有德所部巡视川陕的军队排除在野战军外。野战军和地方镇守军的装备和补给相差太多,老将军显然对此很不满意,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将领都急于在本次战争中建立战功,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

“是蛮夷人的战象”,满身是血的金朝兴将军紧紧地贴在王弼身上,声音有些颤抖。

羽箭不由得滞了滞,更多的木筏靠上了沙滩,身上还有雕翎没时间拔出的战士迅速整顿队伍,追随着离自己最近的将领扑向仇敌。

新军不同于旧军,饷银高出原来几倍,这还不是最高的,据从震北军调过来协助训练的副连长说,震北军更高些,并且还有徐记票号老板徐志辰男爵亲笔花押的保险呢,那样打仗受了伤可是管一辈子的,真让人羡慕。

仗打得太顺了,十几天内扫荡普定、普宁一线,大军到处,所向披靡。沿途不断有汉军倒戈,让高乐山这个出征前的小连长转眼成了团长,虽然麾下主力还是原来那个连,但人数多了,队伍也看着雄壮。这些本地士兵因为训练少的缘故战斗力差一些,走起山路来一个个却赛生龙活虎,远远强于平南军。

“什么”!沐英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杀自己的百姓,知道蒙古人疯狂,却没想到疯狂到这种地步。对攻下云南他很有把握,云南的蒙古小朝廷如同年久失修的破庙一般,梁柱早就被虫子咬空了,轻轻丢一个石子就能把它震倒。但是凭借多年和蒙古人打交道的经验他知道,正是这种过客心情才使得蒙古人更可怕,他们如同秋后的蝗虫一样,明知自己没几天好日子,所以要把能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全部吞食掉,自己守不住,也不会留给别人。所以沐英才让斥候们混进城市,寻机破门,尽快缩短攻城时间,减少百姓损失。

曲靖乃云南咽喉之地,来往商人极多,百姓富庶,城中人口不下二十万,有三分之二是非蒙古人。是什么样的疯子才能做出这样的禽兽行为,沐英双眼的几乎要瞪破,咬着牙低声问:“傅元帅知道了么”。

“有进无退”,呐喊声在白石江两岸回荡。潇潇风声里,王弼挥舞着双刀,消失在傅有德的千里眼视窗中。

白发飞扬,战旗飘舞。那一瞬永远定格在白石江的夕阳里,千古传唱。

“悄悄地叫大夫来,给王旅长疗伤”,沐英低低的吩咐。

“传令方小侯爷,接应傅帅,如主帅有失,他也不用回来见我了。”

“嘿,那不是王旅长嘛,怎么收拾得这么整齐,像过年似的”,走在队伍中间的高老三眼尖,一下子就认出了悠闲地顺着队伍逆行的人,十余日前普定一仗,斥候旅立了首功,整个军中都传遍了王飞雨及他的弟兄们的故事,并且越说越神。故事的主角王飞雨几乎和说书先生口中的空空儿一样武功盖世,就差御剑飞仙了。高老三事后曾向王飞雨求教武艺,王飞雨客气的告诉他,那不过是阵前博命博出来的经验,过不了几年,以他的身子骨,比这功夫还会好。

蒙古大将达里麻听说普定汉军造反之后,下令曲靖城中的四万汉军全部解甲归田。城中的汉军们正不愿意给蒙古人买命,乐得放下了武器。就在前天夜里,曲靖城中的蒙古精兵突然发难,以捕杀明朝奸细为借口开始屠城,凡是高过车轮的非蒙古族男人一个不留,小孩全部抓走,据说是要阉割后卖到莫卧儿等地为奴。开始城中百姓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将近丑时,才有刀下逃得性命的汉军拼死传出消息,王飞雨率领斥候弟兄在手无寸铁的汉军支援下凭借武器精良攻下一个城门,组织百姓逃难,怎奈城门太小,逃出百姓不及城中十分之一。及至拂晓,弹尽,再也无法支撑,他自己被心腹弟兄推出城门报信,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麾下斥候和汉军全部阵亡。

“笑话,我金朝兴从二十岁打到四十岁,就没听说过怕字咋写”!金将军大笑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刚一进帐,王飞雨就再也支持不住,整个人趴在了高乐山身上,用低低的声音汇报道:“鞑子前夜开始屠城,杀城中的汉军和汉人男子,浮尸满江,傅元帅闻讯已经赶过去了”!

庞然大物们身上披着画得花里胡哨的东西,走起来“叮光”做响,那显然是厚铁板,自己这边的人用武侯弩射去,“铛”地一声,只在上边留下了一个白印。

“你们怕吗”,王弼一边用隔挡着战象上不断来袭的冷箭,一边大声地问!

十万大军刹那间鸦雀无声。

一个大明士兵学着金朝兴生前的样子滚到了另一头战象的肚子下,没等出刀,即被象鼻子卷起。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这样的将领不能死。死去的弟兄们,我一定要给你们报仇,怒火在沐英心中燃烧。斥候旅里边几乎全是军中身手最敏捷的好手,沐英一直把斥候旅视作自己的依天宝剑,云南未平,剑锋已折,他怎能不痛心。

“渡江”!不知是谁哑着嗓子怒吼一声,无数的声音含泪相应。将士们一起动手,砍伐树木,开始轧制渡江的木筏。

盾手中箭了,后边的弓手替他把盾牌举起来。撑槁手中箭了,朴刀手接替他的位置,在箭雨中,画着日月标志的大明军旗不屈前行。

第二梯队登阀,准备梯次攻击。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斧头、锯子不够,士兵们开始用钢刀。

双方士兵离得太近,不能乱放箭,否则自己的士兵也会倒在箭雨之下。

蒙古人惊呆了,他们一直瞧不起汉人,汉人在其眼中一直是逆来顺受的窝囊形象。今天,他们看到了真正的汉子。

一队庞然大物出现在双刀王弼的正前方,砍翻和自己纠缠不清的蒙古兵,王弼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