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七章 国士(四)【2 / 2】

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年半,花某一直靠都督提携才有今日”。花鹏莫名其妙地回答,声音里充满感激,他少年时投军混饭吃,是璞英把他从普通士卒中挖掘出来,一直像个老师一样指点他。

“不用打准,开炮示威”。璞英笑道,风趣的话语感染了周围的士兵,大家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娘,我再也不欺负妹妹了,再也不惹你生气,你不要扔下我们行吗”,壮一点儿的哥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花鹏整顿着乱糟糟的百姓队伍,天还没黑,南城门口已经挤满了逃难的百姓,这些百姓以来塞外做小买卖的商人居多,所以携带的物品还不算沉重。有几个背着锅的已经听从士兵的劝告把锅放下了。

众人一起领命,璞英笑着又解释:“鞑子想从当年徐帅出塞的路线入中原,我们这里是第一站,我们不让开,看他怎么走,睡觉,睡觉,天黑了一起出发”。

“那我问你”,璞英的声音突然提高,震得城下带路的蒙古牧人心里突突乱跳,“我问你,我那两个兄弟他们在哪里,那两个上个月还在你的包里和你用同一个碗喝酒的兄弟在哪,你们蒙古人就是这么来对待朋友的吗,回答我,拍拍你的胸脯回答我”!

推开毕力格,他用蒙古话大喊道:“别罗嗦,城上那个蛮子,你痛快说一句,降,还是不降,蒙古人的规矩你知道不知道,抵抗一日,破城后屠杀一日,抵抗两日,破城后屠杀两日,抵抗超过十日,破城后人芽不留”。

“走吧,天黑了”,老汉硬着心肠去拉女儿。

“这,都督,花鹏誓死追随都督左右,请都督派别人送百姓南归”。花鹏第一次顶撞上司,英俊的面孔涨得通红,璞英对他亦师亦友,只要有一口气在,他绝对不会让敌人杀到璞英跟前。

人们纷纷给他让出路来,很快花鹏就看到了啼哭的女人和两个被她紧紧楼在怀里的孩子。他愣住了,这是个谁也无法解决的难题。那个女人是酿烧锅的老王头的女儿,塞外难得一见的江南小家碧玉。老王头雇了个很得力的小鞑子打下手,前几年老汉生病,小鞑子忙前忙后没少出力,比亲儿子都孝顺。老汉病好后干脆招了那个鞑子做上门女婿。小两口平时一个酿酒,一个红袖当垆,日子过得羡煞众人,花鹏闲时经常去酒店沽酒,和两口子都很熟悉。

打白旗的人渐渐走近了,毕力格老汉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古铜色的脸上布满刀刻一样的皱纹,他在马背上如喝醉了酒一般略微有些摇晃,旁边两个牧人拼力将老汉扶住。堪堪到了离城头100步远的地方,这个说客队伍停住脚步。人群中一个蒙古千夫长模样的人嘀里咕噜对老汉说了几句,让老汉翻译。

城头上的哄笑渐渐静止,所有士兵等待着毕力格的回答,自从两国议和,徐达率主力南归后,大宁城的消耗主要依靠内地供应,璞英约束部下,从来不许抢掠,来往商人无论是哪一族,都不准强买强卖,所以璞英部兵马在各部族中声望很高。牧人们引领本族人马来攻打大宁,心中本来就觉理亏,被璞英这么一问,更是惭愧。

看着这小队蒙古人走远,璞英转身走进了敌楼,身边的武将纷纷跟入,大敌当前,将军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他们等着都督分派任务。

“胡闹,平时我怎么教你的”,璞英正色训斥道“快去,去了又不是不回来,我还等着你的援军呢,顺便告诉城里的蒙古人不要惊慌,明天午时我会让他们从北门出去,是否回来攻打大宁凭他们的良心,去吧,军人就要服从命令”!

“花小子,今天要你完成一个艰巨任务了”,璞英拍拍花鹏肩膀,低声吩咐道:“出去通知城里的百姓不要胡闹,让汉人百姓自己收拾细软,尽量轻装,天黑后你带五百骑兵送他们南归,一直把他们送到热河上营,然后你派得力手下通知塞上各守军,小心蒙古人偷袭”。

女人抱住孩子放声大哭,有谁忍心抛弃自己的骨肉,猛然,她对着老汉端端正正的跪了下来,哭道:“爹,女儿不能抛弃他们,爹,女儿不走了,原谅女儿不孝”。

队尾处隐隐传来的哭声吸引了花鹏的注意,皱皱眉头,他分开百姓向队末走去,“哭什么,不就是损失点家产吗,早晚还不是能挣回来,真差劲”。

璞英苦笑了一下,点点头肯定了花鹏的做法,然后对花鹏问道:“花小子,你跟了我快十年了吧”。

璞英摇摇头,低声说道,“大家说得有道理,但是不得不防备鞑子被我们打急了真的丧失人性,城中百姓太多,粮草也不够,我看还是先送百姓走”。

蒙古人并没有让璞英等太久,凌晨十分,大地开始慢慢颤抖,由远而近。他们赶着牛羊,跨着战马来了,号角声在草原上如雷霆般作响,望不到边际的队伍黑压压遮住晨曦。

此刻距天黑还早,草原上浮光跃金,太阳把温暖的春光尽情的泻在草尖上,偶尔有风在草原上画出春天的影子,波浪般向城边涌过。

“一家人尽量走在一起,不要散了,没有家小的男人走在最后,别急,天要漆黑后才能出发,不能被鞑子看见”。士兵们来回整顿着秩序。

“对啊,不是我们,他们穿得上那么舒服的毛料吗,他们的羊毛卖给谁去,谁给卖给他们锅、碗、瓢、盆,这帮没良心的鞑子,都督指责的有理,没等打起来就让鞑子气势上输了三分”。

“揭下炮衣,炮弹准备就位”!

“大愣,够得着那里吗?”看见城上的士兵有些慌张,璞英指着冲得比较靠前的一队蒙古人大声问炮兵头领刘德馨。

大宁城头,都督璞英果断地下达一连串将令。

在士兵的哄笑声中,刘德馨走到敌楼上的那门大将军炮旁边,命令部下抬起一袋写着数字的火药袋,把里边的火药倒进炮口,又打开另一个火药袋,用药勺挖了大半勺火药添进火炮,然后用炮椿轻轻地把火药夯实,放入弹丸,转身示意众人捂住耳朵。

“毕力格,你在我城外放牧多年,我的部下没欺负过你,我也没征过你一头羊的税吧”,璞英的声音清晰地从哄笑中传出,一字不落地传进毕力格的耳朵,周围的蒙古牧人听见了,很难堪地转过头。

和他们一样盼望天黑的是城内的百姓,眼看着好好的家要抛弃掉,很多人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掉眼泪,鸡窝里的母鸡还下着蛋呢,把它连鸡蛋一起送给守军吧,今年那窝小猪也没有长大机会了,送给军队到时候给伤兵补补身子。士兵们虽然看起来精神饱满,可百姓们都知道此战凶多吉少,毕竟鞑子太多了,这天杀的鞑子。

“娘没有,娘没有啊”,女人疯狂的亲着孩子,边亲边给孩子擦眼泪,自己却忍不住泪如雨下。

被唤做大愣的炮兵头领接过璞英的望远镜看了看,用同样大的声音回答到:“打得到,就是未必打得准”。

那个大汉轻轻拍了拍女人的背,压下女人的啼哭,站起来走到了花鹏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咬着牙说道:“花将军,我认识你,你也认识我塞吉拉虎是什么人,我和你们走,去中原做汉人,说汉话,穿汉人衣服”。

“如果我记得没错,我那两个兄弟,和你儿子是好朋友,去年冬天你家的马被野狼惊了,还是他们追回来的吧”。

走出三十多里,依然能听见大宁方向传来的炮声,喊杀声夹杂于炮声中间在夜空中隐隐约约,火光在蒙古军扎营处燃起,照得夜空一片通红。那是城中守军为了吸引蒙古人注意力,冒死劫营。千余士兵前仆后继,如飞蛾扑火。

“知道了”,城头上闪出一个肩膀宽出别人一小半的将军,抽出三只雕翎,抬手一箭,将城下的白旗射落,又一箭,射穿了那个蒙古千户的马脖子,第三箭却引而不发,幽蓝的箭头闪着寒光指向城下的人群。

对着火光的方向,花鹏跪了下去,无数士兵和百姓深深地跪拜下去。

“可惜我这城上就四门大将军炮”,璞英微笑着张望慌乱的蒙古人,有些惋惜。大宁城的守军换装还没完毕,士兵手中火器不多。城头四个方向的敌楼上去年冬天才各自安放了一门重3000多斤的大将军炮,平时如同宝贝一般供着。野战用的驮炮倒是有十几门,也于昨日被拉上城来,一起对准北方。

“娘,我也再不告哥哥状了,你不要走,娘——”。小一点儿的妹妹哭喊。

“都督,末将愿带人出城会一会鞑子”。小将花鹏起身请命。

“娘,抱抱,娘,抱抱”小姑娘看出苗头不对,死命搂住母亲的脖子不松手。

不用问,北边的上京和庆洲肯定失守了,如此兵势,足够让两地连报警都来不及,应昌看来也凶多吉少。大宁城下的蒙古人有十几万,战马不计其数,照管辎重的奴隶在底层将领的指挥下,距城六、七里外扎起帐篷。

“就因为你是蒙古人,所以你就宁愿让这片草原再次血留成河?就因为你是蒙古人?你就可以出卖自己的朋友?你们的大汗过来,因为你是蒙古人就不征你的税了吗?不让你的儿子跟着出兵打仗了吗?”

“对,趁敌人立足未稳,我们先杀他一阵,挫挫他们的锐气”。有人附和这个建议。

“多谢将军”,季沧浪抱拳施礼,“季二不敢居功,还是将军那几句话问得痛快,那帮吃里扒外的鞑子要是有良心,一定会羞死”。

“呸,她想做蒙古人”,一个旁观者啐道。

将士们答应一声,迅速行动起来,一队队士兵从街头跑过,听到号角声的百姓匆匆忙忙从城外向城里跑,城里买卖日常用品的蒙古人也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东西,个别人临走还不忘叮嘱一句:“给我留着啊,明天还来,今天钱没带够”。

城头上懂蒙古语的士兵把这几句话翻译了出来,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反而激起了士兵们的愤恨,纷纷用汉语或蒙古语回骂,问候那个千夫长家族的声音响成一片。

无论对方是蒙古人还是汉人,谁想伤害我的家人,我都和他拼命,花鹏一路上沉默地想着,谁是我的家人呢,我的家在哪里,他脑海中只有童年时讨饭被人四处追打的自己,唯一给了自己一个家的,就是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