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诸葛亮自立为帝之后,天下哗然,四方俱动。但他不为权势所沉迷,反而加倍励精图治,决心振兴蜀汉,继承先帝刘备之遗志,恢复汉室。他深锁中军帐,夜以继日地审查政事,广开言路,重用贤才,改革旧政。他知晓天下之大势,必在北伐中决胜负,故不再令大将出征,而亲自提兵北上,誓要荡平北地,一统天下。
话说在那风起云涌的时代,蜀汉的朝堂之上,刘禅,作为刘备的继承人,虽位居帝位,却日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乐,对国政漠不关心。这一日,在朝堂之上,酒意正酣的刘禅,竟公然大骂先帝刘备的英名,言辞不仅粗鲁而且失去了作为一国之主的尊严,这种行为彻底触怒了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尤其是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刘备生前的重臣,对刘备的死一直心存痛楚,而刘禅的言论无疑是对刘备英名的极大亵渎。刘备临终前,曾深知刘禅性情柔弱,曾对诸葛亮言道:“子若才亦罢,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番言论一直在诸葛亮心中沉甸甸地压着,他本不愿意采取极端的措施,希望刘禅能够成长为一个明君。但今日刘禅的行为,让诸葛亮彻底绝望,他意识到,如果继续让刘禅这样胡作非为,蜀汉的江山社稷迟早会毁在他手中。
深吸一口气,诸葛亮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声如洪钟,震撼整个朝堂:“今日之事,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先帝英明一世,慷慨激昂,未曾想到,今日竟被庸主所污!‘子若才亦罢,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先帝之遗言,今日看来,实在是先见之明!”
随后,诸葛亮命人扶起醉酒的刘禅,面色冷厉,宣布其罪状:“刘禅你不仅荒废朝政,今日更是大骂先帝,行为失当,已是失去君王之德。依先帝遗言,今日起,废你为庶人,贬出皇城,再不许踏入半步!”
朝堂上,所有的臣子都沉默了,空气中弥漫着震惊和紧张的氛围。但很快,一片叩首之声响起,文武百官俯首称臣:“愿追随丞相,共济天下!”
诸葛亮虽心中不忍,但为了蜀汉的长治久安,为了刘备的遗愿和蜀汉百姓的未来,他不得不硬下心肠,接过这份重担。
在自立为帝之后,诸葛亮深知单靠军事力量难以长治久安,因此,他首先着手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整顿和改革。
诸葛亮对内政的改革从精简机构开始,削减冗官,减轻国库负担。他重新定义和优化了政府机构的职能,确保每一位官员的职责明确,能够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他还实行举贤良政策,广纳四方之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确保政府各层级充满活力与效率。
在经济上,诸葛亮推行一系列措施,旨在稳定物价、促进农业生产和增强国家财政。他重视农业,推广水利工程,改良耕作方法,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仓充盈。此外,他也注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恢复和扩大市场交易,增加国家税收,同时也让百姓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在整顿国政,恢复民心之后,诸葛亮的目光投向了久违的北伐大业。作为刘备生前深谋远虑的军师,他深知北伐不仅是蜀汉复兴的关键,也是实现刘备“扶持汉室”的遗愿所在。此时的诸葛亮,已非单纯的军师,而是蜀汉的实际统治者,他决定亲自御驾,带领蜀汉的精锐力量北上,以雷霆之势,直指曹魏。
曹睿在接到守门者的汇报时,正在御书房处理朝政。看到这位守门者神色慌张,他立刻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守门者递上卷轴,曹睿展开一看,其上赫然写着:
“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皇孙曹睿,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之遗意。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如不顺者,当灭九族!先此告闻,想宜知悉。”
阅读这段文字,曹睿的心情由惊讶转为愤怒,司马懿的叛逆之举和这封充满挑衅的告示让整个朝堂震动。他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整个朝廷一片嘈杂。
此时,刘禅以方士的身份在朝堂中,因为治得曹睿的疲病,深得曹睿恩宠。在众臣议论纷纷、慌乱不已之际,刘禅向曹睿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平静地说道:“陛下,此乃诸葛亮之计也。诸葛亮此举意在调动司马懿离开中原,以弱化曹魏北方防线,为其北伐创造机会。”
甘始提出建议后,曹睿立即行动,派出密使传达他的命令给司马懿,要求其要坚守阵地,并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直接拒诸葛亮。
甘始见曹睿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进一步提出一个更加大胆的战略计划:“陛下,鉴于当前形势之危急,与其坐镇后宫,不如亲临战场,与司马懿并肩作战。这不仅能够极大提振士气,更能直接稳定军心,展示陛下的英明果断。”
曹睿深感此言巨细靡遗,在这关键时刻,亲自御驾亲征不仅是军事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宣示。他决定亲率大军北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稳固君位,同时监督并支持司马懿对抗蜀汉的行动。
曹睿下令全国调配足够的粮草和军需物资,准备对抗诸葛亮声势浩大的北伐。他也特别发布诏书,宣布将亲征诸葛亮,以振兴曹魏霸业,这一行动得到了朝中众多大臣的拥护,更在民间引起了一片支持之声。
诸葛亮的斥候急速归来,面带重要情报。他们的表情紧张,向诸葛亮报告了一则出乎意料的消息:曹魏的司马懿并未如预期被贬,而是仍旧坚守在北方,所有迹象显示,曹睿似乎没有完全中计,司马懿的军队防备森严,完全准备迎接蜀汉的主力进攻。
诸葛亮听罢,眉头微微一皱,整个帐篷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他的目光透过帐篷的缝隙,凝视着外面淡淡的晨光,思绪飞转。几乎在瞬间,他的脸上重新恢复了平静,深邃的眼睛中闪过一丝锋利的光芒。
“赵云,魏延听令!”诸葛亮的声音重新坚定,仿佛刚才的惊讶从未存在过。
他迅速调整了战略,“子龙,你的佯攻任务将更加艰巨,我需要你制造出前所未有的声势。”诸葛亮接着指向地图上的一处要道,“文长,你们的行军路线需要即刻调整,采取迂回策略,避开司马懿的主力。”
“速度与突然性,将是我们此次行动的关键。”诸葛亮缓缓地说,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子龙,你的轻骑兵团需要在东部边境制造足够的威胁,足以让曹魏分散主力。”
赵云,此时虽苍老,但仍不改英姿,他站直了身体,铿锵有力地回答:“陛下,我将领先锋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扰乱敌军,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诸葛亮点了点头,随即转向坐在阴影中的魏延和王平,“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将由你们领导,沿着密道快速前进,直捣界桥。一旦赵云成功吸引曹军注意力,你们便是致命的一击。”
魏延的眼中闪过一丝狂热。他期望这种战斗已经很久了。
夜深了,诸葛亮仍旧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份报告,调整着每一条战线。成为皇帝令他的负担更加的繁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