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37章 弭兵息战,归秦献策(为我的蓝天流年加更)【3 / 10】

小白红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荀子却是淡淡一笑,道:“什么最大公敌,太过了。”

“你下去吧。”

颜路欣然应命,悄然退去了。

荀子拿着手上的书简,朝着叶千秋道:“不知先生大概在桑海停留多少时日?”

叶千秋道:“可能不会太久。”

荀子一听,笑道:“那就有些可惜了。”

“公孙龙三个月之后会前来桑海,与老夫论战。”

“老夫等他多时了。”

“若是先生在桑海停留的时日久一些,尚且能见一见老夫驳斥公孙龙所言之诸多命题。”

叶千秋道:“名家公孙龙,诡辩之才。”

“与这等人相辩,徒费口舌。”

荀子一听,哈哈一笑,道:“昔日,庄子可是对名家惠施颇有研究。”

叶千秋笑道:“我对名家之学问一点兴趣都没有。”

荀子道:“如此也罢,先生到桑海来,还是当多住几日,老夫与先生还有很多话要谈。”

一连数日,叶千秋每日都会前来荀子的小院,与荀子讨论学问,谈论天下之事。

其间,叶千秋与儒家一众弟子也熟稔起来。

荀子办学育人,很是讲究方法,宽严有度,松紧得宜,与战国诸子大不相同。

四大显学之中,儒家墨家教授弟子最为严格,教学各有定制,弟子各有等差,弟子修学的要若干年追随老师,一般都是成群结伙,群居群行,少有自由。

道家倒是最为松散的,道家弟子比起儒墨两家来,要少的多,教习更是没有定制。

叶千秋在小圣贤庄叨扰多日,也看过荀子给众弟子解惑。

他和荀子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直到半个月之后,叶千秋方才带着逍遥子和荀子告别,离开了桑海。

此时,小圣贤庄的后山之上。

荀子站在山头,看着叶千秋和逍遥子远去的身影。

荀子古拙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这时,伏念、颜路来到了荀子的身后。

伏念一板一眼的道:“师叔,太玄先生已经走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