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耐下心思的话,战略战术其实又能多出一些变化,今年攻打一次,试探一下,明年再次进攻,按照如今两国实力对比,只需这么三次,也许西夏自己就崩溃了,而大秦需要参与进攻的军队,也可以大幅的减少。
归根结底,他们并不是连年战败,党争日烈的后周,也不是胡汉相争,你死我活的西夏,金国,更非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的南唐。
大秦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无论朝堂臣子,还是贩夫走卒,都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态,与其他诸国之官吏百姓,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商议多时,朝臣们才陆续告罪退出乾元殿,如今大事一旦定下,朝臣们不会再做他想,大秦这里的朝廷政争,还显简单。
此时,皇帝陛下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来到殿中,来回迈着步子,赵石也跟着起身,侍立于一旁。
一边说着,一边低垂下目光,蹒跚的移动脚步,脊背却已无法控制的佝偻了下去……
而赵石此时还留在殿中,群臣离去,殿中安静了下来,成武皇帝却没有一丝的疲惫,说话也随意了起来。
换句话说,每一国,每一朝代,在朝堂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风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后世之评价,也多是依照这样的风气而来,比如说风气好了,便是君明臣贤,风气坏了,便是主昏臣庸。
最后一搏,终究是一场空……
李圃微微点头,还想说什么,但又止住,只是默默又是一礼,便掉头去了。
挥手屏退殿内宫人,成武皇帝带着一丝兴奋,不过说话的语气还是有了几许恼怒,“没想到,汪真如竟如此不知进退。”
话说的有些远了,回到正题。
赵石道:“臣不敢妄言,微臣说的是战事顺遂,一旦西夏左右两大军司覆没,所谓兵败如山倒,可供西夏人腾挪的地方也就没多少了,过了灵州,西夏都城兴庆一举可下,实际上,西夏人所据之地,并没有多大,陛下试想,从庆阳到长安,也不用多少时候就到了呢,而从灵州到兴庆,路途却是更短。”
而第一站,无疑便是平凉。
不过皇帝陛下也只是唠叨一句罢了,若是当年正德年间,一朝枢相,也算是举足轻重,而到了景兴一朝,枢相的权势便渐渐消弱,直到如今,却已好像无足轻重一般了。
还是心里没底……
“当然,若是战事不利,有了什么波折,那这个冬天,对于前方将士来说,可就难熬了,耗费之粮草物品,也将倍增,所以,微臣也只能尽力,在冬天之前结束这场战事……”
赵石心里也明白,之前多少布置,费了多少口舌,其实不过就是为了这一次廷议,相比之下,皇帝陛下耗费的精神,恐怕是他所不能及的,所得到的成就感,满足感,估摸着也是翻倍。
不过这一次朝廷动兵,与以往便有不同了。
赵石沉吟了一下,道:“臣不敢欺瞒陛下,这个还真说不太好,不过,若战事顺遂,依臣之猜想,明年冬天来临之前,战事也就结束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为了权位,不择手段,不顾一切者,大有人在。
“汪兄,多多珍重。”
若是最终给西夏人拖个一两年,这一仗也不用打了,广耗费之粮草就足以让大秦无法承受,还谈什么战场争胜?
若那样一来,耗费的时日则至少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好在,大秦与西夏交战多年,熟悉西北地势的老将,在京师也是不少,枢密院中的一些老人,皆是西军出身,加上,又有着西北山川地图,到也不虞瞎子摸象,摸到哪算哪。
就像几年前,西北各路人马攻夏,战果就不算小,也重创了西夏右厢军司,前两年西夏右厢军司之乱,也由此而来……
而话说回来了,以如今的大势,若不能速战速决,倒不如弃之不顾,开始平定中原的战争,所以,此战的基调早已注定,不会有所更改了。
皇帝陛下的注意力明显不在汪道存身上,这一句,更像是在发发牢骚。
皇帝陛下一下抬起头,“这么快?莫要糊弄于朕,虽未亲眼看过,但西夏那里的情形朕还是晓得的,山川阻隔不说,多有坚城要塞拦在那里,大军一路过去,也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怎可能数月之间平之……爱卿这是为安朕的心吗?”
而今有着归义王,以及木华黎两部牵制西夏左右军司,大秦只需倾力打通河西走廊,下了灵州重地,那么西夏京师兴庆便在眼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