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大将军手创国武监,有一番心血在这里面,如今久驻京师,重掌国武监乃理所当然之事,如此,杜大人有国武监祭酒之职,江将军任职国武监虞候,一应诸事,早已齐备,看来啊,来春开监之时,我国武监定然要有一番新气象了。”
没错,这位吴小妹便是当年吴大将军的后人。
众人皆是大笑,之后其中几个稳重些的,抿着嘴唇,静观不语。
其父也不动怒,随后答曰:“自然远远不如。”
那时候为震慑军心,大将军赵石没有手软,金州吴氏掉了很多脑袋,差点弄了个家破人亡。
这位庶出子没再出仕,只是一心教导族内子侄,管束家人,金州吴氏渐渐稳定了下来。
骑兵向来金贵,她这个旅帅,又比步军科的旅帅要强上许多,这么一来,却是在国武监中,独树一帜。
杨十四挺胸道:“江顺水曾在国武监前看了一年石碑,我杨元庆给你们看看门儿,说不定还能出点名声呢。”
说起金州吴氏,肯定许多人头一个想起的便是景兴初年,那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吴大将军,吴宁。
褚徵当即笑骂了一句,“有胆量的话,开监那会儿你再试试,看你杨十四的屁股硬朗还是咱们国武监的刑棒厉害。”
褚徵在众人间,酒量并不算高,但这人很有节制,喝了几轮,便绝不再与众人对饮,他在众人之间,深有威望,又知其为人,也就没人去计较什么。
吴小妹这时摇头笑道:“江将军可不就要重回国武监来掌刑了吗?到是,这些事早已传遍各处,褚兄为何还要特意提起?”
实际上,过了两三年工夫,吴大将军还被追封了爵号,金州吴氏遂安。
褚徵环视众人,年轻的面庞上带出些不符其年龄的成熟和沉稳,“诸位可有想过,两位大人这些年跟随在大将军身边,屡立功勋,如今更有灭夏之功在身,为何会突然重回国武监任职?”
让人尤其吃惊是吴小妹,这里数她最小,但也出身将门,家世不比别人稍差,乃是金州吴氏后人。
吴大将军率大军伐蜀,一战功成,可以说,当时大秦诸位大将军,除了镇守潼关之魏王李玄道以及折大将军之外,再没什么人能够比的上他。
褚徵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连连挥手,让众人安静了下来,这才笑道:“今日宴请诸位,共度上元佳节,一来,叙叙我等同窗之情,二来,却是好叫诸位得知,齐祭酒要去国子监任职了,新任祭酒是哪位,我想诸位多数应该知道了吧?”
乃大族杨氏旁支子,虽然当年的同门下平章事杨感已经不在多年,但十几年过去,不论在朝堂上,还是在军中,长安杨氏都有着一定的威望。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又人便道:“不定就要被贬去看守监门呢……”
待得大将军赵石平蜀之后,率军还朝,吴宁大将军获罪,被贬为庶民,因伤重,不久便逝于蜀中了。
但就在吴大将军最得意的时候,迎头挨了一棒,被刺客在蜀国都城的将军行衙之中刺成重伤。
但经了那一场变故,金州吴氏再无当初气象,嫡支零落,死的死,散的散,在金州的吴氏一族,成了吴宁大将军的庶出子掌家。
可惜,吴小妹这一茬儿,出类拔萃者,寥寥无几。
之后蜀中风云突变,盗贼蜂起,秦军群龙无首之下,被围在蜀中,不得脱身。
这话很快传到了其父耳朵里,犹豫再三,遂托故交,将吴小妹送入了长安国武监进学,如今一晃,已经两年多了。
当时,大将军赵石已然在吴氏这里成为一个禁忌般的话题,吴小妹坦然出口,令众兄弟皆怒目而视,但吴小妹一无所惧,只是盯着父亲。
因大将军吴宁被困蜀中,金州吴氏仗着在金州势大,暗中想要夺取兵权,赶紧入蜀就出被困的吴大将军。
于是,大将军赵石联合当时镇抚金州的种从端,陈祖等人,将吴氏一干人等当即拿下,还给金州吴氏安了一顶临阵叛反的大帽子。
这样的理由很牵强,却有着难言的气魄在里面,其父过后赞曰:“我吴氏众子,当以此女为翘楚,可惜,若是男儿,我吴氏有此一人足矣。”
其余诸子皆讷讷不言,惟独小小年龄的吴小妹问道,“王虎比之大将军赵石如何?”
当时,吴氏族长便问于自己儿女,是否要登门造访,以求能让子侄有条晋身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