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无其他事故,这样的城下之盟,后周跟金国没少定了,也不失为一条良策,后周君臣之软弱,在北地从来都很有名,说起来,金国之所以崛起如此之速,其实也多借助于继承了辽人和后周的盟约。
河洛大军上下,包括大将军张培贤自己,对于后周京师,皆已是垂涎欲滴多年,用魂牵梦萦来形容,也不为过。
说起来,大秦并没有忽略这位坐拥金国南京,虎视眈眈的降将,但据河北探报所言,因后周山东兵马调拨频密,这两年,这位从大秦千里出逃的降将,正在蚕食山东,与后周山东守军纠缠不休。
洛阳的城墙不比开封高大,护城河不如开封宽阔,无论守军还是百姓也远远不如开封城内众多。
在六月初,便已兵临汝州,显然早已谋划多时,甚至在后周朝廷没有发出勤王诏书的时候,便已经开始聚集各路兵马,准备出兵了。
许多年之后,有一位女子曾说过一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话,很有名。
也只有投炮还能发威,但随后,高大的城头上,便推上来了很多投炮,仰仗城头高大,竟是抵消了射程上的劣势,一下便让秦军的伤亡大了起来。
对于志在整个河南的秦军来说,是非常突然的一次打击。
而秦人在这个时候,想要定下盟约,摄政王殿下口风刚刚有所松动,但这一次,以李仲谋为首的大臣们,反对极为激烈,即便是往日那些主张议和的大臣,也大多都默然不语。
这个时候,其实大将军张培贤也有了犹豫。
这样的心理,非是汉家独有,各族权贵,大多如是,都是一些聪明人来的,谁也不比谁差了半分。
秦军兵临城下,开封城内自然不会太过平静,百姓惶恐无日那就不用说了,皇宫中从来不问政事的皇帝陛下也开始问起了政事,唠叨的只一句,秦人什么时候退兵,开封守不守得住?让年轻的摄政王烦不胜烦。
如今后周兵力最雄厚的两淮兵马一动,其实也就拉开了大秦和后周全面战争的帷幕,也让这次战事,来到了高潮之处。
秦人和异族的区别,显而易见,哪怕过后称臣,后周群臣也断不愿此时定下城下之盟,那样的话,失去的将太多太多,不如按照李仲谋所议,戮力守城。
于是,数万金军,几乎是悄无声息的过了黄河,直取管城要地。
八千秦军精锐,猛攻偃师而不得,大将王缨顿于虎牢之前,无可奈何,大将军折汇率军攻汝州,碰的头破血流。
于是,后周群臣终于拿出了政争时的早已运用纯熟的手腕,并没有一口回绝秦人的提议,而是文书往来,在阵前展开了一场谈判,以求能多拖延一些时日。
这些犹豫,没法跟旁人说,在中军议事之时,瞅着一个个兴奋的面庞,张培贤知道,开封必须要打,攻不攻的下来,先且两说,只是大军进抵开封城下,若就此退兵,河洛大军的军心士气也就不用要了。
随后自己则亲率十余万大军,坐镇于黄河以北,既防备河中秦军过太行进入河北,又做出随时渡河的姿态,威逼虎牢。
时间这个时候已经悄悄进入了六月,已经来到了盛夏季节。
就像争夺家财,家中兄弟间让上一步,也许你最后就得净身出户,但给外人一些,让其不要隔三差五的来找麻烦,却都舍得的很。
很多人听了也许会觉得荒谬,但这绝对不是妇人的胡言乱语,其中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意味的。
又有河中大军陈兵于侧,种种迹象皆表明,河洛大军征伐之际,不会受到来自北边的威胁。
而今麾下虽有大军十余万,但面对着开封坚城,会不会重演当年故事?
后周京师就在眼前,诱惑不可谓不大,但当年河洛攻守之战,给他的教训太过惨痛了……
所以对北边黄河渡口的守护,难免松懈。
当大秦中军在开封城外数里的青城扎下大帐,十余万秦军已然云集开封城外,只等大将军张培贤下令攻城了……
进不能进,退不想退,在这样一个时候,大将军张培贤的弱点再次暴露了出来,一如当年他率兵攻河洛的时候,为众议所挟,顾忌多多,在紧要关头,也就不够决断。
他心里只能感慨,大军屯于河洛太久了,各处捷豹频传,连西夏都已亡于大秦兵锋之下,军中将领们对军功的渴望,已经热切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便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