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便是在深夜,这里的气氛也以凝重居多。
但国武监的治学之风,也一下子变得鲜明了起来,这无疑是一处武人的地界,也许并不拒绝人们读书明理,但这里,将注定不会出现浪漫的诗人,饱读诗书的莘莘学子,生员们在校场上挥洒的汗水,让这里变得刚硬非常,并迅速向粗鲁蛮强堕落下去。
偶尔走过这里的人,再也看不到凭栏观望,大袖飘飘的文人,看到的只能是跨刀挺立的军人了。
就如今的情势看,这么多年过去了,晋国公本人明显没有任何追究不放的意思,也许,在晋国公这二十多年波澜壮阔的生涯中,金州吴氏叛反一案,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连被记在心里的资格都没有吧。
但胡烈随口道来的几句话,却是至关重要。
在吴大将军出征蜀中,一战功成的时候来到巅峰,接着便是急转而下,在二十多年间,就没落的不成样子了。
如今的国武监,其实就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
想到这个,吴小妹仅仅也只能黯然一叹,她好像能感觉的到,机会正在远离自己,但二十多年前的恩怨,可不算远,扪心自问,就算晋国公不计前嫌,她自己真的能安安稳稳的呆在晋国公身边,为了荣华富贵,而弃家族恩怨于不顾吗?
想到这里,她也终于意识到,这十几年的人生当中,最好的一次机遇好像就这么摆在了她的面前,而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却不多。
就算是军中有些故旧,转来转去能请托到晋国公门下,耗费时日不说,还不定能成。
说实话,这处小楼修的很精致,所以在赵石离开国武监,带领猛虎武胜军东出潼关之后,继任的齐子平并没有换地方,而是继续将这里当作了国武监的中枢所在。
只是让吴小妹羡慕的是,这两个少年,还没成年,就有随在大将军赵石身边历练的机会,这是如今许多世家子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际遇。
若是为了这个,失去入选的资格,那会儿才叫个后悔莫及呢。
国武监出来的生员,若能在赵大将军身边谋个一官半职,还去什么其他乌漆嘛糟的地方?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小楼又被旧主占据,粗犷简约才是旧主人的风格,一年多时间过去,这里渐渐的却是被肃杀之气所笼罩。
除了那些因为战时需要,最终武职转为文职的地方官吏外,在京师之内的工部和户部,都有着国武监出身的官吏存在。
而不知不觉间,这座小楼也带上了威权之气,闲杂人等,不再敢轻易靠近小楼,进进出出的人们,也都收敛了往日间的散漫,连个笑模样都欠奉了。
赵石本人其实也没那个心思去学文人们,无病呻|吟上几声,抒发一下自己忧国忧民的畅想,实际上,权势带来的影响,在其中才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回到宿处之后,连夜便写了一封书信,第二日便传出国武监,命等在京中的从人快马,送回了金州老家,并开始坐立不安的等待金州回信,其他事情,都被她抛在了一边。
深夜,国武监北边的小楼之中,灯火飘摇。
说实话,那些封疆大吏们的姿态,远比现在朝堂上闹的正欢的那些人要来的重要的多。
这也算是深仇大恨了,之所以现在才想起来,不是世间隔得太远,而是在金州吴氏迅速衰落的今日,而大将军赵石青云直上,名满天下之后,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基础了。
大秦在扩张过程中,还远远达不到各地归心,天下太平的时节,那些封疆大吏,军中将领们,一旦察觉出皇权有了软弱的迹象,生出什么旁的心思,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没有亲见,但吴小妹却是知道,也正是那一次,金州吴氏嫡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算是遭了灭顶之灾,这才给了他们这一支机会,继承了金州吴氏的香火。
若真是如此的话,对吴小妹来说,就完全不同了。
相比当年的那些国武监前辈们,如今的国武监肄业生员,能受到大将军本人青睐的机会可谓是少之又少了。
在影响力渐渐扩散的情势之下,得陇望蜀之心,也就悄然而然的在他心里滋生了出来。
“不用管它。”赵石淡淡回了一句,他也刚回到国武监不长的时间,长安城里依旧有些混乱。
说实话,大将军即将随太子殿下出行这样的消息对吴小妹而言,关系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