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句玩笑,就让大理寺少卿大人呛住了,一口酒憋在喉咙里,咳嗦的面红耳赤,仪态全无。
从这里就能看的出来,他这眼光真的不成,就像表弟赵石那手大字一样,都属于先天不足之列。
也就是他们两人相谈,才会说的如此直接,不然的话,话风都不会露出一点半点出来……
掌都察院事,大理寺少卿一露面,赵石身边一下就冷清了下来,时常在他身边转悠一下的羽林卫偏将立马不见了踪影,即便是赵石身边的亲卫,也都各寻值守,不愿呆在晋国公身边儿了。
虽说与这位表兄每次见面,都要弄这么一出,赵石早就烦了,但赵石也没跟张世杰太过客气,拉着他就开始喝酒。
赵石笑了笑,心说,就你那眼光,不好也不成啊,要是再弄出幺蛾子来,老子拆了你的府邸,将你扔回巩义去示众。
和他一样有点不高兴的是两位小妾,见了夫君的表哥,这两位也只敷衍的见了见礼,就都躲了开去。
但事情总有先后,太子毕竟是太子,而且还是代天巡狩,赵石这边只能将自己放在后面了。
就像他当年寄居于表弟府中,却深觉这个表弟鹰视狼顾,心中不安,毅然离府一样,人家现在可是晋国公,荣华之显,不让任何古之良将,名声遍传诸国,远闻异邦。
张世杰气息稍平,擦了擦脸,点了点赵石,哭笑不得的道:“好,好……表妹能有个好归宿就行,我就不多此一举了。”
“出京之前,为兄去了一趟柳府,柳家人……嗯,很不错。”
要问大理寺和都察院有这个威风吗?实话告诉你,有的,凡是大秦的官吏将士,皆在其监察之列,谁也逃不掉,无论都察院还是大理寺,都是只要进去,就要脱上三层皮的衙门,而张世杰如今,正是两处衙门的主事之人中的一位,而且还是权责极大的一位……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可能就是,明远司的探报,比朝廷急报还要快上一些,显然赵飞燕没少下了功夫。
张世杰还算不上名臣,但已经算是具备了名臣的品质,恰当的人,在恰当的位子上,又有着恰当的际遇,其实这就是名臣的由来。
“为兄看妹夫过于悠闲了些,不如……”
要知道,种遂将来要做的事情,不但是在挖吏部墙角,御史台,大理寺那边也要受到波及。
在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有着铁面无私之称,却又是皇帝近臣,晋国公党羽,可见,这个铁面无私也是有限度的,若非深谙为官之道之人,也不可能左右逢源之下,还能有着这样一个名声。
“为兄听说……种将军有意整肃军纪……不知你……”
不过张世杰现在确实不怎么招人待见,他这官位越来越显不假,但已经难脱御史官儿的窠臼。
“下官见过晋国公。”
赵石看出来张世杰心中有事,但他没言声,只是不住劝酒。
当然,这事也只是他在心里想想,因为国武监完全可以教授一批生员出来,进入明远司任职,成为更加职业的谍探。
总的来说,张世杰是个外方内圆的人,有些文人的酸腐气,但不重,眼光差不假,但大事上绝对不糊涂,其实,古之名臣,得享盛名之人,大多如此。
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没什么难猜的,不过还是前程的问题罢了。
他赏识的官员门下也很有几个,但接二连三,在文官和武臣们的碰撞之中,折戟沉沙,纷纷被撵出了京师,其中一部分,还是他自己亲手办的。
几句话之后,张世杰说起了正事,跟太子出行没多大关联的正事。
不过玩笑开过,气氛也就缓和了下来。
这是一处驿站,离潼关其实算得上是近在咫尺了,赵石来到这里,先见的就是明远司的眼线。
其实张世杰也早已开始怀疑自家的眼光,不过无奈的是,学识才干都可以锻炼而来,但识人之能,却好像是人的一种天赋,怎么练也白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