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任谭行林有再多的主意,现在也凑不到赵石身边了。
后果嘛,现在也看到了,到了潼关,与张峰聚等赵石旧部形同陌路不说,无论张培贤和折汇,也都不会给他任何出头的机会。
搁在十数年前,潼关指挥使定然是大将军无疑,但现在嘛,时移世易,潼关兵马指挥使最多最多,也只能算是四品武职了,权责上,也没法跟前方统兵将领们相提并论,只能说是粮草总管。
他来河洛确实是当恶人的,从始至终都是这么个章程。
数日之后,太子一行启程,赵石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命人收拾行装,也上了路。
谭行林大喜过望自不待言,赵石留下这句话,意味深长,但谭行林在潼关憋屈的太久了,忍着心中的狂喜,接待了太子车驾,多日之后,又将太子一行送过了黄河,之后立马着急自己的心腹和幕僚们商议。
大军粮草总管,这样的职位对于如今的谭行林来说,也是求之不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重新得到大将军的信重。
不过一如赵石所料,河洛地方萧条的厉害,即便给了张大将军以及韩聪半载的时间,但河洛地界上,到处都还是战争留下的痕迹。
这不但是赵石自己的意思,其实也是朝廷的意思,赵石自己没多少选择,那么张培贤更没有选择的余地。
同门下平章事之位有了人选,正是那位周枋周大人。
而朝廷军权最重的两位大将军碰面,又会有着怎样心照不宣的默契和碰撞,他也猜不透……
而赵石也没再说过多的话语,张世杰明显的能感觉到,这位表弟对朝堂上的事情,越来越不上心了。
这其实让河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如果能一直这么下去,将晋国公送出河洛地面,那就太完美了。
但赵石至今只字未提,反而是张世杰自己,屡屡有所求助,这让张世杰有些脸红,但在心里,却也松了一口气。
赵石一行不快不慢,赵石也没在哪里过多的停留,沿途走马观花,间或见一下地方官吏,也没什么太多的话留下。
如此一来,潼关兵马指挥使的职位,也突然落到了他的头上。
至于当年种种,后悔也没多大用处,晋国公是什么样的人,他比旁人清楚的多,再说了,当年离开长安的时候,人家把话也说的很清楚了,再者说了,随着晋国公渐渐得势,他在潼关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而赵石也没打算在潼关多呆,后面太子一行很快就要到达潼关了,乱纷纷的,没什么好呆的。
至于赵石打的什么算盘,张世杰也没问。
官场大忌,他犯了最重的那一条,为了自家前程,背主而去。
去年的战事,河洛遭受了重创,也只是走走停停,不用西瞧,就能很清晰的感觉到这一点……
到了潼关的晋国公一行,受到了潼关兵马指挥使谭行林的热情款待,这位指挥使大人其实上任不久。
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蜀中赵方,河洛张培贤,或者是其继任者,都将是赵石加力扶持的对象,其实这就是政治,这两位大将军军功越盛,赵石也越安稳。
晋国公驾临潼关,他这里能做的,就是把晋国公伺候好了,任他心情再是忐忑,也没有别的选择。
张世杰本想着和赵石同行去潼关,但最终,他还是先行了一步。
他这么一闹,等于是断了赵石后路,为羽林左卫兵变埋下了伏笔。
要是平常时节,也不算什么,但那会儿其实在赵石进京之后,最孤立无援的时刻,在朝堂上没什么根基,功劳却又为帝王所忌,挂着羽林中郎将的虚衔,兵权也没剩下了多少,旧部四散出京,虽然职位都不错,但也都在为人隐隐排挤。
而当同门下平章事之职尘埃落定后,朝堂上的纷扰可能也要告一段落了,因为皇帝陛下已经安插了足够多的心腹臣子,很快就能将朝政大权完全拢入手中,之后要做的,可能是安抚人心,可能是立下规矩,谁知道呢。
大将军的意思其实很好猜,晋国公要向河洛伸手了。
比如,他此次出行,回朝之后,职位会有怎样的变动,而此事,无论对他本身而言,还是对晋国公府来说,其实不是小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