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人入席,其实就是围着一张矮几,席地而坐。
这时才笑道:“国事多艰,两位正应珍重才是,这息隐之心啊,还是等你们真老了再说吧,若非老夫多经坎坷,如今也年逾七十,又怎会在这园中安闲度日?”
而西秦大将折汇则在西北起兵,让西夏人吃足了苦头儿。
所谓纵谈天下,又有几个人知道,天下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秦人也许已经见过了,大周呢?
其他两人也没说什么,也没多瞧几眼,顺势入内。
而孟珙死后,其子孟青投敌,加之屡战屡败,赵王对军中大将也疑忌日深,派他来两淮,临行前殷殷切切,其实还不是让他来这里看着岳东雷。
说的简单,其他两人一听,就知道,这算是老者晚年收的关门弟子了。
老者却好像成竹在胸,先劝着两人用了两口菜,这才放下筷子,道:“秦人疆域现在已经很大了……”
金黄的茅草屋在夏日的阳光下反射着光芒,透过门扉,里面很是宽敞,木榻之上酒菜已经摆放整齐。
当然,将透字改成临字,这意境也就有了。
朝堂上……庞澜暗自摇了摇头,他求这一任外任,还不是因为朝堂上很多人嫉其与赵王交好,屡做排挤之故?
岳东雷琢磨了一下,这么一说,其实他已经隐约知道,老者要说什么了。
三人不由大笑。
旁边的年轻人,一边给三个人倒酒,一边偷眼打量岳东雷和庞澜,这样沉重的话题,他还无法过深的理解。
他们知道,老者有为心爱弟子引荐之意,这是读书人相交时固有的节奏,借着宴饮之时,将得意的弟子门人引介给贵客,为其日后为官铺路。
年轻人能在他们面前露个面,已属不易,日后定也有说不尽的好处,但让他们一见之下,便生爱才之心,殷殷相问,那样的人物,恐怕也只能出现在话本当中了。
老者点了点头,邀客入内。
那会儿,大周上下,一时失声,转过头来,就出现了联金抗秦之议。
眼中带着点震惊,更多的还是好奇。
而这个年轻人能从文风鼎盛的两淮杀出来,在如此年纪,就能入京赴考,不论才学,还是信心,实乃两淮士子中之翘楚无疑。
是啊,如今大周人才凋零,李仲谋老了,去位的日子也已不远,李仲谋之后,又有谁能当此重任?
岳东雷放下酒杯,叹道:“吾与庞大人,也都是天命之年了,又能操劳到几时?而观西秦,人才辈出,豪杰遍地,那……赵柱国,也才过了而立之年……若老天能再给云台二十载光阴,吾定能率两淮壮士,恢复山河,不让古人专美于前。”
有点难堪,却又有些不甘,还有那么点嫉妒和向往,滋味儿之复杂,连他们自己都未必能说的清楚。
“又有巴蜀天府粮仓,蜀中南蛮依附,西秦疆土已然连成一片,只剩中原沃野罢了。”
见老师带着客人来到,迎上前来,温文一礼,“老师,都已经准备好了,还请入席。”
三人拾阶而上,抬首望去,草堂门前,已有人相候多时。
庞澜也随之笑道:“能得刘公细心教授,异日定也是栋梁之才,只是前时至此,怎的不见?难道襄侯一到,刘公便拿出了家底不成?”
即便是说这话的岳东雷,也有点心虚,以前不曾细想,也不愿细想,如今琢磨,那样广阔的疆土,大周真的还有胜算?
待两人坐定,老者举杯道:“能与云台,相美相聚在此,老夫欣喜不已,来,先饮一杯,再言其他。”
二十不悔,他这个年纪,注定不会想太多,不然的话,怎么会不后悔呢,他应该后悔没有生在大秦,而是生在了暮气沉沉的大周。
岳东雷举杯,有感而发道:“老师归隐田园,吟风啸月,羡煞旁人,学生晚年,若也能如此,当为吾之幸也……”
还是老者轻咳了一声,摇头失笑道:“秦人兵戈果然犀利,可惜,秦人却不明白,文武相辅之道,老夫想说的就是这个,疆域愈广,其亡愈速也。”
而秦川之上,向非天下粮仓所在。
茅草屋无门无窗,四面透风。
岳东雷难得玩笑了一句,“原来是位小师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