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33章 局面【1 / 2】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中一多半儿,都算是高升,履任新职。

而朝堂形势,在晋国公府几位幕僚看来,也已趋于缓和了。

其实,这个消息在六月间,就已经从大同方向传到了赵石这里,只是这一次,更加确切详细而已。

此时,赵石在想,黑水城的战报,虽然还没有来到京师,但想来在王览和李池勋两部的合力围剿之下,又有木华黎虎视眈眈,黑水城,应该已是大秦囊中之物了。

这是赵石最关注的地方,也就仔细的瞧了瞧。

张承和种燧以及成峦的亲笔书信,都陆续到达。

赵石想到这里也不由微微一叹,中原啊……

不再有什么文武或政见之争,现在闹的最凶的,其实就是这一轮人事任免之后,留下的那些空缺,或者,有些人还想着借此机会,制造更多的空缺出来。

但……这却是成武年间,一个大秦最剧烈的变动时节。

毫无意外的,遭到了群臣劝谏。

这么一来,赵石的表态就非常重要了。

最可能的,则是张培贤回京,顺势成为枢密使……

赵石想想都有些头疼,这样频繁而又紧急的人事变动,会造成怎样一个后果?

数了数,连赵石都有点吃惊……

皇帝陛下的目的很好的达到了,多年心愿,终于迎来了曙光,成武皇帝的政治智慧,在这一刻,也显露无疑。

四品以上官员,在长安之内,都可以算是朝堂重臣,放于外间,各个都是封疆大吏。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每次回京之前,都会接到,为的不是让他安心,而是在家书中,详述京中情势,让他好有个准备。

迁陵之议被拒,一些障碍重重的人事任免,很快就通过了中书决议,这样的交换,皇帝陛下已有乐此不疲之势。

现在的战报,只能来自西北,来自草原,不会再有其他地方有战事发生了。

不是沿途官吏逢迎,而是朝廷动向,以文书的形式,纷纷来到他的手里。

因殿前司禁军膨胀过快,之前已有编制混乱的苗头,现在,其实就是这一后果的显现。

赵石身在河洛,朝廷一些重要的事情,不会不知晓于他,但一些朝堂琐事,便不会传到他这里了。

也不知是什么人给他出的主意,他弹劾王览不听将令,一意孤行,攻击了黑水城。

许多蜀人官吏纷纷外贬,可以说,蜀人的头一次抗争,完败,可以想见的,明年科举,蜀人也许会遭受到更多的打击。

只有少数,算是遭了黜落,当然,其中以京官居多,毕竟,他们处在大秦的政治中心,风波起时,也总是他们首当其冲。

一大批正值壮年,精力旺盛,才干非凡的官员,在这个时节纷纷履任要职,老朽者,正在快速的被排挤出去。

之后的这些攻讦,这些争论,无非是各自利益作祟罢了,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激烈碰撞发生了。

如今朝堂上大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落井下石的,隔岸观火的,趁火打劫的,纷纷扰扰,尽显官场百态。

这样一来,从中部草原,到西边的玉门关,再到西北的黑水城一线,大秦开始全面和西辽接壤。

进入关内,赵石的事情突然就变得多了起来。

大将争功,屡见不鲜的事情。

在潼关停驻一日,便离开潼关踏上了秦川地界。

而战报到来之后,枢密院和兵部的一些文书也转了过来。

一般来说,这封家书,都出自府中几个幕僚之手,这次也不例外。

好在,这并不算是真正的党争造成的局面,也并没有大规模的罢黜朝廷大员,也不算是有那个群体,遭受了灭顶之灾。

而实际上,真要追朔起来,从成武元年的长安之变,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王佩人头落地开始,殿前司禁军整编就已经之事就已经有了苗头。

赵石瞅了瞅,数张承最为急切,原因不用问了,除了他从李承乾手里接过建立新军的事情之外,就是枢密使一职的归属了。

这样一来,会很纷乱,但总体而言,从成武六年开始的动荡,正在平息之中。

赵石最不想看到的一个局面,这个时候还是摆在了他的面前……

剩下的一小半,又有一部分,是因年龄之故,回家养老去了。

他们现在依旧横亘在大秦和西域交通的路途之上,但在和花勒子模的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正处于最虚弱的时节。

但进入关内,就不同了,一些事情自动就找了上门。

从这个上面,其实就能很好的看出朝廷的决心,其中有三位换了地方,品级被强行压到五品,另外两位,因才能平平,有屡遭堪合,直接免官罢职。

开始,就是一连串的朝廷人员任免的名单。

而在这个时候,当初那场波及甚广的科场案也发酵了起来。

成武七年七月初,晋国公赵石终于结束了这次河洛之行,从风陵镇西向潼关,踏上了归程……

于是,对于长安之内的情势,赵石也算有了清楚的认知。

所以,枢密使这样的职位,两位四十出头,野心勃勃,又有大功在身的枢密副使,也就成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怎么办?

有京里的,有京外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足足二十多人。

他们算是正德年间旧有军制的残留,所谓的地方将门的产物儿,从参军之职做起,一直维持到今天,很典型的例子。

虽然关注,但赵石也没有看的太过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