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47章 大案(二)【1 / 2】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秦贪腐官吏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抄家灭族是题中应有之义,区别只在于灭的几族。

之后,又陆续有十数人被捕拿,入大理寺待堪。

而成武皇帝若不继续下去,大秦一统中原之日,也许就会遥遥无期。

大秦吏治渐渐在走下坡路,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和科举案更像的其实是,两案发作,都有着必然的原因,过后想想,好像又都是顺理成章。

大秦来到成武七年的关卡上,一系列动荡频出不止。

要不怎么说呢,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但无论是靖佳公主,还是赵石,对此都不会太过关注,更不用提什么怜悯之心了。

人证物证都在,根本无法抵赖。

宦海沉浮多年的刘大人明白,自己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时候,若还舍不得自身,那么,自己很可能会暴毙于狱中,家族也将受没顶之灾。

回到大案本身,光禄寺少卿刘景尧很快就进了大理寺。

而公主府那里不一样,光禄寺是干什么的?

相互攀咬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宗府那边首先就有皇亲国戚吐了口,大理寺那边又多了几位犯人不说,其他光禄寺犯事官吏也没坚持多少时候,纷纷写下供状。

光禄寺的账目不禁查,除了光禄寺的大人们大笔一挥,多报损耗之外,来往之间,收受礼物,在光禄寺也早已乃是平常之事。

当官的最怕其实就是这种情形。

从蜀商张某那里,牵涉到光禄寺不说,还没等他缓过神儿来,京师这边的出了事儿。

随着疆域的扩展,政事上的繁杂已然非是当年可比。

支开狱卒,来到关押大理寺少卿刘景尧之处,低声只说了一句,“刘大人,你做的事情你自知之,公主殿下仁慈,不欲牵连过多,望你好自为之。”

他们都是真正的上位者,经历的多少大事,以及长安城中的风云变幻,断不会被眼泪和哀嚎所打动。

不用说这手段有多隐秘,也不用提这手段有多阴狠。

这个时候,因有心之人的引导,很快便牵连到了剑南路蜀商头上。

光禄寺上下,一片哀嚎。

有京师刘府总管,刘景尧最信任的人之一,到长安府衙出首,一棒子就把刘大人砸倒在地。

而商人们一旦牵涉到这样的案子里,下场比那些官员要凄惨的多的多。

许多聪明人便都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许多故事,又为什么会是在这个时节出现。

而这位驸马爷又去到几个攀咬最烈的人那里,说了些话,出了大理寺牢狱,驸马爷马不停蹄,又去了宗府,照旧如此行事一番。

真要这么查下去,不说人人有罪,把光禄寺翻个底朝天吧,但差不多一半的人会陷入此案当中,却是可以预期之事。

刘大人有点踌躇满志,两年过去,那边并无什么太大的动静,看来当年的事情,没寻到他的头上,到了张某那里,也就断了。

因为晋国公府那边实在不好下手,朝野内外,现在多为赵柱国一党,让他有点无从着手之余,也有点心寒胆颤。

然后,便是豁然开朗。

从刘府中搜出贡品虽然不多,价值最高的就是一些极品茶团,如果刘景尧亲自在那里,一定能认得出来,那是他派人送到公主府的东西,却是在自家被搜了出来。

所以,光禄寺少卿刘大人是整整提防了两年,从蜀商张某在金州暴毙,一直到如今成武七年冬,刘大人从来没有放松过心里那根弦儿。

这不光是说两任君王都雄心勃勃,有志于天下等等,而且,此时看来,更像是大势所趋。

贪渎之事,大秦不是没有,但来到光禄寺少卿这样的品级上,还是大秦开国以来头一遭……

当然,此时的光禄寺,还没有糜烂到明末清末那么触目惊心,操作起来,也更加的谨慎和隐秘,还没有形成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

毕竟,皇供之事,地方上也要参与,光禄寺坏事的官员多了,地方上也绝对逃不开干系。

但只要继续细细追究下去,糟烂事儿也绝对不会少了。

因为疆域越来越大,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朝廷上下若是固步自封,像前秦商鞅变法一般,戛然而止,那么大秦也许还要等待几位明君出现,才能一统天下。

皇家的事情,许多都要光禄寺来办,公主府无疑算是皇家一员,用点手段,就能沾上公主府的边儿。

有些人更是借助皇商之手,暗中当起了商人,名下酒楼,茶园,屋舍等等,都在渐渐增加,怎么来的,那还用问吗?

权势地位越来越是稳固的晋国公赵石从来不以宽容闻名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