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50章 殿议【1 / 2】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做事还能靠谱一点吗?赵石暗骂了一句。

皇权稳固,君明臣贤,将士用命,这一切无疑都是王朝定鼎之兆。

赵石不由有些期待,这次李之问能带来什么。

这句话出口,别说几位文臣,便是张承等人,心里也都有些幸灾乐祸。

议的第一件事,就是西辽。

大秦上将赵石赵柱国的声名,在黄河以北,已是家喻户晓,而且,他还曾随在赵石身边一段时日,更是深知此人实是可惧可畏。

唯一让赵石有点恼火的是,李之问来到京师,李刑那厮竟然没跟他说一声。

那样的人,赵石到勉强算是见到过一位,就是当年在景王府中给他和成武皇帝授课的陈老先生。

而赵石在朝堂上的风格十分明显,强硬而又具有攻击性,现在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这人不但有着金人贵族的残暴冷酷,大手一挥,千万人头落地,眼也不眨一下,长刀所向,万千勇士敢死应命,从河东到草原,几乎是用敌人的鲜血铺就的征程,北地魔王之名,实至名归。

一个想要以德服人,立足于长远,一个着眼于利益,看到的是眼前。

这就是做恶人了,与所有人意见不一致,还能一锤定音,这个所谓恶人的含义,也就十分的清楚了。

在这件事上,中书与枢密院意见相左,之前各自也都有上书。

“陛下容禀,微臣以为,无论契丹,党项,女真,皆为我大秦仇寇,先有契丹,党项建辽国,西夏,后有女真,建金国。”

也许,当年他会觉得这位老先生很神秘,但到了如今再想,也就那么回事了,幕僚之属,就算是皇帝的幕僚,也还是幕僚,上不了台面。

西辽有称臣之意,这可以说,是继吐蕃之后,第二个明确表达想要向大秦称臣的意图的国家。

大秦成武七年动,此人终于来到了大秦京师长安……

赵石话音停住,半晌,殿内依旧安静如初。

他甚至知道,这人对他有着厌恶之心,不喜他心计深沉的模样,但不论是他在河东宣抚使府,还是随军到草原,却还是能得到这人在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和倚重。

“所以,依微臣之见,不如趁势拔之,斩其魁首,灭其苗裔,顺便立威于西域,也能让我西北新得之地,再无后顾之忧。”

毕竟,像赵石这么自由,可以在自家府中等到陛下传召的人并不多。

传奇的人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那样的话,大秦无异于在扶植又一个党项,因距离遥远,若任其坐大,大秦西北,将永无宁日。

不算冤枉李刑,和他的祖辈比起来,李刑的心思确实过于简单了些,除了领兵征战以外,旁顾不多,标准的军人模样。

那会儿,他就时常在想,大丈夫当如是乎?但却没有半点取而代之的想法。

皇帝陛下微笑点头,若是私下里,皇帝陛下定还要调侃几句,但现在对着殿中文武,便要像个帝王的样子了。

而西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族国度。

早朝你不上,枢密院你也不来,却到国武监那里躲着,嗯,应该时常还会去公主府享享温柔滋味儿,这病……要是搁在咱们身上,自家也不妨病的重一些,长久一点。

这说的其实并非没有道理,今日契丹人来投,大秦若紧闭门户不纳,便开了个坏头儿,将来若有异国欲要向大秦称臣,不免会有所戒惧。

不过,当他见到赵石出现在殿中的时候,心中还是一拎。

赵石入座之后,气氛略有松动。

多年的经历告诉他,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性,也可以称之为度量,能够忍受厌恶的人在身边任职,却又从不放纵那些心腹。

阻挡你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有了这个心理准备……

当鞑靼乃蛮诸部归附,大军回转之际,此人自请留在草原,此后数载,游历北方草原诸部,足迹几乎遍布漠南漠北各处。

种燧和张承都颔首示意,赵石回京已差不多两个月了,这还是三位枢密副使头一次碰面。

看到这个人出现在乾元殿中,那么皇帝陛下此次召集几位重臣到来,为的是哪般差不多也就清楚了。

降秦之后,曾在河东宣抚使府入幕,后随大将军赵石北征草原,任随军书记。

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只是担心,为大将军赵石所忌。

“我今示之以仁,异日契丹强盛时,诸位可有人敢说,契丹人能存仁恕之心,不来侵扰?”

李之问。

“如今,西夏,金国已灭,唯余契丹贱种,龟缩于偏僻之地,摇尾乞怜,以求苟存,然诸位可曾想见,其族与党项,女真又有何异?当年契丹据有北地,残我生民,淫我妻女,耀武扬威,张狂不可一世,残暴之处可输于党项,女真半分?”

至于西辽之事,他认为,契丹人如此虚弱,正该趁机用兵,而非是给其以喘息之机,更不能帮助其攻伐花勒子模。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些沾沾自喜的话,那么等他见到赵石来到,心里便只剩下了忐忑。

古之枭雄,莫不如此。

所以,他终于结束了草原行程,来到了大秦京师长安。

不过,当殿中终于有了点火药味的时候,皇帝陛下摆了摆手,殿中立即安静了下来。

李之问到底初来,听着听着,就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他甚至对皇帝陛下的权威,又有了些怀疑,臣下在君王面前各执己见,争吵不休,这可不是一位贤明的帝王所应有的威严……

也不用埋怨皇帝陛下又找他背黑锅,像他这样一个地位,若没有自己的定见,也无法在朝堂上立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