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77章 范本【1 / 2】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像是从吐蕃那边过来的番药,也就是原始的吐蕃巫医们所用的一些草药他,就头一次真正出现在了汉人书籍记录当中。

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永远都是无根之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消失无踪了。

大量的文字功夫,以及横跨诸多领域的知识,让赵石觉得昏头涨脑。

其实今年年初,国武监那边就开始书写范本,到了此时,终于弄了出来。

洋洋洒洒,数十篇文章,下面还有不少小节,汇聚了上百人的心血,涉及到的东西也是方方面面。

而这些事情,同样可以巩固他的权位,就算失败了,其实也于他无损……

但在赵石这里,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和他之后的计划,息息相关。

就连想跟他商量一下事情的种燧,也改了主意,没在赵石这里露面。

而且在第一时间,就报到了他这里……

送走了赵君玉,晋国公府这里便清净了下来,只是府中唯一的成年少爷走了,而这个时代,最让人感伤的就是离别,所以府中上下,就都感觉出了那么几分凄清的味道。

而膨胀的最多的还是医药篇,开始的时候,医药篇的编纂,多数偏重于军中防疫,以及外伤的医治。

只是叙述了一些地方的人,使用怎样的语言,并给这种语言取个名字等等。

林林总总,也坐实了国武监操典初一成书,就是一本大杂烩的事实。

当然,既然能称之为开一代先河,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在这部国武监操典中可谓是比比皆是。

赵石小小发作了一下,才无奈的发现,没人再往他身边凑了,如此威势,没让赵石高兴起来,却有点哭笑不得。

不再那样艰深而充满哲理,平实的叙述了军伍之事,也不再摘引春秋故事,旁证以大秦历次征战中随军笔记以及老军之经验,详实而又有说服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军中操典……

国武监操典编了已经有几年了,就算有他关注,进度也一直不快,其中碍难之处多多,很多地方,让人很是无可奈何。

他在这上面的野心也不算大,没想着凭着一本大杂烩,就去跟文圣武圣之类的人物叫板……

编的很细,但在赵石看来,却还是十分粗陋。

这些语言的根系,已经无法追朔本源,因为时代所限,或是以国武监的人力,也没有去追朔的能力。

缺失之处众多,但也无法抹去这一部著作的重要性,这就是国武监操典初一面世时的结论了。

但现在,国武监操典辎重篇下面的医药篇,更像是一部真正的医书。

最后的勘定过程,对赵石来说,有些痛苦。

到了这一天下午,厚厚的国武监操典手书范本便带着浓浓的墨香出现在了赵石眼前。

主持编纂这一篇的西域女奴玛丽安娜,已经非常努力的去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包括回忆西域行程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语言,但也就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这事情不大不小,对于枢密院而言,国武监操典什么的都是浮云,算不到国朝大事当中去。

到了午后,本想知会一声,离衙回府,事情来了。

这也是国武监众人数载努力的结果,其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衙门的影子,这无疑是国家推动造就出来的产物,凭一己之力,漫游山川所得,真的很难与之相比。

因为没有视频,也无法做出详细的讲解,这一篇编写起来,看上去很晦涩,篇幅也不长。

几经波折,国武监操典弄的已经非常之杂,若能完成,说是一本百科全书也不为过……

作为国武监山长,国武监操典上头一个列名的大人物,却对这许多篇章都一知半解,甚至有的根本一窍不通,这无疑是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所以,这一篇文章,看上去很是不如人意。

不觉矫情的想着,权柄太重,也有些不美……

如果异日,这部著作能够堪行于世的话,那么眼前这部手书范本便是珍物无疑。

当各族语言,文字汇聚而来的时候,占据先机的国武监,完全可以将语言这一篇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国武监当中,或是大秦外事官员们不可或缺的科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