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606章 登门【1 / 2】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军察院任上虚应故事,让人无可奈何。

实际上,还是文武相制的政治理念在作祟。

种燧受家世所累,这辈子恐怕也难以再进一步了,而他赵石,却也为声名所困,其中之为难,外人如何知晓。

赵石知道,麻烦事肯定不少,但没想到这会儿便有来人,太心急了些。

张世杰几次想撤换掉杜山虎,但杜山虎这样的老资格,张世杰动不了。

都说他晋国公党羽遍布朝堂内外,但这两年你瞧瞧,他不理政事,放手权柄,从皇帝陛下数起,再延及亲近友好,有哪个真心实意来到他面前,相劝几句?

直到日暮时分,众人才纷纷出宫,也象征着大秦的战争机器终于启动开来。

所以,赵石想让种燧出京领兵,也算是一番好意,成武鼎革到了今天,政治立场什么的,有的时候已经无足轻重,皇帝陛下即便对种氏并无厌恶之意,有那么一天,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对种氏下手。

说着说着,赵石也算理顺了思路,“新衙门,新气象,冒冒然想要派人去军前,不过自取其辱,大哥没领过兵,不知道军中主帅在大军中有怎样的威权,别说军中将领,便是那些军中虞侯,你派了人过去,他们都未必瞅你一眼,若是派的人途自逞强,结果只能是一个,把脑袋丢在那里,军察院名声扫地罢了。”

他的形象,其实跟传说中唐时来俊臣,狄仁杰有些相仿,皆为皇帝爪牙,为诸臣所忌惮……

多数都是不闻不问罢了,为的什么?还不是都想着,大将军赵石这个时候退上一步两步,也许对朝廷,社稷,乃至于各人更加有利?

不过张承任职枢密使的时日已经所剩不多,到时张承卸任的时候,种燧几乎是天然的接任人选。

监察百官,再有了处置之权,不是锦衣卫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他执拗迂腐的地方所在了,他认为这么做我没私心,全都是为了国事,所以不怕旁人说什么,也不怕得罪人,更不怕赵石不高兴。

这也是成武兴革的后遗症之一,很多东西都很新鲜,新鲜的让御史中丞这样的朝中重臣都有些茫然失措,不知道关键时候,是该宣示威权,还是该一切照旧。

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军察院的触角是军中虞侯,都察院的触角则是各地按察使。

当然,老大别说老二,赵石看的很清楚,却也自忖比旁人心善不到哪儿去。

只要靠近他,你就会觉出几分冷意,目光锋利的好像刀子一般乱飘。

再要不受中书,枢密的牵制,你想做什么?

如果种燧这次出京领兵,必然是一路偏师,面对的又是名将岳东雷,束手束脚,可想而知,再加上水土不服,除了精兵可以依仗之外,怕也就没什么了。

张世杰本人,也屡次流露出,在都察院,军察院,御史等处任职之官员,不再任意转任其他文武职位的意思,志向远大,却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了。

这种事儿,讳莫如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原因嘛,除了他们地位越来越相近之外,也因为这两年间,在赵石面前,直言不讳劝赵石不要过于疏离于朝政,提防小人作祟的人里面,就有张世杰一个。

赵石回到府中,刚饮上一杯热茶,脚跟脚的,便有人来访。

没办法,从大理寺,到都察院,再到御史中丞,他的宦途轨迹,决定了他的处事方式,当初的温文君子,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即便晋国公府与之相比,也要逊色三分,因为这是个庞大的家族,枝叶繁茂,根基深厚,在李氏韬光隐晦,郑氏分崩离析,折氏被拔光了一多半的牙齿的今天,没有了多少掣肘的种氏可谓是一枝独秀。

而到了战时,问题也就来了。

因为从景兴年间开始,大秦两代君王都在有意无意的消除这些门阀世家的影响力。

不过,说这些没用,事实是,出身巩义县的兄弟两人,此时皆是位高权重,乃当世有数的权臣……

作为御史中丞,张世杰也一直在谋求一种超然独立的地位。

这位御史中丞大人出宫之后,一路不停的跟过来,只不过是想问问他,这军察院到了战事起时,当行驶怎样的职权。

种燧这人,心性坚毅,野心勃勃,并不算是一个好的继承人。

让陆敖盯着户部动静,孙文通跟兵部打交道,南十八坐镇府中,另外几个人传递往来文书,可以想见,未来几个月,晋国公府其实和京中很多衙门也差不了多少了。

监察百官,大权在握,与中书,枢密分庭抗礼,实际上,已然来到位极人臣,百官侧目的位置上了。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来的人是御史中丞张世杰。

所以,他只能在宫中廷议之时,一言不发,但过后,却直接来寻赵石商量。

但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中书那群文臣,都极力反对,这才将军察院设在了御史台下面……

赵石也是苦笑,这样的事情,你找我来商量?

这么说可能有点矛盾,但和种氏联络有亲,又身在枢密院的赵石看的很清楚,这样的不知收敛,早晚有一天,会耗光皇帝陛下的耐心……

未战,战事走向多数已是了然于胸,这样的本事,得益于多年征战的经验,也有对历史一知半解的因素在里面。

非常难得,也让赵石觉得,张世杰虽然迂腐了些,但为人还算不错。

月色之下,李金花看着心事重重的丈夫,心疼之余,却也不再多问,相比于这些朝堂中事,自家女儿那点子事故,真真可谓是无足轻重了。

张世杰不知道其中内情吗?他当然清楚,但还是找上了赵石……

而种从端前两年中了风,开口说话都困难了,种氏主事之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换做了种燧。

大秦还好些,若是像东宋,南唐那样,让文臣领兵权,赵石这辈子恐怕都难有出头之日,除非他去死读书本儿,考个状元什么的。

在御史台商量了几次,杜山虎随意糊弄,其他人也莫衷一是,让张世杰非常之恼火。

张世杰也已有了老态,只不过,在他身上,已经无法找到当年那个落拓长安,不敢回乡的士子的影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