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实际上用了也没用,樊城守军早已有备,将城门甬道堵的死死的,破釜沉舟之下,炸开城门,也无济于事。
种燧自然不会兴高采烈,心中凛然。
种燧和魏怀德两人聚在一处,来回考量。
秦军兵卒,在投炮以及弓箭掩护之下,攀城而上,终于与樊城守军短兵相接。
即便在见识多了剑门,雁门这样的天下险关之后,种燧也不得不承认,南边这些险关要隘,建的真他娘的阴险,难以逾越处,丝毫不下那些北方名关。
好在,巴蜀那边不用担心,不然的话,顺水而下的援军,应该可以从巴蜀直达江淮。
于是,八月十六,让士卒在端午时节修整一天,撤樊城之围,起兵北归。
但这个时候,两人分歧不但没减少,反而更大了些。
种燧,魏怀德两人一听,不由大喜。
合兵一处,继续南下,不管淮右宋军各部什么反应,到了冬天来临之际,果断退兵,将淮右兵马,死死按在这里,让其无暇旁顾。
因为若是连襄樊的影子都没见到,回去之后,不但没法跟部下交代,而且,两人很可能会沦为军中笑柄。
实际上,等种怀玉传来书信给他,请他在朝中为其说几句公道话的时候,种燧对魏怀德所言,已是深信不疑。
襄城侯岳东雷病重……
因为樊城虽看上去不如对岸之襄阳那么高峻难拔,却也城高池深,十万大军硬要攻城的话,损伤会是他们所无法想象的,而且,不知道能不能攻下此城,因为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汉水之上,没有水军相应。
因为这不光能斩断襄阳一臂,在汉水北岸,秦军也将有一处最为有利的落脚之处。
他身在朝中,种氏多有耳目,虽也听到过些风声,但却绝对没想到,江善江君慈会让共事多年的同僚如此的忌惮。
随后填平樊城护城河。
摇头劝阻,并谓种燧道:“种将军以为江君慈为人如何?”
光化军与秦军接战,又有水军掩护,秦军略有混乱,差点动摇中军。
再者,若是被这样一个空城计,吓的两位大秦上将按兵不动,传出去岂非笑谈?
不过,三日过于,樊城依旧傲然矗立在秦军面前,虽然屡屡摇摇欲坠,就是不肯倒下,秦军伤亡渐重。
听话听音,种燧当即便是一愣,这个话头可不善啊,“魏将军,你我之间,有话但说无妨……”
奈何,他争不过江善……
不过这个时候,光化军已经南撤,探子报来的消息是,光化军已经入了樊城。
“江君慈其人,才干不论,但为人嘛,面似宽和,名声甚佳,实则其人无多少容人之量,功名之心又重……”
宋人有水军,来去自如,宛若偷袭。
因为秦军上下并没有做好那样的准备,攻打襄樊这样的大城险要。
这样一来,东进之议,也就可以搁置了。
但来时容易,去时却是难了。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再次向南进兵,不见樊城的影子,两个人都不会轻言退兵了。
五里一小河,十里一大河,山清水秀,雾气弥漫,十万大军,行进之艰难,粮草辎重之难以运送,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真假不太好说,全在各人判断,当然,襄阳明远司暗谍也有点坐蜡,这样的消息,不敢不报,贻误军机,乃杀头之罪,不过报上来,一旦消息有误,他们照样难逃罪责。
生死关头,两人并不慌乱。
种燧立命魏怀德率军与光化军纠缠,随后命部将杨越,选擅泳者,两千余人,于上游下水,顺水而下,争夺战船。
和大将军赵石麾下旧部们,却都有了些交情,尤其是当时与他争功最力的王胜保,两人当时掐的很是不善,但过后,两人却是交情莫逆,成了至交好友。
而襄城侯岳东雷因病,诸事皆托付于荆湖制置使庞澜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表现在如今,种燧的意见就是,静观其变,因为他觉得,不管襄城侯岳东雷病的有多重,都不会让淮右兵马,按兵不动。
种燧以为,开封一破,待消息传开,其他地方,很可能便会传檄而定。
秦宋两军,遂于南阳南三十余里处,杀做一团。
因为大军已经到了南阳……
可惜,夔州赵方部,还要扼守长江航道,无暇东顾,不然,到是一个不错的助力,起码,也人你能让大军不用行进的这么艰难。
直到午后,宋军终于引兵而去,种燧,魏怀德吃了大亏,也不敢再追,也无力追敌,收拾将士,回转南阳。
到第二日清晨,宋军终于不支。
到了安阳滩,宋军水军大集,竟是打出了襄城侯岳东雷的战旗,扼秦军归路,大有与秦军决一死战之势。
淮右最重要的两个军事目标,襄阳,樊城。
而且,和种燧预料的差不多,从魏怀德嘴里说出来的话,可不怎么好听。
这是明远司谍探传回来的消息。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来到秋末,雨水渐少,不虞有水淹七军那样的惨事发生,但他们还真不晓得,南边的天气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可见,河洛将领之间,裂痕已深,根本到了已经无法弥合的地步。
说到这里,魏怀德摇了摇头,道:“若种将军欲要东进争功,魏某自请留守,以备岳东雷使诈,种将军领兵自去便了,魏某当以头颅担保,必使将军后路无忧……”
翌日,大军先以投炮,驱散汉水上的宋人水军,又用两日功夫,在汉水边上筑坝,截断樊城护城河水源。
现在,机会来了,他认为,不管岳东雷病重的消息是真是假,这个险都值得冒一冒。
种燧想效法破开封之战,以军中携带之火药炸开城门,但却被告知,火药潮湿,无法用以战事。
不过,他们两人最终达成一致的是,进军南下,首要的非是攻城略地,而是尽俘淮右百姓北去,消弱岳东雷部实力,至于樊城打不打,看情形再说。
尸首遍布,鲜血横流。
而只是两人间的私议,没有旁人在,那么,对军中主帅种种也就可以谈上一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