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君臣定议,又是如许大事,不经有司,肯定不成。
因李任权布置得当,没让内应打开燕城城门,张柔屡攻燕城不下,在其他终于李任权的各路人马围攻之下,又听闻蒙古军已经起兵南下,遂带领部下,突围而出,南渡黄河,率部降秦。
只能转着弯找到张世杰门上,张世杰无奈,到了晋国公府,与赵石相谈良久,并不能改变赵石心意。
樊城守军死伤狼藉,却退回内城,与内城百姓协力守城,竟无一人出降。
实际上,他没给皇帝陛下留下太多选择的余地,就像当年长安之变前,当今皇帝陛下没给他多少选择的机会一样。
皇帝陛下心意已决,谁劝都没用,再加上晋国公赵石也是坚持己见,君臣二人,几乎合力改变了朝廷既定之方略。
胡离战死于太原府,蔫狼逝于蜀中,赤魔终于吐蕃,李匪缠绵病榻,怕是时日无多,李树终老于故里,与杜山虎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这个春天,樊城内外,尽成焦土。
谋划多年,终于时机到来,便如他话中所言,和成武皇帝李全寿,相处多年,情分深厚,所以,在这最终决定出京领兵之时,与皇帝陛下开诚布公的说上一声。
将要入夏,有秦军将领眼见雨季来临,士卒多病,士气低落,劝大将军江善暂且休兵,等来日再战。
但就在这个时候,御史中丞,张世杰病重,让赵石不得不留在了京师。
恩怨分明,这就是他赵石赵柱国。
一时间,河北风云涌动,战乱四起,豪杰遍地……
千秋功业,后人看个热闹,只有身处其间,才能体会到其中滋味儿,无疑,他赵石如今能主国家兴亡,能定一族生死。
当年故旧,渐多零落。
这一刻,没人能想到这位皇帝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滋味,也没人知道,皇帝陛下想了些什么……
但这个时候,晋国公赵石入宫见驾。
此次盟会,持续数月不绝。
而此时赵石已多有预感,并没有多少震惊,只是愧疚之心,总归难免。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天下大势,在此时,也有了变化。
于是,大秦成武十五年初夏,江善迁樊城幸存之百姓,六万余人,随军北去,临行前,却放了一把大火,将樊城重镇,烧为白地。
不过被围在襄阳的有南宋名将岳东雷,也让江善很是心满意足,若能就此攻下襄阳重镇,生擒岳东雷,在他看来,此乃不下于灭宋的大功,定能使他名传天下,不让于人。
至此,樊城之战落下帷幕,千年重镇,毁于战火,不复存焉,顺势再断襄阳一臂。
这些人是哪些人,又有何图谋,赵石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但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去到了纷乱的河北,去到了遥远的辽东,甚至已经到了高丽。
当然,这也与南宋枢密使岳东雷,在很早之前,便收回驻守各处之精兵强将,尽数集中于樊城,襄阳这样的大城有着干系。
又有人言曰,“欲除赵柱国,先诛木华黎。”之语。
大秦成武十五年春,大将军江善率兵南下,第二次襄樊之战顺势拉开帷幕。
秦军又与守军在内城纠缠数日,终于尽歼灭樊城守军。
“既然爱卿有备而来,这些年来……又头一次有求于朕,朕若不许,岂非为人所笑?只希望……爱卿莫要再这么做了,朕还想多活几年呢……”
当日,君臣二人在乾元殿上对饮多时,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最终,皇帝陛下酩酊大醉,若无其事的晋国公赵石,则径自出宫。
但接连战败的襄樊守军,在这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爆发出来的战力,确实让人意想不到。
君臣二人,都没提,这之后必定引起的汹汹之议,也没提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中原战事如何如何。
翻脸?他最不怕的就是这个,能站在这里,说这样的话,就已经表明,他可以在长安,甚或是秦境之内,出入自如。
秦军军心大振,一鼓作气,终于破城而入。
甚至皇帝陛下连带在身边的起居录,都没赶出去,也让这位正直顽固的臣子,忠实的记录下来了君臣的对话。
从夏初之时,河北谍报来到大秦京师长安,因樊城之战的缘故,并未引起大秦朝堂多少振动。
江善大怒,以动摇军心之罪,斩进言之人。
樊城守军之顽强,令秦军各部,尽皆侧目。
但樊城之战的惨烈处,还是出乎了秦军上下的意料之外。
谓皇帝陛下曰:“陛下若还信得过臣,便许臣以兵权,节制河南,河中,河东,草原兵马,趁此天赐良机,挥军北上,不出两载,臣可为陛下,扫平辽东,南宋,南唐,不过苟延残喘之国,虏其魁首于阶下,早晚间事……”
“陛下许臣以王位,臣今日来取,就是不知陛下肯应否,若陛下有所顾及,臣也无话可说,今陛下身边,名臣大将,不知凡几,少一个赵石,也没什么……”
本来,依照大将军江善的谋划,应该尽快破了樊城,然后顺势进军,渡过汉水,进围襄阳,那个时候,即便襄阳,江陵等大城急切之间,不能轻拔,大军也有充分的时间,在冬天到来之前,扫平荆襄之地,让江陵,和襄阳成为孤城。
樊城守军自镇守使王献之下,尽数战死,别说降者寥寥,便是被俘之人,也没几个。
皇帝陛下当即愣了半晌,几乎无言以对。
当日,将中军帅旗插于樊城之下,表明自己决意攻取樊城之心。
城上城下,城里城外,尸骸遍布,血流成河。
果然,他得到了晋国公赵石回信,让其不必声张,又有密令给他。
在京师长安呆了这些年,他已经给足了皇帝陛下面子,大秦能有今日,也少不了他赵石的汗马功劳,仁至义尽,到了此时,也说不上谁欠谁的了。
其实,这个时候,晋国公赵石,已然来到开封……
临行之前,赵石已经知道,有人密谋,言曰,“赵石威福自专,胁迫陛下,当除之。”
皇帝陛下最终没有多说,脸上挂满了疲惫,苦笑一声道:“朕当年就说,不想当这个皇帝,太累太苦……好,爱卿既然将当日之言,记得如许清楚,朕又怎能不记得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