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今为止,河北人所经历的契丹,女真等族南下,或者是蒙古人的劫掠,都不如这次那么的彻底,那么的残酷。
当河北大军赶来,对于大同兵马而言,便也处于敌军包围之中了。
而且,不久,斥候就带了些捉拿的河北兵卒过来,一问之下,薛奴儿不惊反喜,更不着急北撤了。
李傲好色,满燕城的人都知道,这位燕王此子,有着不逊色于君王的后宅女眷。
散布在各处的两军战事,跨上战马,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战事的时候,两军集结的号角声,几乎同时响起。
在间或的碰撞中,秦国人骑兵那可怕的冲击能力,让哲别心有余悸,他们甚至能隐约看见,那个秦国将军挥刀纵马的英姿,几乎没有哪个勇士,能在对方挥舞的刀锋之下,存活下来,就像没有哪个秦国战士,能逃得过他的神射一样。
但这一天的耽搁,却让战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蒙古人的箭矢,正在慢慢消耗干净,到了现在,甚至有的蒙古战士,已经开始捡拾地上的遗矢。
对方一直死死咬住他所在这个千人队,从来没有放松过,他们在潮水西岸转了无数圈子,好像有着默契一般,无法摆脱,也不愿摆脱对方。
他们的卑微和奸诈,确实很像哲别熟悉的汉人,只是,到了现在,也不曾消失在他视线之内,并在这两天的厮杀当中,让蒙古勇士吃尽苦头的秦国人,难道不也是汉人吗?
这一战,经历的时间,要比两军主将预想的还要漫长。
这不光是因为,秦军将士的指挥体系,更加优良,也非是秦军将士显露出来的作战意志比敌人更加顽强,更非战术运用多么的得当。
战事进行到此时,已经陷入令人无奈的混战,任何精妙的战术,在这样的纠缠当中,都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了。
这也让蒙古人的优势丧失殆尽,秦军靠着更加锋利坚固的钢刀,正在逐步将胜利握在掌中。
在这样一个时候,其实只要战事一直持续下去,胜利的天平毫无疑问,将倒向秦军一方。
李任权战死的消息一到燕城,李傲便被左右推举为燕王,这位登上王位的燕王次子,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跟失踪于军中,至今不得消息的大哥,以及其他几个留在燕城或者其他地方的兄弟们争权夺利,而是想到了逃走。
这一天,安静的好像之前的战事从来没有发生过,飘荡着血腥味儿的战场之上,也恢复了诡异的平静。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谨慎,能将敌人拖住,便绝不冒险。
哲别派出的传令之人,很快便在这支大军当中找到了李傲,并传达了哲别的军令。
当然,照着哲别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哪里都是怯懦卑微的家伙,即使狼群当中,也不能免。
哲别早已射光了数个箭壶,杀死了不知多少敌人。
而秦军上下,也绝对不会让蒙古人将战事继续拖延下去,像当年的金国人一样,被蒙古人用他们最为擅长的方式,用几天几夜,甚至十几天的时间,拖累拖垮。
当听到消息的时候,哲别欣喜若狂,河北李任权部,终于来到了战场,也为这一战,迎来了转机。
但方圆数十里之内,却盘踞了十数万敌我人马……
在这里作战的人们,无论秦军将士,还是蒙古人战士,其实都清楚,使用过的箭矢,便也无法保证精准。
这样一支残兵,还敢跟秦军纠缠的话,只能说是勇气可嘉了,但那却并无多少实际意义,拖慢不了多少秦军北撤的脚步。
这是大军启程时,预计的最坏的一种情形,孤军深入,被围于古北口,除了拼死力战,等待南边不知在什么地方的援军之外,再无他法。
可惜,对面还有着一个狡诈而又顽强的对手,不然的话,薛奴儿自忖,就算大军上下,已经不堪久战,也能将那所谓的十数万河北大军冲散开来,那样的军功,是如此的诱人,让薛奴儿心痒难耐。
不过,当第三天,清晨的朝阳,从地平面上升起,将阳光散漫大地。
而在他不远的地方,那个顽强的对手的旗帜,依旧在风中烈烈飘扬,两日间,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视线。
尤其是,秦军使用的制式箭矢,和蒙古人用的完全不同,会让蒙古战士很难适应。
由此可见,割据一地之军阀,为祸之烈,根本不下于异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