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35章 当年满天宗的事【2 / 2】

知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虢奴?”

雁雨楼略微沉默了一会儿,点头:“是……所以首座大人回到神司之后大发雷霆,但是碍于平江王的面子,而且神司确实也对满天宗里的一些事感兴趣,杀了三个千爵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为此,次座大人自毁一目,断了一眼脉络,以警戒自己。而虢奴因为有功,再加上平江王的推荐……也进了神司。”

陈羲转而问关于满天宗的事。

阳照大和尚似乎很欣慰,毕竟陈羲在他身边生活了那么多年感情很深。当年那个他执意不肯收为弟子,也不传禅宗修为功法只传授一些修身经文的小男孩,已经真正的长大了。可是在阳照大和尚心里,陈羲依然是那个风雪夜拽着他的衣袖蹒跚前行的孩子。

雁雨楼看了陈羲一眼,但是没有问陈羲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上心。他回忆了一会儿后说道:“那件事之后不久我加入神司,是因为我在西北荒漠修行的时候,遇到了神司首座大人。那日他的梨木马车出现在荒漠之中,找到我,劝我跟他回天枢城加入神司做事。”

“大人。”

阳照大和尚道:“派去查探的弟子回来说,像是……入魔。”

难道说,平江王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筹谋这件事了?如果平江王真的有这样的心机,那么当年满天宗内宗被神司的人攻破,虢奴也是那天加入了神司成为一个千爵,这些事……会不会背后都是平江王在作怪?

陈羲忽然心里一冷,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能。如果是在去天枢城之前的陈羲,肯定对发生这样的事一点头绪都没有。可是现在的陈羲已经有了不少阅历,而且他还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

不等陈羲说完,雁雨楼接过去说道:“说七阳谷修的是魔道?那些大和尚表面上禅心佛意,但都是妖魔鬼怪。所以大部分修行者开始远离七阳谷禅宗的人,七阳谷禅宗开始变得孤立起来?”

阳照大和尚微微顿了一下,眼神里露出一抹伤感:“可叹,四位师弟都是与世无争之人,一心参佛。在满天宗外四人合力布下静禅法阵,超度亡灵,消减杀气。但是不久之前,却被人杀了……”

陈羲忽然发现,当年的事,可能比自己当初预想的要复杂的多。一个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筹谋一切的圣皇子……这背后隐藏着的秘密,只怕大的能戳破了天。

“大师傅,满天宗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

阳照大和尚微微一怔,随即释然的点了点头:“倒是我愚昧了,明明知道世间魔之说不可尽信,却先入为主以为四位师弟是受了邪气感染堕入魔道。仔细想想,你说的更有道理。有专修灵魂功法的大修行者,做到这一点也不难。”

说到这里的时候,雁雨楼的脸色忽然变了变:“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行踪别人会知道的那么清楚。我来雍州火阳城的消息,应该是第一时间就被人泄露出去的。而泄露我行踪的人,必然是神司内部的人。”

阳照大和尚摇了摇头:“不知道,我那四个师弟修为虽然不算很强,但都已经迈入灵山。他们平日里一心修佛法,和我不同,不太懂得与人拼斗。他们四个在禅宗修的是静禅,就算会功法却从不曾对人使用过。而我修的是动禅,你也知道七阳谷禅宗分为两个部分,静禅为主,动禅为辅,若是遇到挑衅或是亵渎佛法之事,都是动禅出面解决的。”

雁雨楼道:“正因为如此,所以首座大人回到神司之后大发雷霆,一口气杀了三个千爵……因为满天宗进攻的命令,不是他下的,而是次座大人。当时的次座大人分析之后认为,情报可能是真的,既然有可能是真的,神司就有必要将这种可能抹杀。”

阳照大和尚道:“我曾经答应过你父亲,他以前的事不说出去。等到他觉得应该告诉你的时候,自然会说。”

陈羲问了一句,然后自己回答:“难道是平江王?”

……

阳照大和尚缓缓道:“人们提到妖邪奇怪之事,总是会说入了魔道。但是什么是魔?谁也说不清。我那四个师弟死的时候,有人看见了。说是他们四个仿似突然发了疯,互相残杀,而且手法极为残忍。有人以手撕开同伴的小腹,生吃了对方的五脏六腑。有人自挖双目,然后疯狂攻击别人……”

雁雨楼摇了摇头。

“咱们必须要走了。”

“大师傅,那四位大师不是什么入魔。虽然我也不了解什么是魔,但未必恶事就是入魔。他们四个……应该是被人吸走了灵魂,然后以邪法控制了肉身。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引起惊恐,让人对七阳谷禅宗避之不及。”

陈羲犹豫了一下后,还是问了出来:“十几年前,神司曾经派人攻入满天宗内宗,这件事是为什么?”

“数月之前,在外游历的僧人回到七阳谷,说满天宗里杀气外泄,已经影响了附近百姓。不少人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冲动好斗。如果这种杀气持续外泄的话,可能会让附近的百姓出现妖变……到时候,便是一场灾祸。所以掌教大师便派了那四位师弟去,以佛门静禅的阵法压制杀气,化解怨念。”

“鸦”

陈羲皱眉,因为他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

雁雨楼点了点头:“我只想到了诏国降族的人,却忘了这个巴掌大的小国的太子殿下……当初大楚灭诏国的时候,顺路把小国虢国灭掉。作为虢国的太子,虢奴被带入天枢城为奴。但是他这个人很懂得投机,所以竟是步步攀升。说起来,他对大楚的恨,应该比诏国的那些人还要强烈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