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面是用现实的状态加以问难,这以下用道理来加以说明它的过失。
又即与彼和合之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
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你一定要说识缘名色这个和合的识是第六意识,这个和合的识它的体性是意识性,就是第六意识,这样子讲是非常不合道理。为什么呢?这当中有三个过失:
第一个,依染污故。因为这个和合识,它的体性是染污的。如果说你临终的时候,这个阿赖耶识是受染污意识的刺激,把有漏的业力带动出来,所以这个和合识基本上是有所得的。那阿罗汉入灭以后,为什么不能启动和合识呢?因为他临终的时候,心是清净的,所以他的和合识不能动,就入了涅盘,他跟来生的果报体不能相结合。所以你会跟这个果报体相结合,这个和合识就是染污的,这个体性是染污的;但第六意识不一定是染污的,有时候我们修止观的时候,第六意识可以跟我空、法空的真理相应,心中能够入无所得的清净状态。所以第六意识有时候是染污、有时候是清净,是不决定;而这个和合识的体性决定是染污,所以不合理。
第二个,时无断故,和合识不能有间断。不能有间断,事实上第六意识有间断,因为你在死亡的时候是经过梦觉,第六意识中断了。所以,以这个和合识当第六意识不合道理,因为第六意识是有间断的。
第三个,意识所缘不可得故。没有一个人投胎的时候是清楚的,包括阿罗汉在内。就算他是一个阿罗汉、或者说是三果的圣人,他发愿来生要做人的时候,经过死亡的阶段,他也要经过一个梦觉的状态。而这个梦觉状态,它的了别性是不清楚的,这完全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了别性是不可知执受,它是不可知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像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没有做梦的状态。所以说这种状态是意识所缘不可得故。假设它是第六意识,那你在投胎的过程当中,你应该很清楚,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了别识是清楚的,即使做梦,你都知道你做梦的时候,看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投胎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的过程是什么,所以它不是意识所缘的境界。所以,依止这三种情况: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你说我们在生命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和合识是第六意识,是不合道理的。
辰三、设破征责(分二:巳一征;巳二责)
巳一、征
这当中先征问,然后再破除。先看征问:
设和合识即是意识,为此和合意识,即是一切种子识?为依止此识所生的余意识,是一切种子识?
假设这个和合识是第六意识,那这个和合识,所谓的第六意识,是不是我们大乘佛法所说的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呢?还是说依止这个和合识,产生的结生相续,跟父母遗体和合以后,创造一个来生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先提出这个问。以下回答,回答当中,先提出一个正义:
巳二、责(分二:午一立正;午二破邪)
午一、立正
若此和合识是一切种子识,即是阿赖耶识,汝以异名立为意识。
假设你说这个和合识,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那就是大乘经典当中所说的阿赖耶识,你等于是同意有阿赖耶识存在了,只是你不喜欢用阿赖耶识的名称,你用不同的名称来安立阿赖耶识。所以在小乘的部派,有的部派也同意在第六意识之外有一个微细意识,这个微细意识,其实就是大乘经典说的阿赖耶识,是整个染净因果的依止处。假设你说它是一切种子识,那就是同意有阿赖耶识,只是用不同的名称来安立。这个是立正,以下破邪:
午二、破邪
若能依止识是一切种子识,是则所依因识,非一切种子识。能依的果识是一切种子识,不应道理。
假设你说:刚开始的和合识,它不是阿赖耶识,是我们和合以后所创造的那个名色,那个名是阿赖耶识,这样子就颠倒了。怎么说呢?[能依止]的识,能依止当然就是后来才生起的,就是依止和合识才产生的,叫能依止识。这样子,后来这个和合识跟父母遗体结合以后,所产生的能依止识是阿赖耶识,这样会有什么过失呢?是则所依因识,非一切种子识。能依的果识是一切种子识。就是刚开始这个能依止的和合识它是一个因,它是能生,它不是阿赖耶识;所生的名色这个[名]是阿赖耶识:这样子变成因果颠倒,能生的不是阿赖耶识,所生的是阿赖耶识,这是不合道理的。看总结:
辰四、结成异熟识
是故成就此和合识非是意识,但是异熟识,是一切种子识。
这一段是说,我们平常感觉不出阿赖耶识的存在,虽然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所受用的果报是它所释放出来的业力所变现,我们所造的业力,平常拜佛、持咒、修习戒定慧的善业,也是阿赖耶识所收集;但是它的明了性太微细,我们感觉不出它有什么样的重要性。但是当死亡到来的时候,从大小乘的经典,我们知道,每一个众生死亡的时候,你现前第六意识的了别性,一定要完全的死亡,你现在的心情不能残留到下一生去,一定要经过梦觉的阶段。而第六意识梦觉以后,我们从今生到来生,这样一个阶段性的跨越,是谁来扮演这个角色呢?就是和合识,这个和合识就是阿赖耶识,它可以把你今生所累积的业力,不管善业、罪业,通过这个死亡的过渡时期,到了来生,再创造一个果报出来,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你会有另一个新的想法看法。这个时候,就看得出阿赖耶识的重要性。
虽然阿赖耶识这么重要,它能够使令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又去得一个果报体;但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阿赖耶识它是能够去投胎,没错!但是它投胎的方向,是受到你第六意识的主导。就是说,我们临终的时候,是随业往生跟随念往生。当然,一般人是随业往生,就是说你临终的时候,反正你也不想提起正念,当然你也没有正念,想要提也没办法,你临终的时候,在加护病房,整天就是睡觉,就是在昏昧的状态,那你肯定是随业往生,因为你提不起正念。而修行人他一定会知道:你平常可以睡觉、你平常可以胡涂,你临终的时候若胡涂,那你养兵千日,到最后的关键你就失败了。我们前面说过,阿赖耶识一定要透过临终染污意识的刺激,它才会投胎;
所以一个修行者,他能够把握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就是说,没有错,我们的阿赖耶识有很多的业力,有善业、有罪业;但是一个聪明的人,他会在临终的时候,让善业表现出来。如何把这个善业表现出来呢?就是你临终的正念,你临终的时候,不断的忆念三宝、忆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你所带动的和合识,它就是一个不同的方向。
《大乘起信论》:破和合识,灭相续心。
修行的重点就在这个地方──了生脱死,当然你要破和合识。你想要解脱生死,你要阻止阿赖耶识跟来生父母的遗体相和合,这个和合识要破除,你不能够再投胎了。问题是,阿赖耶识它也不能作主啊!我们投不投胎,是你的第六意识在主导;所以破和合识是一个目标,那你的因地,就是灭相续心,就是你尽量不生起三界的烦恼,因为这个阿赖耶识是受到第六意识的刺激、受到第六意识的主导,它才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所以这个地方说是故成就此和合识非是意识,但是异熟识也是一切种子识,从果地上叫异熟识,从因地上叫一切种子识。就是我们投胎的时候,其实是靠阿赖耶识投胎的,那你今生的意识是完全死亡,来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有一个新的思想、新的感受,是这样子。
卯二、生已位(分三:辰一色根执受不成难;辰二名色互 依不成难;辰三识食不成难)
辰一、色根执受不成难
前面是讲到刚开始受生的阶段;这以下说,当这个生命已经成立了以后,阿赖耶识事实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成三段:一、色根执受不成难;二、名色互依不成难;三、识食不成难。
复次,结生相续已,若离异熟识,执受色根亦不可得。其余诸识各别依故,不坚住故。是诸色根,不应离识。
当一个生命已经成就了,所谓结生相续已,它已经产生,我们没有成功的阻止和合识去投胎,算是修行失败了。修行失败以后,我们只好依止今生的业力,或者善业、或者罪业,在欲界得果报。这个果报体,假设没有异熟识来执受,那你这个色根(这个色根就是前五根,前五根它是物质,眼、耳、鼻、舌、身,所以叫做色根。第六意识的根是意根,它是心法;前五根叫色根,是色法。),假设没有阿赖耶识来执受,这个色根就会败坏。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第八识?为什么前六识不能执受这个色根呢?其余诸识各别依故,不坚住故。
这当中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因为前六识它有各别依止的根,就是眼识只能依止眼根而生起眼识,换句话说,这个眼识它所执受的根,充其量只能够执受眼根;意识充其量只能够执受意根,等等。换句话说,它们这个识在执受根的时候,是不能普遍的,有它各别的依止处,这第一个。第二个,不坚住故。前五识的了别,它不是相续的,它有中断。你今天把这个色根交给它执受,它中断的时候,这个色根就会败坏、就会死亡。所以诸色根,不应离识。这一段是就着我们生命已经成立以后,我们的生命能够活活泼泼的存在,也要靠阿赖耶识的执受,才能够成立。
从唯识的角度,我们的色法,就是这个物质的世界,必须由精神的世界来资持,这个色法才能够相续的存在。就像有人作一个实验,作这个水的实验,水遇到不同的精神状态,它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你用赞叹的口气来赞叹水,这个水的结晶会比较漂亮,那你喝下去,它对你会有更好的滋养。假设你用责备的态度来呵责这个水,这个水的结晶会变得比较丑陋,喝下去对你就会有伤害。
在中部有一个大学教授,他看到这篇报导,他自己也作一个实验(呵──)。他在校园的东方种了一片玫瑰,西方也种了一片玫瑰,用相同的阳光、水分来滋养。他要他的学生对东方的玫瑰赞叹:唉呀,这个玫瑰长得太漂亮了!这个玫瑰很有精神、很有希望。反过来对西方的玫瑰用呵责的口气:唉呀,你这个玫瑰没有希望了,你看长得那么丑陋。结果呢!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觉:被赞叹的玫瑰,它的病毒减少、它的抵抗力增强,而且长得也比较漂亮;被呵责的玫瑰,看起来比较丑陋,而且容易招感病毒,抵抗性比较弱。
所以我们的色根、我们所有的物质,都是要靠精神的心法来执受。而我们的正报这个五色根,它必须有阿赖耶识来执受,因为前六识是有中断。当然前六识的这个造作有影响力,但是它不是一个主要的执受。这个地方是从色根的执受,来证明必须有阿赖耶识的存在。看下一段:
辰二、名色互依不成难
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
假设没有第八异熟识,那识跟名色相互的依止,这两个就会像芦草一样,如果只是单枝就会倒地,如果绑成一捆一捆,它就能够相互的倚靠而不倒,这个道理就不能成立。这个地方是说,佛陀不管是在大乘、小乘都说明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个识当然就是第八识,名色这个名就第六意识。就是说第八识创造了第六意识,但是第六意识在造业的时候,它也会影响第八意识,这就是为什么第六识跟第八识能够使令生命相续。第八识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又不断的有不同的想法熏习第八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八识,新的第八识又创造一个更新的第六意识,如是的辗转,构成了生命的相续。假设没有第八识,第六意识这个独角戏就唱不下去了。所以说没有第八识跟第六意识相互作用,你的第六意识没办法辗转相续,不可能的。
辰三、识食不成难
若离异熟识,已生有情,识食不成。何以故?以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
这第三个理由就是说,假设我们离开了阿赖耶识,已经受生的一个活活泼泼的有情,他的识食自体不成立、识食体不成立。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段食:[段]就是分段的饮食,我们吃的这些饭菜等等。第二个是触食:[触]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产生六识。假设我们所接触的环境,都经常是不如意的环境,你的身体要好就有困难;假设你的六根所接触的六尘,都是欢喜的,你色身的抵抗力会比较强。前面的段食是约着物质的享受来说,这以下的触食是约着精神享受。就是说我虽然出了家,我受用物质的饮食比较单薄;但是我的触食,我经常内心保持欢喜,这个时候你色身的抵抗力强,因为有触食的资持。
第三个是思食:思就是希望,一个人对未来有希望,虽然我现在的生活不是很满意,但是我知道我以后、晚年的时候、我来生的时候会更好。有希望在资持,这个人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这叫思食。这两个都是精神的受用。第四个是识食:这个识食就不是前六识,前面的触食跟思食都是第六意识,这个识食是第八识,就是你业力的资持。你看饿鬼道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他们也没有饮食饭菜可以吃,他所接触的环境也不可能让他快乐,都是刀山油锅,也不可能有希望,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地狱。他现在死掉了,马上受生,又再接受痛苦,所以他不可能有希望的。那这个地狱的众生,他的生命是如何相续呢?他没有段食、触食、思食,他是靠这个[识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力,不断的资持他的色身。所以,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业力的识食,这个识食体就不能成立了。
何以故?于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因为前六识不能做识食体。为什么呢?因为前六识不能普遍三界,有的地方有第六意识,有的地方没有第六意识,你看无想天就没有第六意识了,所以它不能扮演识食体。当然第六意识所带动的触食跟思食,也有帮助,但是它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个识食是最重要的,就是业力。
有关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时候到新加坡去弘法,去了将近十天,前五天是讲经,后面几天就带大家念佛共修。在新加坡的时候,我的身心状态非常的好,但一回到台湾,不到一个礼拜就生了重病。这个病,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过去的习惯就是断食,但是我这次的病,断了三次,连续断了三次,一次断三天,等于断了九天,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做梦,在梦境当中,那个意思就是有这个鬼神障。后来我就持咒,持了三天感到有一点好转,到了第三天晚上静坐的时候,我突然间有一个感觉:我现在不要持咒,就念阿弥陀佛。
那个时候,当然有障碍的人,心情的归依就不同,我那时候观想阿弥陀佛的圣号,无量光、无量寿,他决定能够救拔我。那个时候,我生起了强大的归依心,一直的念佛,念了将近二十分钟。在二十分钟当中,突然间听到:劈啪的一声,突然间,身心的暗钝相、粗重相消失了,从那时候,身体就开始恢复健康。我想每一个人多少都会遇到鬼神障,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带着果报体,带着业障、报障在修行。
比如说你看很多老和尚,他去打佛七,打完七以后回来就生病了,你怎么解释呢?你说:诶,代众生受苦。这样讲也是有道理,其实都是自己业力的表现。鬼神障也好,外在的因缘只是增上缘,因为这个地方讲识食体,就是你的果报体,永远是你心中阿赖耶识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不可能有一个外在的业力,跑到你的身心来给你快乐、给你痛苦,不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个唯识学的观念就会全部被推翻掉了。
所以我们一个人的菩提心,一定要依止正见,否则你的菩提心不能相续。这个地方讲[识食体]就是说,我们相信果报体任何的变化,外在的环境只是一个增上缘,你自己心中的业力才是亲因缘。这样子你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你的菩提心不会退转,这个正见非常重要。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