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2章 第52集《摄大乘论》【1 / 3】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七二页,戊七、辨修圆满。

前一科我们讲到观照力。这观照力,六波罗蜜多里面的观照力,是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使令内心能够得到安住;另外在六波罗蜜多以外,又开出四种波罗蜜多,这个是成就一种假观,使令我们增上。简单的说,菩萨的修学,正如

《金刚经》: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修行菩萨道的众生,你要能够处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降伏的问题。安住的问题,当然是空观,以空观来安住其心。我们从过去的经验可以了解,一个人心中有所得,那一定会产生痛苦的。外境是生灭变化的,菩萨不应该安住在外境,因为外境的人事不是你能够控制的;所以菩萨要得到安乐,只有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云何应住?就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安住。但是你不能以安住为满足,你还要能够增上,云何降伏其心?你要突破自我。怎么突破呢?就是随喜、回向、发愿,乃至于行动等等。后面就是告诉你:当你安住以后,你要不断的进步。所以,

空观让你安住,假观让你增上。

就是这个意思。透过空假不二观的安住跟增上,要经过什么样的阶位,才能够圆满呢?这个地方说明这个道理──圆满的道理。

戊七、辨修圆满(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颂) 己一、长行(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

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先看长行: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

我们要经过多少时间观照真如理地,才能够圆满?这是提出它的时间跟位次的问题。我们看回答:

庚二、答(分二:辛一标;辛二释)

辛一、标

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菩萨的观照,由浅至深有五种阶位的差别,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先作一个总标,这以下解释:

辛二、释(分三:壬一初劫圆满;壬二二劫圆满;壬三三劫圆满)

壬一、初劫圆满

哪五种补特伽罗呢?这当中有初劫、二劫、三劫。先看初劫的圆满: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就是对某一个法门产生坚固的理解,不过这个地方它的理解是有特定的对象。菩萨的胜解行地,是针对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你要得到坚定的理解,才叫做胜解行地。

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以前的理解,是内心有一个自我意识、有一个自我的无明──我们以自我意识来拜佛,以自我意识来断恶、修善,也以自我意识来起烦恼,这样的菩萨,当然没有资格称为胜解行地,因为你对这个空观根本没有信解。这个胜解行地是怎么样呢?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胜解行地的菩萨,当然有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在干扰他、也有很多如梦如幻的业力在障碍他、很多如梦如幻的老病死在折磨他;但是,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深深的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管烦恼怎么刺激我,我总是知道:烦恼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影像,如此而已。

所以这个胜解行地就是说:他对内心当中,对于真理已经得到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这样的菩萨就进入了胜解行地。当然这种菩萨,他对成佛的信心也特别的坚固,他知道: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消灭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这样子的过程,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样的观照力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不过这都是属于凡夫位,包括外凡、内凡。

壬二、二劫圆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第二阿僧祇劫有三种的阶位:第一个是清净增上意乐行,这个是讲初地的菩萨。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清净的力量,来消灭分别的我执跟法执,叫清净力;一方面他有一种增上的意乐,他对于无量无边的功德,有好乐追求的意乐:这个是把初地菩萨的相貌讲出来。有相行补特伽罗,这个地方指的是前六地的菩萨,前六地的菩萨他心中还有微细的法执,对于生灭、垢净的法,有所执着、有所对立,所以他是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这是第七地的菩萨,他入了无相行,他对生灭、垢净的法,不再执取了。也就是说,从初地到七地,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当中有三个阶位:清净意乐行、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要花掉第二阿僧祇劫。

壬三、三劫圆满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 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到八地菩萨的无功用行补特伽罗,是第五个补特伽罗,也就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他的法执是慢慢的调伏了,对生灭、垢净、增减相全部消灭,任运的生起菩萨道。但是在任运当中,他还要成就第九地的智自在,他的智慧还没有自在,这个四无碍的辩才还没有自在;第十地的业自在,身口意还没有自在:所以为了要成就智慧的自在、还有业力的自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都要不断的加深观照力,这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个地方是讲观照力,从最初的胜解,到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到最后的智自在、业自在,总共三大阿僧祇劫。我们看重颂:

己二、颂

此中有颂: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

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这个地方,无着菩萨把胜解行地的菩萨作一个重颂。什么叫胜解行地?前面没有详细的说明,这以下讲出一个标准。第一个,你内心当中要有清净力。菩萨刚开始当然有很多的烦恼,但是他内心当中以一念的清净心来安住,所以能够不随妄转;不随妄转的力量,就是妄想有,但是不随它转,产生一种清净的力量。

第二个增上力,这个增上力就是菩萨的愿力,菩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令自己不断的进步。有这个目标,当然就会招感很多的善知识、同参道友辗转的助缘。这个增上,他不但是安住在清净,他还要不断的增上。

第三个坚固心,这个地方是讲坚固力,菩萨遇到恶因缘的剌激,他的菩提心绝对不会退转,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强大安忍的力量。所以增上是指还没有成就的功德,菩萨有好乐的心想要成就;坚固力是说,菩萨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他绝对不会让它失掉:这两种力量,都要依止清净力来作基础,是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阿僧祇劫。菩萨在第一个阿僧祇劫,所要完成的力量,就是胜解行地的清净力、坚固力、增上力三种功德力。

到这个地方,我们是讲彼修因果差别。好,我们看第六段[增上戒学分]:

乙六、增上戒学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

这当中有两段:先问再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

前面因果修差别,我们讲到菩提心、空正见跟六波罗蜜多,菩萨的一个因果;这个地方提出增上戒学。首先我们把增上戒作一个解释。小乘的戒法,叫做别解脱戒,也就是说小乘戒法的施设,是追求一种消极的身心解脱,这叫做别解脱戒。菩萨他的目的,是积极的要成就功德庄严,所以叫做增上,他是比较积极的态度。

这个增上是什么意思呢?古德解释说:为圆满菩提故,而辗转增上。他有一个目标──要成就圆满菩提,而辗转增上。什么叫辗转增上呢?就是菩萨因为戒学的增上,而能够引生定学,由定学的增上而引生慧学。也就是说,在小乘的戒法,他的戒定慧三者是各自独立的──经有经的诠释,律学有律学的诠释;但是菩萨的三学是融通的,菩萨戒的每一条戒法,都要依止心中止观的力量,这个戒学跟定慧二学,是互相增上,没有一个菩萨戒法在持的时候,没有依止这个菩提心、这个观照力的,不可能。

所以菩萨戒之所以称为增上戒,因为它的戒定慧是互相增上的,所以安立为增上戒,因为它增上的目的,是要成就圆满菩提。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戒法安立为增上戒的意义作一个说明。我们看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出体;丁二略释殊胜)

丁一、牒前出体

回答当中,先出体,再解释它的殊胜。先解释它的体:

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

菩萨的增上戒,是出自于何处呢?如菩萨地,这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当中,第十五地菩萨地里面的〈戒波罗蜜多品〉,这当中有说明菩萨戒。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前面的彼因果修差别,事实上是把菩萨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菩萨的根本法门跟六波罗蜜多的枝末法门讲完;这个地方为什么又提出增上戒学?乃至于下一段的增上定、增上慧呢?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加以说明。

在整个菩萨十地的修行当中,他特别重视观照力,就是我空、法空的无分别智。但是无分别智,前面讲得比较少,它只是把无分别智的差别阶位讲出来而已,整个因地的修行、观照力的成就,就讲得比较少。这个地方可能会让大家产生执理废事,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菩萨的无分别智要如何成就?它是有一定的次第──菩萨的观照力,是从增上戒学,而引生增上定学、增上慧学。所以菩萨的观照力,他的整个胜解行地,要经过戒、定、慧三学的修学。

比如说,你观照力很好,但是你菩萨戒有所违犯,你观照力会大受伤害;你观照力很强,增上定学受到伤害,你的慧、观照力也会受到伤害:因为菩萨的戒学、定学、慧学是相互增上的。所以,虽然说观照力很重要,但是你的成就,还是要经过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所以有须要把这个三学开展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