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空之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处于逐利的目的,更多的更有生产力的技术被发现与应用。同时,兴盛的商业与手工业的兴起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需求,劳动力短缺,这这中情况下,妇女开始慢慢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的生产活动中来。
对于姬苒做的这一切,陈真除了再一些关键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影响外,并没有过多的插手,她选择了顺其自然的方式,见证着夏朝一点点的变化,并且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将皇位传给了姬苒。
作为一个女帝,这是姬苒的劣势同时也是她的优势,这意味着她不可能从夏朝旧有的制度与礼教纲常中获得足够的支持,同时也让她更有动力去改变当前的一切。尽管陈真亲自动手做可能会比姬苒做的更好,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从来就不是靠哪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哪怕那个人在厉害,在全能。它需要的是一颗中子、一点星火,一个契机,一个变化的机会。
姬苒会是一个开头,却绝不是结束。
陈真从来不会自诩伟大或者拯救,他只是一个孤独的行走在自己道路上的求道者。他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变化,但却不会妄想以一个人就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姚立群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被妹妹庇护的一天。
他的运气一直很不错,身为家中的长子,父母疼爱,其父对他寄予期望,从小悉心教导,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所作为。
但是让人失望的是,姚立群却只是普通平庸的人,没有什么聪明才智,亦没有什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尤其是等到他同胞的妹妹出生以后,这一点对比就更明显了,仿佛姚家下一代所有的钟灵秀敏都汇集到了他妹妹姚盈一人身上。最终,在经历的中中尝试之后,姚父对他只能无奈放弃。
好在他后来有幸当了皇帝的伴读,靠着这份关系,得到了一个清贵的闲职,姚立群每日勤勤恳恳,按班就部的工作,没什么大的成就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就在许多人都猜测着等到姚父去世之后姚家就会败落的时候,姬苒成为皇太女,连带着他的妹妹姚盈也跟着水涨船高,作为皇太女的亲信成为了京都炙手可热的人物。
等到后来姬苒登基成为女帝,姚盈也进入朝廷,官职步步高升,姚家也跟着更进一步,兴旺发达,姚立群也自然跟着沾光。
姚立群以前一直都知道妹妹很聪明,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妹妹会有当官的一天,而且做得官比他还大,原本姚立群还有着努力上进的想法,好在将来保护妹妹不被人欺负。在姚盈的官做得比他还大之后,也歇了这个心思,开始了他的咸鱼躺平之旅。
后世
夏朝在历史上是任何研究历史的人都绕不开的朝代,其中女帝开创的启明盛世更是让无数人向往憧憬不已,它造就了之后夏朝数百年强盛的根基,也为今天的夏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同样那个年代的许多人物也至今让人争论不休——
如女帝的兄长,谥号为景康帝的姬元化,关于他是个昏君还是明君的问题,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说什么的都有
某热门历史讨论区:
1l:刚学历史学到这,你们说,景康帝到底算是个昏君还是个明君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有很多了,但楼主还是想问一下大家
2l:我觉得他是个昏君,从公开的史料来开,景康帝一直都很喜欢玩乐,常常做事出人意料,而且不喜朝政,要不是有崔缙在,恐怕夏朝早就亡在她手里了。也就是他运气好,前有崔缙这个著名的名臣在,后有他妹妹文帝继位。
3l:我不认同楼上的看法,不要忘了崔缙除了是一位名臣以外也是一位权臣,在前期的时候朝堂的权利都被他把握的死死的,景康帝倒是想要处理朝政,他也没那个机会啊。而且就景康帝果断把皇帝传给他妹妹一点,就可以说是明君了,想想看,在那个年代,立一位女子为帝,那要抗住多大的压力啊。
4l:景康帝把皇位传给他妹妹这一点也是他在历史上被人非议最多的一点,不过有女帝的功绩在哪里摆着,倒也没有人敢说他那样做的不对。不过女帝对她哥哥还真是真爱啊,景康帝在位的时间虽然不短,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崔缙和女帝主持朝政的,能得到景康这个美谥,也是女帝拍板定下的。
5l:我觉的景康帝的真爱是崔缙才对,他们两人在史书上可是君臣和睦的典范,崔缙在景康帝幼时辅佐他,等到景康帝长成以后也没有忌惮崔缙,两人相处依旧和睦,崔缙死后,景康帝也没有翻旧账,还让他陪葬景陵,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6l:楼上想多了,陪葬景陵的多了去了,要按照你这样说,兵部尚书、大将军郭汝兴也是真爱了,还有宣平候徐三娘、中书侍郎、大理寺卿孔至德……
7l:景康帝真爱不应该是美食才对嘛,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退位后游历天下,写下了夏国最著名的一本食谱记录,上面收录了各地的特色美食足足有一千多道,至今仍然是好多厨师做菜的参考对象。
8l:哈哈哈,想起这个就想笑,景康帝做事真的是随性而为,别人游历天下都是写诗作画,写一些游记之类的记录风景名胜,到他这就变成了记录食谱,吃遍天下,真不愧是最早的吃货始祖。
作者有话要说: 徐三娘番外
徐三娘十六岁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后半辈子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因为那个时候,为了谋生她就已经耗尽了全部的力气了,哪里敢去奢求什么未来呢。
左不过,能找到个值得托付终生的良人就行了。
谁能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呢,那时她以夏朝第一女富商的身份参与到联通西域诸国的贸易中去,因为进献宝马与良种有功而被封侯,女子封侯,这在以前是徐三娘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却在女帝登基后成为了现实。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她能封侯还是因为她是女帝掌管的密探的首领,借助商业活动为女帝搜集各地的情报,形成一个严密而复杂的情报网络,同时也趁机发展商业,为女帝挣来了大量的钱财。
徐三娘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现在做出的这些成绩大部分还要归结与她的手下人,无论是经商的天赋,还是对于情报的搜集方面,她都没有什么天赋,所以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徐三娘做事认真严谨,力求一丝不苟,哪怕是忙到深夜也要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同时也忠心耿耿,从来不敢在任何事情上欺瞒皇帝,这也是她在陈真退位后依旧得到姬苒信任的原因。
当初罗盛谊追求她的时候,她未尝没有动心过,罗盛谊相貌长得并不差,又出身高贵,那样年轻俊朗的一个少年郎君,试问有几个女子能不心动?可她知道他对她不过是一时的新鲜感而已,那点轻薄的喜欢也只是始于她的外貌。
他们之间不会有未来,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他却是国公府的世子,他不可能娶她为妻,若是成为他的姬妾,将来也要在世子夫人下艰难过活,那样奴颜婢膝的日子,想想就让人感到窒息。
纵然有富贵荣华可享,可那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徐三娘果断做局,引来了罗盛谊的误会,与人打斗起来,只是她却没想到其中有一方既然是微服出宫的皇帝。
事后,定国公狠狠责罚了罗盛谊一顿,责令他与徐三娘断个干干净净,否则就上书废了他的世子之位,罗盛谊果然没再来找徐三娘。
这一断,就是整整二十多年。
等徐三娘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京都,在朝堂上,在见到罗盛谊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罗盛谊孙子都有了,徐三娘华发也染上几缕霜华。罗盛谊不知是记起她没有,两人目光交错片刻,就像是刚认识的陌生人那样,寒暄、客套。
徐三娘从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只是忽的有那么一丝感伤。
大概她真的老了。
感谢在2021-12-06 06:01:43~2021-12-07 13:26: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 27瓶;加油使者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