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之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首的老汉被这个问题吓的不轻,他赶紧连摇头带摆手的给自己撇清,“不,不!绝对没有!尊敬的马赫迪大人,我们绝对没有害怕为真主奉献。”
马赫迪的手下听了这话,露出一副“你现在才知道”的不爽表情,然而马赫迪并没有因此露出丝毫不快。不仅没有不快的表情,马赫迪用发自内心的喜悦对老汉说道:“您终于开始理解了真主的想法了。我们信的是真主,我们要遵守的是真主的规矩。”
穆罕默德·阿齐兹的手下立刻受命去了,而穆罕默德·阿齐兹也没闲着,他起身离开了住处,直奔城内的一个比较偏僻的所在而去。
说完了道理,马赫迪先前又走了一步,站在几位部落头头的面前,马赫迪换了严厉的语气质问道:“难道,你们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你们害怕为真主奉献么?你们害怕为真主而战么?”
带着那种神圣的气息,马赫迪继续说道:“这些兄弟,善恶的判断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是真主的信徒,真主的仆人。所有善恶皆由真主决定,我们这些人所要做的只是服从真主,追随真主,为真主增加容光。那些善恶,真主早就在经中说清。”
而且依照绿教的做法,这种念经的时候其他人要跟着念。那些乡下的老乡们跟着小声念道,“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谁不信恶魔而信真主,谁确已把握住坚实的、绝不断折的把柄。真主是全聪的,是全知的。”
马赫迪大人也没有再加入什么新的经文,他就带着这些部下与老乡们反复念诵着这几段。连续几遍之后,为首的老汉脸上先是从不解,接着是思索,他最后终于眉头舒展,露出恍然大悟的表现。
马赫迪却没有继续追下去,他后退一步,用着那种在天份的帮助下格外有说服力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读起绿经“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谁不信恶魔而信真主,谁确已把握住坚实的、绝不断折的把柄。真主是全聪的,是全知的。”
“真主保佑,您看来身体很好。”穆罕默德·阿齐兹用温和的语气问候对面的中年人。
马赫迪最后念道:“不信道的人们啊!我不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我不会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会崇拜我所崇拜的;你们有你们的报应,我也有我的报应。”
“阿齐兹大人,的确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被撵出来了。”报信的家伙微微弓着腰,对于这帮老爷可不能有丝毫轻慢,特别是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阿齐兹大人。
“三天,三天内这里很可能就会发生战争。阁下,如果您愿意参加的话,我们会很欢迎您和您的族人加入其中来。”穆罕默德·阿齐兹说完之后躬身行礼,然后在对方充满不友好的目光里退出了院子。
这些当地人在这年里面并没有积累起非得杀光中国人不可的仇恨,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容易的就被经文内容给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
屋里中央坐的那人是马赫迪,虽然只穿了一身很普通的类似苦行僧般打着补丁的白色袍子,马赫迪这位大人物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强烈的自信。他起身拉住信使的手,“真主保佑你,帕图兄弟。阿齐兹让你来告诉我什么新消息。”
马赫迪大人继续念道:“真理是从你们的主降示的,谁愿信道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
马赫迪的手下听了这话之后立刻脸色不善起来,而马赫迪只是挥了挥手就让他的手下暂时后退几步。马赫迪走到了当地部落的老汉面前,他问道:“兄弟,你相信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真主赐给我们的么?”
到了15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大批南移,格尔托姆也成了交通要道和贸易集市,这座小小的村镇也慢慢向城市转化。青白尼罗河在喀土穆合流之后,远看交汇处的地形象是一头大象的鼻子,因此,阿拉伯人改称这里为“喀土穆”,阿拉伯语意即“像鼻子”。
真主看当地人的信徒们穷,就运用他的意志和神力让那些卡菲勒到苏丹来耕种开垦饲养牛群。当这帮卡菲勒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当地真主的信徒们就面临着真主赐予的考验。如果这些真主的信徒肯拿起武器,跟着马赫迪大人把这些卡菲勒都给杀掉,开垦完毕的土地,土地上的牛群与产出都归了信徒所有。
这种畏惧战争的表态让马赫迪大人的部下又露出了非常不爽的表情,然而马赫迪大人又是通过轻轻挥手的动作让部下安静下来。
城内有人活动,城外也是如此。穆罕默德·阿齐兹的亲信在码头上了一艘船,沿河而下。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后在河床中泾渭分明,半边河道河水呈现青色,半边河道河水呈现白色。也许是见惯了这样的美景,或者是情绪过于激动,信使根本就没看河水。行出去几十里,在一个河边的小码头停下,信使下了船直奔附近的村落。他本来只用把消息转交给当地的联络人即可。没想到联络人并没有让他走,而是在盘问一番之后带着他前往村里。
这个思路实在是有些跳跃,几个当地部落的头头一时跟不上马赫迪大人的思路。他们互相疑惑的对视几眼,为首的老汉斟酌着词语问道:“尊敬的马赫迪大人,如果养牛的中国人是遵守了安拉的旨意到这里,我们岂不是更不能对他们下手了?”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为你们的马赫迪效力。”迪格纳家族的这位身份不明的中年人的语气还是很不耐烦。
中年男子盯着穆罕默德·阿齐兹看了好一阵才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真主保佑。”
马赫迪却没有在屋里说,他拉着帕图的手出了屋子,在帕图感到安全的时候把新的命令告诉了他。
老汉看来明白了,但是其他几人却没有能明白。不过有已经觉悟的老汉在,解释就变得容易很多。花了十几分钟时间,那些原本不理解的人也终于明白了这个逻辑链。
院里面有蒙面的阿拉伯女子,见到穆罕默德·阿齐兹之后并没有过于吃惊,她连忙进屋禀报。片刻之后,一个腰插短刀的中年阿拉伯人从屋里面走了出来。
说话间,几名老年的男子鱼贯而入,见到马赫迪之后先行礼。然后为首的那位老人说道:“马赫迪大人,我们的部落并不愿意参加您发起的战斗。那些中国人和我们并无冤仇,部落里面的年轻人很多还在他们的土地上耕种。大家愿意奉您为主,但是不愿意打仗。”
众人又是先后念道:“不信道的人们啊!我不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我不会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会崇拜我所崇拜的;你们有你们的报应,我也有我的报应。”
“……这些牛群是中国人养的……”一位中年汉子看来心里面有些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