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励不知道答案。
文人相轻嘛,一知半解嘛……
自然也有人为外籍军团辩解,然后就引发了大辩论。
在黄励和吴青的想象中,当他们抵达天津港时,迎接他们的应该是鲜花和美女。
而且这个一千万里,包括了兰芳当地的华侨华裔,他们也被无差别屠杀,现在的兰芳土地上,生活的除了外籍军团的家属,就是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
外籍军团的将士们确实精通作战,但身位军人,对于民事,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连续不断的胜利,又让他们的自信心爆棚,根本不愿意听从洋人的指挥。
等黄励他们靠岸之前,对外籍军团的各种黑达到高潮。
这其实是最危险的状态。
……
黄励他们当初登船是从威海卫,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几乎从来没有到过天津,因此天津在他们眼中是陌生的,如果不是那些抗议群众都是熟悉的黑头发黑眼睛,他们标语上都是方方正正的汉字,黄励他们真的难以置信,这就是民国?
“法国狗,滚回法国去!”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大喊一声。
“中校先生,一路辛苦。”潘迅那满面春风的及时出现。
他们打着“外籍军团滚回外国”、“民国是华人的民国”、“打倒卖国军阀秦致远”之类的标语,时不时喊出声势震天的口号,试图冲击警察组成的防线。
一千万,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于是马上就有人“科普”:根据1913年北洋政府统计的数字,京城人口大概73万,那么外籍军团在兰芳屠杀的当地人等于是将近14个京城。
在港口区门口附近,还有一支大概一个排的法军士兵,他们本来是在法国驻华大使潘迅那的率领下前来迎接外籍军团的,但此时被游行群众阻拦,无法进入港口区。
大概从一个月之前,也就是从黄励他们登船之后,民国国内针对外籍军团掀起了一波“起底”风潮。
外籍军团的士兵们都背着上有刺刀的步枪,虽然这明显违反了洋人在天津的规定,但那些一贯把法律挂在嘴边上的洋人没人敢上前制止。
“还好,有足够的波尔多红酒。”黄励熟练和寒暄,虽然他还不知道面前的人叫什么名字,但在这个看上去即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对法语居然隐隐的生出一种亲切感。
12月底,一则消息再次抢占了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来自法国的“圣乔治”号远洋货轮,在长江流域撞沉一艘民国客轮,造成387人死亡的惨剧。
很多学生对于外籍军团取得的成就本来就半信半疑,正因为他们对客观世界有一定认识,但有认识的不够充分,所以才明白要取得那些成绩有多难。
如果真的发生了无差别屠杀,那么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就在震天的口号声中,黄励率领外籍军团步出港口区。
大概半个月前,国内的一家报纸爆出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外籍军团高级将领的所有家人都已经移民海外,他们在科西嘉岛有一个巨大的基地,同时他们还用残酷手段征服了兰芳,屠杀了那里的至少一千万当地人!
天津有民国最大的租界,因为外国人的反对,天津的警察是没有配枪的。今天他们为了不激化矛盾,甚至连警棍和指挥刀都没有佩戴,只能徒劳的组成单薄的防线,防备游行群众的冲击。
当看到港口区门前的情况时,黄励他们也非常震惊。
当时的民国大总统还没有产生,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辩论对于外籍军团的形象有什么样的损害。
港口区门前聚集的华人看到外籍军团出现,一时间鸦雀无声,他们听说外籍军团已经很久了,这段时间也天天在讨论外籍军团,但当外籍军团出现在民众面前时,民众还是感到惊诧莫名。
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军队截然不同。
这时候的舆论还看不出导向,成功激发国人对于外籍军团的兴趣,并且因为外籍军团获得的成绩感到与有荣焉。
民国的警察不能配枪,在民国的法军士兵却是可以配枪的,在明晃晃的刺刀威胁下,这些法军士兵和游行群众倒是相安无事,只是潘迅那的表情有些复杂,他看向游行群众的眼神是嘲讽的,时不时投向港口区的目光却是充满担忧的。
在法国时,黄励他们曾经见识过法国的游行,也见识过法国军警如何处理,该抓的抓,该打的打,哪怕是面对老人女人也毫不手软,黄励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在真正面对这些熟悉的华人面孔时,黄励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心正在颤抖,如果真的发生冲突,那么真的能下得了手吗?
眼见劝不了,那洋人耸耸肩,退到一旁不再多说。
黄励这段时间一直在海上,还不知道他们在民国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再加上按照军人的习惯思维思考,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危险,于是黄励决定要见识一下,是怎样的群情激奋。
黄励他们确实不认识多少字,但他们能听懂汉语。
紧跟着,又有更多的外籍军团种种“黑幕”被揭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