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好,我也用安南人充当安保人员,并不仅仅是派往日本的安保人员,派往英国的以及派往美国的安保人员全部都是安南人。
这份文件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许多人不允许污蔑“国父”,坚称这份盟约是伪造。
如果矛盾累积到要开战的程度,那么不管日本人有多需要青霉素,秦致远还是会果断中止所有的合作。
巴拉望岛其实是菲律宾的领土,但在去年冬天“西班牙大流感”爆发时,巴拉望岛上的居民死伤惨重,美国人又全部跑回美国不敢在疫情严重的菲律宾停留,所以外籍军团就受巴拉望岛居民的“请求”,登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机械化部队则是两个坦克师,分驻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由陈康健和秦浩歌率领。
秦致远在日本开设青霉素工厂是为了盈利,日本人对于青霉素确实有迫切需求,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事,不管秦致远和日本人之间有没有矛盾,已经确定了的合作项目并不会受到影响。
秦致远正是看中了安南人的勇敢,因此当武元庭、阮俊才和范文雄他们率军返回远东之后,大约一个师的安南部队立即摇身一变,变成了外籍军团驻巴拉望岛部队。
兰芳和日本的对骂并没有影响日本青霉素工厂的建设。
要说英国人和日本人这两个国家,实在是有很多共同点,他们结为同盟实在是天作之合。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国父”曾经在很多场合公开表示可以把满洲租借给日本。
秦致远其实比较赞同“以夷制夷”,只是因为清代那些人一直都没有实施的机会,所以才没有机会贯彻这个理念。
日本目前也在大力发展空军……
有一点可以证明,在日方代表加藤高明签订完《民四条约》回国后,加藤高明马上就辞职。
四个步兵师的师长分别是葛立夫、刘子正、张添寿、以及徐盛。
为了顺应全球裁军大潮,秦致远也在缩小麾下的军队规模,比如12个华人步兵师,现在已经缩小到4个,分别驻于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几内亚岛、以及苏拉威西群岛和爪哇岛。
安南人曾经挑战过美帝,挑战过pla,虽然到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个国家的“心高气傲”可见一斑。
在执行力和纪律性这方面,和法国人相比,秦致远还是比较相信德国人。
秦致远的部队中同时还有空军,虽然只有不到500架战机,但在东亚,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庞大力量。
真是一群和平人士。
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则是周鸿光,从费尔昂塔德努瓦战役开始,周鸿光开始率领轰炸机部队参与战争。
从部队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兰芳的防御重心,苏门答腊岛因为和英属马来亚隔海相望,同时控制着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因此是防御重点。
当然了,这也是矛盾还不够大的缘故。
为了防止某些意外发生,秦致远派往日本的所有的工程人员都是法国人,安保人员则是以德国人为首,以安南人为辅。
袁项城确实和日本人签订了《约定》,但不是传说中的《二十一条》,而是经过删减后的《民四条约》。
如果这个《民四条约》真的让日本人达到目的,加藤高明应该是升官发财而不是辞职。
所以日本在破坏华人统一这方面不遗余力,所以南方的军政府一支都有资金和北洋政府分庭抗礼,并且不断发动战争,力求所谓的国家统一。
法国人深受其害,德国人同样是深受其害。
从某些方面说,英国人也成功了。
这就是日本人的用意,如果华人去恨朝鲜人,而忽略了造成这一切的日本人,那么日本人就算是达到目的。
印度人就不用提了,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反抗意识,对英国人的服从根深蒂固,哪怕是全世界都在轰轰烈烈搞殖民地自治的时候,印度人也只弄出来个“非暴力不合作”。
如果这些轰炸机一次性全部出动,那么可以将200吨炸弹扔到敌人头上,大概是兰芳所有炮兵部队加起来一次性火力投放的10倍左右。
只要在欧洲大陆有某个国家强大起来,英国人就会联合其他国家对那个国家进行打压,或者是直接发动战争,打掉那个国家崛起的希望,同时也抹杀欧洲大陆统一的希望。
这也是个充满鄙视和痛恨的称呼。
炮兵师共有两个师,同样是分驻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由郑大力和成飞鸣分别率领。
或许就是从此时开始,印度人在华人口中成了“阿三”,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印度人说话总是会带上“sir”,所以才会喊他们“阿三”。
日本国内资源不足,对于海外的依赖性极强,如果没有外部输血,日本甚至连粮食都不能自足,至于他们的陆军装备,一直以来的建军目标是只要比民国强就可以,和欧洲诸国实在是没法比。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证明了安南人的勇敢。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法国人就不如德国人,只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因此在分配任务上也会有一定的倾向性。
至于安南人,他们就是去拉仇恨的。
英国人也是一样,在民国的英租界内,只要看到头上包有头巾的警察,那么就是英国人雇佣的印度籍警察了。
高丽人是狗仗人势,只要有人撑腰,高丽人就敢蹬鼻子上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