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了,在以前的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满仓”的情况。
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供应充足时,价格就会下行,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就会上涨。
在成为兰芳首相之前,黄博涵也是在世界上能排的上号的富豪。
八月下旬,兰芳的水稻进入一年中的第二个成熟期,同时也是兰芳立国之后的第三个成熟期。
兰芳对于农业基本是免税的,要等到五年之后,才会象征性的征收一些粮食,于是几乎所有的农民都选择把粮食运回家,倒进谷仓储存下来,以应对不时之需。
其实从内心来说,秦致远还真希望路易斯·雷诺移民兰芳。
秦致远最终没有选择和黄博涵合作的原因,是因为秦致远要维持兰芳国内的平衡。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粮食是刚打出来的最好吃,但几乎没有农民舍得吃新粮,他们总是把粮食分批保存,从最陈旧的那一屯开始吃起,吃完之后才会开始吃第二屯。
看着大地被分隔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块,看着田野上的一片金黄,看着越屯越高的谷仓,几乎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就目前来说,黄博涵手中的财富可能有所缩水,但总体上看,黄博涵名下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从种植园转向造船业和运输业,更趋向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黄博涵手中也有成熟的商业团队。
这样未经开发,土壤肥沃的土地,交给华人耕种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20世纪初的农业,和之前的两千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华人在农业上天赋可谓已经满点,一亩地一年到头也就是三四百斤的产量,这还是南方的所谓“上等良田”,如果是北方,产量会更低,一百多斤都很正常。
不管路易斯·雷诺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秦致远都要把兰芳建设的更加美好,正所谓“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只要兰芳足够有吸引力,就算是路易斯·雷诺不来兰芳,也会有其他人过来。
差不多7个月前,兰芳的土地进入第一个成熟期,当时的产量就极其惊人,平均亩产居然达到400公斤,产量最高的可以达到千斤,这个成绩令几乎所有的新移民们欣喜若狂。
因此哪怕是到了20世纪,兰芳的土地还处于原始状态。
兰芳的水稻是从安南引入的占城稻,一年中不用太忙碌,轻轻松松能收获三季,而且产量相对于民国可谓是惊人。
无他,省心!
喜获丰收当然是好事,而对于秦致远来说,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烦恼。
否则的话,如果路易斯·雷诺也去竞选兰芳首相,那么兰芳国内就会形成绝对的平衡。
怎么说呢,因为对粮食的看看重,华人农民有储粮的习惯,不管收多收少,第一选择永远是存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选择出售粮食。
在路易斯·雷诺手中,目前的产业重心已经从重工业逐渐向新能源过渡。
路易斯·雷诺作为汽车行业排名前列的巨头,手下有成熟的商业运作团队,因此在运作上不需要秦致远担心。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出来了。
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如果兰芳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那么可以养活近6亿人!
真的是应对不时之需。
这可是民国“上等良田”的两倍多!
这种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
如果兰芳的化肥厂正式投产,那么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种了一辈子地,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于是痛定思痛,从三个月前开始,兰芳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去。
这才是帝王的平衡术。
秦致远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和路易斯·雷诺仔细谈一谈这个问题。
那样的话,财力和影响力不相上下的路易斯·雷诺和黄博涵就会形成制衡,如果这两人发生矛盾,或者是因为某事发起竞争,秦致远就能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
不管是新巴库的联合石油公司,还是澳洲的皮尔巴拉矿业公司,就目前来说,为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以及创造的实际价值,或许还不如法国的雷诺集团。
而等到吃第二屯的时候,这可能已经是二年之前,甚至是三年之前的陈粮。
虽然法国鼓励私有制,也保护私有制,但对于这个现状不可能不担心。
其实在选择合作对象时,秦致远也考虑过黄博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